2013年土地估價管理基礎與法規備考資料16
11.人為土綱(L)
人為土綱分為人為水成土(L1)、灌耕土(L2)2個亞綱。人為土綱土壤包括水稻土、灌淤土、灌漠土3個土類。其中,人為水成土包括水稻土1個土類;灌耕土包括灌淤土、灌漠土2個土類。
(1)水稻土
水稻土是在人類生產活動過程中,通過水耕熟化過程而形成的特殊土壤、是一種人工水成土;它既是栽培水稻生產稻谷的主要生產資料,又是生產勞動的產物。水稻土指發育于各種自然土壤之上、經過人為水耕熟化、淹水種稻而形成的耕作土壤。水稻土是在人類生產活動中形成的一種特殊土壤,是我國一種重要的土地資源,它以種植水稻為主,也可種植小麥、棉花、油菜等旱作。水稻土按區域可分為紅壤地區水稻土、黃棕壤地區水稻土和北方地區水稻土。
分布地區:水稻土在我國分布很廣,占全國耕地面積的l/5,主要分布在秦嶺一淮河一線以南的平原、河谷之中,尤以長江中下游平原最為集中。
主要特征:紅壤地區水稻土主要表現為鐵、錳的淋溶淀積現象十分強烈;有機質積累作用較明顯。水稻土在淹水缺氧的情況下,有機質分解比較緩慢,腐殖質程度高,肥效比較穩長,養分損失較少。稻田淹水以后,pH值往往升高,氧化還原電位降低,從而促進磷酸鐵的水解加強,高價鐵的磷酸鹽還原為低價鐵的磷酸鹽,鐵、硅復合體也被還原。
(2)灌淤土
灌淤土是中國半干旱地區平原中的主要土壤,一年一熟,以春播作物為主,生長小麥、玉米、糜谷等。地下水位較淺,水源充沛;因排水條件較差,有次生鹽化現象,應注意灌排結合。
分布地區:主要分布于銀川、內蒙古后套及遼西平原。
灌淤層可厚達 1米以上,一般也可達30~70厘米。土壤剖面上下較均質,底部常見文化遺物。灌淤層下可見被埋藏的古老耕作表層。土壤的理化性質因地區不同而異。西遼河平原的灌淤土,質地較粘重,有機質含量約2~4%,鹽分含量,一般小于0.3%,不含石膏;河套地區的灌淤土,質地較砂松,有機質含量約1%,含鹽量較高。灌淤土以春播作物為主,一年一熟,生長小麥、玉米、糜谷等。利用灌淤土時要注意防止土壤板結和次生鹽漬化,鞏固和提高土壤的肥力。
主要特征:(1)由于經常接受淤積,灌淤土剖面層次分化不明顯,而且也不穩定;(2)土壤一般都有強石灰性,富含碳酸鈣,且有機質含量較低,灌淤土易板結;(3)在地下水位高的地區,存在不同程度的鹽漬化現象。
(3)灌漠土
灌漠土大都形成于古絲綢之路沿線的古道上,農業發展很早。
分布地區:我國以塔里木與準噶爾沙漠為主體的廣闊荒漠地區。
主要特征:利用干旱區的冰雪資源,實行灌溉耕作,是灌漠土突出的成土條件。灌漠土的全剖面顏色、質地、結構均較均一,但也出現表土層有砂,粘、壤土覆蓋,還有夾層型,如腰砂、腰粘、夾礫等土層變化,這些均是沖積扇末端交互沉積所形成。灌淤土剖面主要由耕作層、亞耕層、心土層、母質層組成。灌漠土的原生漠土中,常累積大量石灰、石膏和可溶鹽。土壤通透性好,蓄水保肥能力強,耕性良好。
例題:人為土綱土壤包括( )。
A.草甸土
B.水稻土
C.灌淤土
D.灌漠土
E.潮土
答案:BCD
解析:人為土綱土壤包括水稻土、灌淤土、灌漠土3個土類。其中,人為水成土包括水稻土1個土類;灌耕土包括灌淤土、灌漠土2個土類。
12.高山土綱(M)
高山土綱分為濕寒高山土(M1)、半濕寒高山土(M2)、干寒高山土(M3)、寒凍高山土(M4)4個亞綱。高山土綱土壤主要包括草氈土、黑氈土、寒鈣土、冷鈣土、冷棕鈣土、寒漠土、冷漠土、寒凍土8個土類。其中,濕寒高山土包括草氈土、黑氈土2個土類;半濕寒高山土包括寒鈣土、冷鈣土、冷棕鈣土3個土類;干寒高山土包括寒漠土、冷漠土2個土類;寒凍高山土包括寒凍土1個土類。
(1)草氈土
草氈土原名高山草甸土,是發育于4700~5300m處高寒草甸植被下具強度生草腐殖質累積與弱度氧化還原特征的高山土壤。
分布地區:青藏高原東部和東南部,在阿爾泰山、準噶爾盆地以西山地和天山山脈。
主要特征:剖面由草皮層、腐殖質層、過渡層和母質層組成。土層薄,土壤凍結期長,通氣不良,土壤呈中性反應,
(2)黑氈土
分布地區:黑氈土又稱亞高山草甸土。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東部和東南部。
主要特征:剖面構型與草甸土相同,但草皮層較薄而松軟,腐殖質層較厚,有機質含量較高,有機物的腐化程度也較強。黑氈土上的草場產草量較高,是優良的牧場,也是小麥等作物的高產土壤。
(3)寒鈣土
原名高山草原土與莎嘎土,是在高寒草原植被下形成的弱腐殖化和積鈣的土壤。寒鈣土是高山土壤系列中分布面積最大,且有現實利用價值的土類。
分布地區:分布于西藏、新疆等高寒草原地區。
主要特征:寒鈣土有明顯的腐殖質積累。寒鈣土鈣積過程明顯,碳酸鈣含量因成土母質而異,一般在表層含量較低,向下有所增高,有的剖面以中部(鈣積層)含量最高。
(4)冷鈣土
分布地區:冷鈣土是青藏高原又一重要的牧用土壤資源。冷鈣土區的溫度條件優于寒鈣土,大多可作冷季牧場,在有灌溉條件的河谷平原,尚可建立人工草場和飼草基地。
