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經濟師考試中級工商管理輔導資料第四章(1)


點擊查看:2013年經濟師考前直播公開課免費獲取過關秘籍 ※ 2013年經濟師考試報名進行時
點擊查看:2013年經濟師考試中級工商管理輔導資料第四章匯總
第四章 生產管理與控制
一、生產能力
(一)生產能力概念
廣義:技術能力和管理能力的綜合。技術能力包括:人的能力和生產設備、面積的能力。管理能力包括:管理人員的管理經驗成熟度、應用管理理論與方法和科學態度與能力。
狹義:企業在一定時期內,在一定的生產技術組織條件下,全部生產性固定資產所能生產某種產品的最大數量或所能加工處理某種原材料的最大數量。包括三個方面的含義:
1、企業的生產能力是按照直接參加生產的固定資產來計算的
2、生產能力必須和一定的技術組織條件相聯系
3、生產能力反應的是一年內的實物量。
(二)生產能力的種類
1、設計生產能力(企業長期計劃)
指企業在搞基本建設時,在設計任務書和技術文件中所寫明的生產能力。
2、查定生產能力(企業長期計劃)
指企業沒有設計生產能力資料或設計生產能力資料可靠性低情況下,根據企業現有的生產組織條件和技術水平等因素,而重新審查核定的生產能力。
3、計劃生產能力(企業年度計劃、季度計劃)
也稱現實生產能力,是企業在計劃期內根據現有的生產組織條件和技術水平等因素所能夠實現的生產能力。直接決定了近期所做生產計劃。
(三)影響企業生產能力的因素
1、固定資產的數量
指用于生產的全部機器設備的數量、廠房和其他生產性建筑的面積。設備的數量包括正在運轉的和正在檢修、安裝和準備檢修的設備,也包括暫時沒有任務而停用的設備,但不包括已報廢的、不配套的、封存待調的設備和企業備用的設備。
2、固定資產的工作時間
指按照企業現行工作制度計算的機器設備的全部有效工作時間和生產面積的全部有效利用時間
3、固定資產的生產效率
指單位機器設備的產量定額或單位產品的臺時定額,單位時間、單位面積的產量定額或單位產品生產面積占用額。
(四)生產能力核算(案例分析題考點)
1、單一品種生產條件下生產能力核算
對于品種單一、批量大的企業,生產能力通常用產品的實物量表示,可以用設備組生產能力、作業場地生產能力的計算公式,對于流水線生產可以用節拍計算。
(1)設備組生產能力的計算
M=F?S?P或M=F?S/t
M――――設備組的生產能力
F――――單位設備有效工作時間
S――――設備數量
P――――產量定額,也稱工作定額,是在單位時間內規定的應生產產品的數量或應完成的工作量
t ――――時間定額,即在一定的生產技術和組織條件下,工人或班組生產一定產品或完成一定的作業量所需要消耗的勞動時間。
(2)作業場地生產能力計算:M=F?A/a?t
M――――生產面積的生產能力
F――――單位面積有效工作時間
A――――生產面積
a ――――單位產品占用面積
t ――――單位產品占用時間
(3)流水線生產能力計算:M=F/r
M ――――流水線的生產能力
F――――流水線有效工作時間
r ――――流水線節拍
2、多品種生產條件下生產能力核算(代表產品法和假定產品法)
最新資訊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章節考點匯總2019-11-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工商管理》考點匯總2019-10-17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金融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建筑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財政稅收專業》考點匯總(10月12日更新)2019-10-12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考點匯總2019-10-10
- 2019年經濟師考試這12個公式必備!2019-09-10
- 2019年全國經濟師考試教材正式出版!2019-07-09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匯總2019-04-25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三2019-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