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公路監理師考點:水泥砼路面施工方法


水泥砼路面施工方法
(1)模板及其架設與拆除:1)施工模板應采用剛度足夠的槽鋼、軌模或鋼制邊側模板,不應使用木模板,塑料模板等易變形的模板。2)支模前在基層上應進行模板安裝及攤鋪位置的測量放樣,核對路面標高,面板分板,脹縫和構造物位置。3)縱橫曲線路段應采用短模板,每塊橫板中點應安裝在曲線切點上。4)模板安裝應穩固、平順、無扭曲,應能承受攤鋪振實、整平設備的負載行進、沖擊、振動時不發生位移。5)模板與混凝土拌合物接觸表面應涂脫模劑。6)模板拆除應在混凝土抗壓強度不小于8.0MPa方可進行。
(2)混凝土拌合物攪拌:1)攪拌樓的配備,應優先選配間歇式攪拌樓,也可使用連續攪拌樓。2)每臺攪拌樓在投入生產前,必須進行標定和試拌。在標定有效期滿或攪拌樓搬遷安裝后,均應重新標定。施工中應每lsd校驗一次攪拌樓計量精確度。攪拌樓配料計量偏差不得超過規定。不滿足時,應分析原因,排除故障,確保拌合計量精確度。采用計算機自動控制系統的攪拌樓時,應使用自動配料生產,并按需要打印每天(周、旬、月)對應路面攤鋪樁號的混凝土配料統計數據及偏差。3)應根據拌合物的粘聚性、均質性及強度穩定性試拌確定最佳拌合時間。4)外加劑應以稀釋溶液加人,其稀釋用水和原液中的水量,應從拌合加水量中扣除。5)拌和引氣混凝土時,攪拌樓一次拌合量不應大于其額定攪拌量的90%。純拌合時間應控制在含氣量最大或較大時。
(3)混凝土拌合物的運輸:1)應根據施工進度、運量、運距及路況,選配車型和車輛總數。總運力應比總拌合能力略有富余。確保新拌混凝土在規定時間內運到攤鋪現場。2)運輸到現場的拌合物必須具有適宜攤鋪的工作性。不同攤鋪工藝的混凝土拌合物從攪拌機出料到運輸、鋪筑完畢的允許最長時間應符合時間控制的規定。不滿足時應通過試驗、加大緩凝劑或保塑劑的劑量。3)混凝土運輸過程中應防止漏漿、漏料和污染路面,途中不得隨意耽擱。自卸車運輸應減小顛簸,防止拌合物離析。車輛起步和停車應平穩。
(4)軌道式攤鋪機進行混凝土面層鋪筑
高速公路混凝土路面施工應采用軌道式攤鋪機進行施工。
1)準備工作:①提前做好模板的加工與制作,制作數量應為攤鋪機攤鋪能力的1.5―2.0倍模板數量,以及相應的加固固定桿和鋼釬。②測量放樣:恢復定線,直線段每20m設一中樁,彎道段每5一lOm設一中樁。經復核無誤后,以恢復的中線為依據,放出混凝土路面澆筑的邊線樁,用3寸長鐵釘,直線每lOm一釘,彎道每5m一釘。對每一個放樣鐵釘位置進行高程測量,并計算出與設計高程的差值,經復核確認后,方可導線架設。③導線架設:在距放樣鐵釘2cm左右處,釘打鋼釬(以不擾動鐵釘為準)長度約45cm左右,打人深度以穩固為宜。進行抄平測量,在鋼釬上標出混凝土路面的設計標高位置,線(可用白粉筆)應準確為土2mm。然后將設計標高線用線繩拉緊栓記牢固,中間不能產生垂度,不能擾動鋼釬位置要正確。④模板支立:依導線方向和高度立模板,模板頂面和內側面應緊貼導線,上下垂直,不能傾斜,確保位置正確。模板支立應牢固,保證混凝土在澆筑、振動過程中,模板不會位移、下沉和變形。模板的內側面應均勻涂刷脫模劑,不能污染環境和傳力桿鋼筋以及其他施工設備。安裝拉桿鋼筋時,其鋼筋間距和位置要符合設計要求,安裝牢固,保證混凝土澆筑后拉桿鋼筋應垂直中心線與混凝土表面平行。