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職稱計算機考試Excel:函數自動判斷、填充信息


一、前提條件:了解學號的編排規律
利用這個方法的前提條件是學號是按一定規律編排的,在實際情況中幾乎都是如此。例如,圖1表格中學號的編排規律是:學號的第一位數代表生源地區,如果是“5”就代表“外地生源”,如果是“4”就代表“本地生源”。第二至第三位代表年級,第四至第六位代表學院,比如“110”代表“數科院”,“111”代表“信息學院”等。第七至第八位代表“系別”,比如“24”代表“數學系”,“27”代表“計算機系”等,最后三位代表所在班級的學號。
二、 使用IF函數建立公式從學號中提取信息
1.由于“學號”的數據類型為文本,因此設置A列的單元格格式的數據類型為“文本”。
2.選中C2單元格,建立根據學號得出學生生源信息數據的公式。在C2單元格中輸入的公式為:“=IF(A2="","",IF(LEFT(A2,1)="5","外地生源",IF(LEFT(A2,1)="4","本地生源","無效的生源代碼")))”。這個公式的含義是:如果在A2中還沒填入學號,就返回一個空字符串,如果填入的學號的第一位字符為“5”,則返回字符“外地生源”,如果第一位字符為“4”,則返回“本地生源”,如果是其他字符,就返回“無效的生源代碼”。輸入公式后,利用公式填充柄復制公式到下方恰當的單元格。后面請每次輸入公式后,都復制到恰當的單元格。 (函數具體用法請參閱《Excel常用函數及實例剖析》)
小提示:由于學號的數據類型為文本,而不是數值,所以在條件“LEFT(A2,1)="5"”中,要對數字5加引號。下面的情況同理。
3.選中D2單元格,建立根據學號得出學生年級數據的公式。在D2單元格中輸入的公式為:“=IF(A2="","",MID(A2,2,2)&"級")”。其中MID(A2,2,2)的含義是,從A2學號中的第二位開始,提取二個字符。
4.選中E2單元格,建立根據學號得出學生學院的公式。在E2單元格中輸入的公式為:“=IF(MID(A2,4,3)="110","數科院",IF(MID(A2,4,3)="111","信息學院",IF(MID(A2,4,3)="112","外語學院","無效的學院代碼")))”。這個公式的含義是:如果代表學院的字符串為“110”,則返回“數科院”;若是“111”,則返回“信息學院”;若是“112”則返回“外語學院”,若是其他情況,則返回“無效的學院代碼”。
小提示:這里嵌套使用了IF函數,由于IF函數最多只能嵌套七層,因此最多可以根據代碼返回八個學院。如果實際情況中需要使用的學院數目超過了八個,則可以使用自定義函數。
最新資訊
- 2019年職稱計算機考試《Powerpoint》考點插入FLASH動畫2019-03-15
- 2019年職稱計算機考試《Powerpoint》考點主控文檔和子文檔2019-03-15
- 2019年職稱計算機考試《Powerpoint》考點剪貼畫顏色更換2019-03-15
- 2019年職稱計算機考試《Internet應用》考點上傳與下載文件2019-03-13
- 2019年職稱計算機考試《Internet應用》考點MSN即時通訊2019-03-13
- 2019年職稱計算機考試《Excel2003》考點增加或刪除數據2019-03-08
- 2019年職稱計算機考試《Excel2003》考點編輯同組工作表2019-03-08
- 2019年職稱計算機考試《Excel2003》考點統計分數段2019-03-08
- 2019年職稱計算機《WindowsXP》考點:復制段落格式2019-03-07
- 2019年職稱計算機《WindowsXP》考點:給長文檔添加書簽2019-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