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二級物流師《物流系統工程》復習資料(十六)


七、數據分析的方法和內容 ▲
1、儲運單位分析:
物流管理人員常用的度量單位通常是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因為企業的數據庫和企業運作的績效都是以該單位來表示。常用的有重量單位、貨幣單位、個數單位或體積單位。主要是對訂單出貨資料和物品包裝儲運資料的單位加以分類分析。
2、貨品特性分析:
可行的方法是按一定的貨品特性,如包裝、配送渠道等將產品匯總為合理數量的產品組合進行分析。
3、訂單和貨運結構分析:
在網絡規劃中,訂單的規模及相應運輸批量的規模都十分重要。企業通常將其市場客戶分為大客戶和小客戶。貨運結構的價值在于可以對運輸費率進行準確的估計(繪制運輸費率加權曲線,選擇不同的貨運規模或運輸方式)。
4、運輸費率分析:自有運輸的有效費率需要了解運營成本以及車輛是按什么路線到達送貨點/裝貨點的。成本包括司機工資和福利、車輛維護費、保險費、稅金、折舊和一般管理費用,最后算出每公里運營成本。受雇運輸費率和距離大致呈線性關系。
5、客戶群分析:按地理位置將市場劃分為有限的幾個群組進行分析,如郵政編碼。分析運輸成本是到達該客戶群中心位置的成本。
6、估計里程:即以運輸起止點的距離計算運輸成本。
7、設施成本分析:固定成本、存儲成本、搬運成本。固定成本如房產稅、租金、監管費、折舊費等(注意在某一活動水平下所有的成本都是可變的);存儲成本:是隨存儲貨物數量變化而變化的成本,包括公用事業費、個人財產稅、庫存占用的資金費用、庫存貨物的保險費等;搬運成本:是由設施吞吐量決定的成本,包括人工成本、某些公用事業費、可變的設備搬運成本等。
8、設施的生產能力分析:工廠、倉庫和供應商的生產能力影響著物流結構,分析設施最有效率運營的產量和方法。如加班、增加班次、臨時增加倉儲空間和設備等。
9、庫存水平分析:估計倉庫數量、位置和規模的變化對網絡中庫存水平的影響。根據分派給倉庫的需求或吞吐量來估計倉庫的庫存量。
10、物流作業流程分析:
11、物流作業時序分析:
12、自動化水平的分析:
13、人力資源分析:
14、未來需求預測:
15其他因素和限制條件:如資金、法律和政策、人員、設施、時間、合同等。
16、未知信息的處理:
八、物流網絡規劃步驟 ▲
1、備選方案的提出:網絡運作方式設計、運輸規劃設計。
2、比較相關方案:通過比較各方案的實施費用、服務水平和經濟效益,綜合考慮備選方案。
3、選定規劃方案并制定執行計劃。
最新資訊
- 2017年物流師三級物流技術的具體內容復習2017-05-03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系統的結構與功能復習2017-05-03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系統的界定復習2017-05-03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系統物流組織形式與機構復習2017-05-02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組織機構發展概況復習2017-05-02
- 2017年物流師三級我國商業企業存在的問題及出路復習2017-05-02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品流通環節復習2017-04-27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品流通渠道復習2017-04-27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信息系統的評價標準復習2017-04-27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企業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建立復習2017-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