⑤鋪設軌道:軌道可選用12型工字鋼或12型槽鋼均可,一般只需配備4根標準工字鋼長度即可,向前倒換使用,并應將工字鋼或槽鋼固定在0.5mX0.15mX0.15m的小型枕木上,枕木間距為lm。軌道應與中心線平行,軌道頂面與模板頂面應為一個固定差值,軌道與模板間的距離應保持在一個常數不變。應保證軌道平穩順直,接頭處平滑不突變。⑥攤鋪機就位和調試:每天攤鋪前,應將攤鋪機進行調試,使攤鋪機調試為與路面橫坡度相同的傾斜度。調整混凝土刮板至模板頂面路面設計標高處,檢查振動裝置是否完好和其他裝置運行是否正常。2)混凝土攤鋪:①攤鋪前應對基層表面進行灑水潤濕,但不能有積水②混凝土人模前,先檢查坍落度,控制在配合比要求坍落度土1cm范圍內,制作混凝土檢測抗壓抗折強度的試件。③攤鋪過程中,間斷時間應不大于混凝土的初凝時間。④攤鋪現場應設專人指揮卸料,應根據攤鋪寬度、厚度,每車混凝土數量均勻卸料,嚴格掌握不能虧料,可適當略有富余,但又不能太多,防止被刮到模板以外。⑤攤鋪過后;對拉桿要進行整理,保證拉桿平行與水平,同時要用鋁合金直尺進行平整度初查,確保混凝土表面平整不缺料。⑥每日工作結束,施工縫宜設在脹縫或縮縫處,按脹縫和縮縫要求處治。因機械故障或其他原因中斷澆注時,可設臨時工作縫。宜設在縮縫處按縮縫處理。⑦當攤鋪到脹縫位置時,應按脹縫設計要求設置脹縫和安裝傳力桿,傳力桿范圍內的混凝土可用人工振實和整平。如繼續澆筑,攤鋪機需跳開一塊板的長度開始進行,留下部分待模板拆除并套上脹縫后用人工攤鋪振動成型。⑧攤鋪機在攤鋪時,兩側應各設1名輔助操作員,保證攤鋪機運行安全和攤鋪質量。
(5)混凝土振動(小型機具施工)
1)在待振橫斷面上,每車道路面應使用2根振動棒,組成橫向振動棒組,沿橫斷面連續振動密實,并應注意路面板底、內部和邊角處不得欠振或漏振。2)振動棒在每一處的持續時間,應以拌合物全面振動液化,表面不再冒氣泡和泛水泥漿為限,不宜過振,也不宜少于30s。振動棒的移動間距不宜大于500mm;至模板邊緣的距離不宜大于200mm。應避免碰撞模板、鋼筋、傳力桿和拉桿。3)在振動棒已完成振實的部位,可開始振動板縱橫交錯兩遍全面提漿振實,每車道路面應配備l塊振動板。4)振動板移位時,應重疊100―200mm,振動板在一個位置的持續振動時間不應少于15s。振動板須由兩人提位振動和移位,不得自由放置或長時持續振動。移位控制以振動板底部和邊緣泛漿厚度3ilmm為限。5)缺料的部位,應鋪以人工補料找平。6)振動梁振實,每車道路面宜使用1根振動梁。振動梁應具有足夠的剛度和質量,振動梁應垂直路面中線沿縱向拖行,往返2~3遍,使表面泛漿均勻平整。
(6)整平飾面:1)每車道路面應配備1根滾杠(雙車道兩根)。振動梁振實后,應拖動滾杠往板2~3遍提漿整平。2)拖滾后的表面宜采用3m刮尺,縱橫各1遍整平飾面,或采用葉片式或圓盤式抹面機往返2―3遍壓實整平飾面。3)在抹面機完成作業后,應進行清邊整縫,清除粘漿,修補缺邊、掉角。精平飾面后的面板表面應無抹面印痕,致密均勻,無露骨,平整度應達到規定要求。4)空脫水工藝要求。5)小型機具施工三、四級公路混凝土路面,應優先采用在拌合物中摻外加劑,無摻外加劑條件時,應使用真空脫水工藝,該工藝適用于面板厚度不大于240mm混凝土面板施工。6)使用真空脫水工藝時,混凝土拌合物的最大單位用水量可比不采用外加劑時增大3―12kg/m3;拌合物適宜坍落度:高溫天30~5Omm;低溫天20~30mm。
