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經濟師考試《中級財稅》輔導:財政農業投資


1、財政對農業投資的必要性
以相對穩定的需求和不規則的波動的供給為特點的農產品供求關系的不穩定,會使農業部門的生產條件經常處于不穩定狀態。為了穩定農業,并進一步穩定整個國民經濟,政府必須廣泛介入農業部門的生產和銷售活動,將農業部門的發展置于政府的高度關注之下。
農業發展的根本途徑是提高農業生產率,提高農業生產率的必要條件之一是增加對農業的投入,因而安排好農業投入的資金來源是一個必須解決的重要問題。
從長遠來看,農業投入的資金應當主要來自農業部門的農戶自身的積累,國家投資只應發揮輔助的作用,但農業部門和農戶自身的積累成為農業投入的資金來源,有兩個條件:
(1) 農產品的銷售收入必須高于農業市場的投入成本,否則農業部門的積累無法產生????屬于根本條件。
(2) 農業投資收益率必須高于、至少不低于全社會平均的投資收益率,否則,農業部門即便產生利潤也不會向農業投資轉化。
在我國目前價格體系和GDP分配格局下,上述兩個條件都是得不到滿足的。
從理論上說,金融機構貸款也可以成為農業投資的資金來源,但是貸款是要還本付息的,農業投資盈利率較低的情況下,不可能將大量信用資金投放于農業部門。
2、財政對農業投入的范圍和重點
縱觀世界各國的經驗,財政對農業部門投資政策具有以下特征:
①以立法的形式規定財政對農業的投資規模和環節,使農業的財政投入具有相對穩定性。
②財政投資范圍應明確界定,主要投資于以水利為核心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科技推廣、農村教育和培訓等方面
③注重農業科研活動,推動農業技術進步
3、進一步完善我國財政的支農政策
(1)目前,我國財政在支持農村建設和農業發展方面仍存在眾多薄弱環節
①財政用于農業支出的總額雖然有所增加,但占總支出的比例仍呈現徘徊甚至下降的趨勢。
②投資結構不盡合理,直接用于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和農民生活條件的基礎設施的投資比例偏小,地區分步不平衡。
③科技三項經費占農業支出的比例有所上升,但總體水平偏低,不利于農業勞動生產效率的提高。
④有限的投入中有部分不能及時到位或根本不能到位,挪用擠占現象嚴重,對支農資金的使用缺少監督保障。
(2)在新的形勢下,應當采取積極的財政政策:
①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的規定,多渠道籌集資金,加大對農業的投入。
②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后,把解決“三農”問題放在突出位置,并從思想上實現兩個轉變:
由過去的農村支持城市、農業支持工業逐步轉變為城市反哺農村、工業反哺農業;
加大農村財政投資體制改革的力度。
③可采取具體措施
如:A:大幅度增加國家對農業和農村建設的投資;
B:將農業投資的重點放在解決影響農業主體效益提高的薄弱環節;
C:對主要體現社會效益以及能夠形成國家資產的農業項目,原則上采取國家直接無償投資的方式;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具有示范價值和經濟效益顯著的建設項目,可以采取國家投資參股、資本金投入和擔保、貼息等方式,也可以在項目建成后采取資產租賃、轉讓和出手等方式實現國家投資的回收。
D:健全財政監督機制。
最新資訊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章節考點匯總2019-11-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工商管理》考點匯總2019-10-17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金融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建筑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財政稅收專業》考點匯總(10月12日更新)2019-10-12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考點匯總2019-10-10
- 2019年經濟師考試這12個公式必備!2019-09-10
- 2019年全國經濟師考試教材正式出版!2019-07-09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匯總2019-04-25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三2019-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