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物流師考試輔導:物流信息系統結構


物流信息系統結構
一、計劃/協調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戰略目標:包括營銷目標和金融目標。營銷目標是用于明確物流活動和功能目標的顧客服務政策和顧客服務目標。金融目標是要明確入庫數、銷售額和生產水平、相應的費用,以及資金和人力資源的限制等。
能力限制(capacity constraints) :能力限制是由內部和外部的制造、倉庫和運輸等資源所確定的。利用戰略目標所定義的活動水平,能力限制可以識別物料的“瓶頸”所在,并對資源進行有效的管理,以滿足市場需要。
物流需求(logistics requirements):起著協調必需的設施、設備、勞動力以及庫存等資源的作用,以完成物流的使命。
物流信息系統將硬件和軟件結合在一起,對第一節所討論的物流活動進行管理、控制和衡量。硬件包括計算機、輸入/輸出設備和儲存媒體等。軟件包括用于處理交易、管理控制、決策分析和制定戰略規劃的系統和應用程序。
用于說明典型的物流信息系統結構。該結構包括維持數據庫的信息基礎和執行組件兩個部分。信息基礎包含采購訂貨、存貨狀態和顧客訂貨。數據庫包含描述過去活動水平和當前狀態的信息,是制定未來需求計劃的基礎。
執行組件啟動、監督和衡量的活動,是完成使顧客訂貨和補充訂貨所需的。這類活動采取兩種形式:第一種形式是用于生產和配置存貨的計劃和協調活動;第二種形式是對顧客訂貨進行入庫、處理、裝船和開票等的作業活動。
計劃和協調活動:包括制定采購、生產和整個企業的物流資源分配等計劃所必需的活動。特別組件包括戰略目標、能力限制、物流需求、制造需求、采購需求。
作業活動:包括接收、處理、裝運顧客訂貨和協調采購訂貨入庫所需的各種信息活動。作業組件是:訂貨管理、訂貨處理、配送作業、裝船、采購。
存貨配置和存貨管理:是計劃/協調與作業之間的接口(界面)。一旦“定制”戰略不可能實現的話,存貨配置和存貨管理立即監督和控制緩沖存貨。
制造需求(manufacturing requirements):對生產資源計劃作出安排,并試圖在物料管理系統內逐日解決因原材料短缺或者日生產能力限制而產生的瓶頸問題。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主生產計劃(Master Production Schedule,MPS)
主生產計劃用于確定每周或每天的生產和機器設備的安排。
制造需求計劃(Manufacturing Requirements Plan,MRPⅡ)
給定主生產計劃后,制造需求計劃才能為執行期望的制造計劃而協調采購和物料、零部件的到達時間。
采購需求 (procurement requirements):對物料發放、裝船和入庫作出安排。
二、作業
訂貨管理:是顧客訂貨和顧客詢問的登錄點。其最基本的功能包括登錄總訂購單、電子訂貨和手工訂貨。
訂貨處理:是向公開的顧客訂貨和補充訂貨指派或分配可得的存貨。其功能包括存貨分配、建立和處理退回訂貨、訂貨選擇單證的生成以及訂貨的核實等。
配送作業:結合物流信息系統功能來指導配送中心的實際活動,其中包括產品入庫、物料搬運,以及儲存和訂貨選擇等。
運輸和裝船:包括物流信息系統計劃、執行和管理運輸和搬運活動的功能。這類活動包括裝船計劃和時間表、聯合裝船、裝船通知、運輸單證的生成,以及承運人的管理。
采購:除跟蹤賣主的表現和符合性外,還須管理采購訂貨準備、修改和發放。
三、存貨分布與管理
存貨分布與管理:其作用是要在從生產到顧客裝船的期間明確計劃需求和管理產成品庫存。
存貨分布與管理系統的第一個組件是預測模塊,其他組件是分布決策支持,其范圍是從簡單的反應模型到復雜的計劃工具。
存貨分布和管理的最基本因素:是由管理部門確立的顧客服務目標。
除了初始化基本存貨決策外,存貨分布和管理必須通過監督存貨水平、周轉期和生產率來衡量存貨表現。
最新資訊
- 2017年物流師三級物流技術的具體內容復習2017-05-03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系統的結構與功能復習2017-05-03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系統的界定復習2017-05-03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系統物流組織形式與機構復習2017-05-02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組織機構發展概況復習2017-05-02
- 2017年物流師三級我國商業企業存在的問題及出路復習2017-05-02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品流通環節復習2017-04-27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品流通渠道復習2017-04-27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信息系統的評價標準復習2017-04-27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企業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建立復習2017-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