(7)縱縫施工:1)當一次鋪筑寬度小于路面和硬路肩總寬度時,應設縱向施工縫,位置應避開輪跡,并重合或靠近車道線,構造可采用平縫加拉桿型。當所攤鋪的面板厚度大于260mm時,也可采用插拉桿的企口型縱向施工縫。采用滑模施工時,縱向施工縫的拉桿可用攤鋪機的側向拉桿裝置插入。采用固定模板施工方式時,應在振實過程中,從側模預留孔中手工插入拉桿。2)當一次鋪筑寬度大于4。5m時,應采用假縫拉桿型縱縫,即鋸切縱向縮縫,縱縫位置應按車道寬度設置,并在攤鋪過程中用專用的位桿插入裝置插入拉桿。3)鋼筋混凝土路面、橋面和搭板和縱縫拉桿可由橫向鋼筋延伸穿過接縫代替。鋼纖維混凝土路面切開的假縱縫可不設拉桿,縱向施工縫應設拉桿。4)插入的側向拉桿應牢固,不得松動、碰撞或拔出。若發出拉桿松脫或漏插,應在橫向相鄰路面攤鋪前,鉆孔重新植入。當發現拉桿可能被拔出時,宜進行拉桿拔出力(握裹力)檢驗,混凝土與拉桿握裹力試驗方法可參照相關規定。
(8)橫縫設置與施工:1)每天攤鋪結束或攤鋪中斷時間超過30min時,應設置橫向施工縫,其位置宜與脹縫或縮縫重合,確有困難不能重合時,施工縫應采用設螺紋傳力桿的企口縫形式。橫向施工縫在縮縫處采用平縫加傳力桿型,見圖1B423023―1。在脹縫處其構造與脹縫相同。 2)普通混凝土路面橫向縮縫宜等間距布置。不宜采用斜縫。不得不調整板長時,最大板長不宜大于6.Om;最小板長不宜小于板寬。3)在中、輕交通的混凝土路面上,橫向縮縫可采用不設傳力桿假縫型。4)在特重和重交通公路、收費廣場、鄰近脹縫或路面自由端的3條縮縫應采用假縫加傳力桿型。縮縫傳力桿的施工方法可采用前置鋼筋支架法或傳力桿插入裝置(DBl)法。5)橫向縮縫的切縫方式有全部硬切縫、軟硬結合切縫和全部軟切縫三種,切縫方式的選用,應由施工期間該地區路面攤鋪完畢到切縫時的晝夜溫差確定。”
(9)脹縫設置與施工
1)普通混凝土路面、鋼筋混凝土路面和鋼纖維混凝土路面的脹縫間距視集料的溫度膨脹性大小、當地年溫差和施工季節綜合確定:高溫施工,可不設脹縫;常溫施工,集料溫縮系數和年溫差較小時,可不設脹縫;集料溫縮系數或年溫差較大,路面兩端構造物間距大于等于500m時,宜設一道中間脹縫;低溫施工,路面兩端構造物間距大于等于350m時,宜設一道脹縫。鄰近構造物、平曲線或與其他道路相交處的脹縫應按《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設計規范》(JTGD40―2002)的規定設置。2)普通混凝土路面的脹縫應設置脹縫補強鋼筋支架、脹縫板和傳力桿,脹縫構造如圖1B423023―2。鋼筋混凝土和鋼纖維混凝土路面可不設鋼筋支架。脹縫寬20~25mm,使用瀝青或塑料薄膜滑動封閉層時,脹縫板及填縫寬度宜加寬到25―30mm。傳力桿一半以上長度的表面應涂防粘涂層,端部應戴活動套帽,套帽材料與尺寸應符合有關規定的要求。脹縫板應與路中心線垂直,縫壁垂直;縫隙寬度一致;縫中完全不連漿。3)脹縫應采用前置鋼筋支架法施工,也可采用預留一塊面板,高溫時再鋪封。前置法施工,應預先加工、安裝和固定脹縫鋼筋支架,并在使用手持振動棒振實脹縫板兩側的混凝土后再攤鋪。宜在混凝土未硬化時,剔除脹縫板上部的混凝土,嵌入(20―25)mm×20mm的木條,整平表面。脹縫板應連續貫通整個路面板寬度。