主要特征:冷鈣土具有一定強度的腐殖質積累過程。 在西藏局部河谷區有灌溉條件的冷鈣土已開墾為農田,種植青稞等耐寒作物。冷鈣土區的光溫條件較好,主要限制因素是干旱缺水,風蝕和鼠蟲危害嚴重,保水肥力弱,土壤氮、磷養分缺乏。
(5)冷棕鈣土
分布地區:冷棕鈣土的墾殖面積大,是西藏高原農業的主要耕地土壤資源之一。它集中分布于雅魯藏布江加查狹谷以西較開闊的干流及支流谷地,光溫和灌溉水源條件相對較好,地形較平緩,交通和經營管理也較方便,人口相對集中,農業生產集約化水平相對較高。
主要特征:高原干溫河谷稀疏灌叢草原下發育的冷棕鈣土,具有弱度腐殖質積累和明墾積鈣特征。其光溫資源和水源充足,土壤墾殖條件甚佳。
(6)寒漠土
寒漠土是高山特有的冰磧地衣和流石灘植被下發育的土壤。
分布地區:在中國,寒漠土分布于青藏高原及新疆等高山現代冰緣地區,海拔5200―5600米。
主要特征:寒漠土所在地形多為分水嶺、古冰斗和古冰磧平臺。脫離冰川影響最晚,成土年齡最短,生物作用和化學風化過程都很微弱,寒凍風化作用強烈,巖流、石海、倒石堆十分發達,土壤石質化,土粒常填充于石縫,故不能形成連片土被。土層極薄,剖面分化不明顯。土表常有微向上突起的融凍結殼,或繩紋狀融凍泥流痕跡。表層呈暗灰棕色,土壤呈中性至堿性反應。
(7)冷漠土
冷漠土是亞高山干寒條件下形成的土壤,曾稱為亞高山漠土。
分布地區:分布于西藏境內的喀喇昆侖山以南和阿拉依山、岡底斯山以北的札達、日土縣海拔4500米以下的湖盆、河谷及其四周山地的中下部。
主要特征:多種巖石的殘積、坡積物、洪積物、湖積物和沖積物。冷漠土腐殖質積累作用微弱,沒有明顯的腐殖質層,地表有孔狀結皮,系雨后表土迅速變干時土粒凝聚的結果。淋溶風化作用更弱,表層或結皮層的碳酸鈣含量低于下層,冷漠土土體淺薄,一般厚度只有50厘米。剖面發育差,層次分異不明顯。普遍富含礫石,礫冪出現普遍。
(8)寒凍土
寒凍土是高山冰緣地帶具寒凍風化與弱生物積累的原始土壤。寒凍土的生態環境惡劣,無交通條件,人跡罕見,土壤理化性質和營養條件差,是肥力最低的高山土壤之一,無農牧業利用價值。
分布地區:從分布區東南向西北漸次減少,多呈固態水降落;一年中冰雪覆蓋時間長達5~10個月。寒凍土所處地形為高山峰脊、古冰斗、冰堿堤、冰磧臺地和流石灘等。
主要特征:分布于高山區的冰雪線以下,土體含礫高,無明顯剖面分化,表層有機質含量<1%。分布于海拔5200-8000m之間,上接冰川雪被,下接草氈土,是分布位置最高的土壤類型。具有寒凍物理風化強烈,化學風化和生物積累微弱的原始成土作用特點。層淺薄,地表多巖冪,土體含大量碎石。
例題: ( )原名高山草甸土,是發育于4700~5300m處高寒草甸植被下具強度生草腐殖質累積與弱度氧化還原特征的高山土壤。
A.草氈土
B.寒凍土
C.寒鈣土
D.寒漠土
答案:A
解析:草氈土原名高山草甸土,是發育于4700~5300m處高寒草甸植被下具強度生草腐殖質累積與弱度氧化還原特征的高山土壤。
編輯推薦:2013年土地估價師考試VIP套餐
最新資訊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管理基礎》復習資料匯總2015-06-04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管理基礎》復習資料(6)2015-06-04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管理基礎》復習資料(5)2015-06-04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管理基礎》復習資料(4)2015-06-04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管理基礎》復習資料(3)2015-06-04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管理基礎》復習資料(2)2015-06-04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管理基礎》復習資料(1)2015-06-04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估價實務》考點剖析102015-06-03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估價實務》考點剖析92015-06-03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估價實務》考點剖析82015-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