(10)抗滑構造施工
1)攤鋪完畢或精整平表面后,宜使用鋼支架拖掛1~3層疊合麻布、帆布或棉布,灑水濕潤后作拉毛處理。人工修整表面時,宜使用木抹。用鋼抹修整過的光面,必須再接毛處理,以恢復細觀拉滑構造。2)當日施工進度超過500m時,抗滑溝槽制作宜選用拉毛機械施工,沒有拉毛機時,可采用人工拉槽方式。3)特重和重交通混凝土路面宜采用硬刻槽,凡使用圓盤、葉片式抹面機精平后的混凝土路面、鋼纖維混凝土路面必須采用硬刻槽方式制作抗滑溝槽。
(11)混凝土路面養生
1)混凝土路面鋪筑完成或抗滑溝槽完畢后立即開始養生。機械攤鋪的各種混凝土路面、橋面及搭板宜采用噴灑養生劑,同時保濕覆蓋的方式養生,。在雨天或養生用水充足的情況下,也可采用覆蓋保濕膜、土工氈、t212布、麻袋、草袋、草簾等灑水濕養生方式,不宜使用圍水養生方式。
2)養生時間根據混凝土彎拉強度增長情況而定,不宜小于設計彎拉強度的80%,應特別注重前7d的保濕(溫)養生。一般養生天數宜為14~21d,高溫天不宜小于14d,低溫天不宜小于21d。摻粉煤灰的混凝土路面,最短養生時間不宜少于28d,低溫天應適當延長。
3)混凝土板養生初期,嚴禁人、畜、車輛通行,在達到設計強度40%后,行人方可通行。在路面養生期間,平交道口應搭建臨時便橋。面板達到設計彎拉強度后,方可開放交通。
(12)灌縫
1)應先采用切縫機清除接縫中夾雜的砂石,凝結的泥漿等,再使用壓力大于等于0.5MPa的壓力水和壓縮空氣徹底清除接縫中的塵土及其他污染物,確保縫壁及內部清潔、干燥。縫壁檢驗以擦不出灰塵為灌縫標準。2)常溫施工式填縫料的養生期,低溫天宜為24h,高溫天宜為12h。加熱施工式填縫料的養生期,低溫天宜為2h,高溫天宜為6h。在灌縫料養生期間應封閉交通。3)路面脹縫和橋臺隔離縫等應在填縫前,鑿去接縫板頂部嵌入的木條,涂粘結劑后,嵌入脹縫專用多孔橡膠條或灌進適宜的填縫料,當。脹縫的寬度不一致或有啃邊、掉角等現象時,必須灌縫。
例:水泥砼路面需設置的橫向接縫有( )
A 縮縫;B 脹縫;C 施工縫;D 沉降縫;E 拉桿縫
答案:A B C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公路監理師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2016年公路監理師《綜合知識》公路監理之合同的法律特征考點2015-12-15
- 2016年公路監理師《綜合知識》設備工程合同溝通管理概述考點2015-12-15
- 2016年公路監理師《合同管理》合同形式種類考點2015-12-14
- 2016年公路監理師《合同管理》工程延期的審批考點2015-12-14
- 2016年公路監理師《道路與橋梁》邊溝設置考點2015-12-14
- 2016年公路監理師《道路與橋梁》路基施工測量技術考點2015-12-14
- 2016年公路監理師《道路與橋梁》路基冬期施工技術考點2015-12-11
- 2016年公路監理師《監理理論》施工企業資產概念和分類考點2015-12-11
- 2016年公路監理師《監理理論》控制措施考點2015-12-11
- 2016年公路監理師《合同管理》路基路面應滿足的基本要求考點2015-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