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經濟師考試初級商業專業輔導:商業的地位


點擊查看:2013年經濟師考前直播公開課免費獲取過關秘籍 ※ 2013年經濟師考試報名進行時
點擊查看:2013年經濟師考試初級商業專業輔導匯總
商業的地位
商業作為商品交換的發達形式,它在社會中再生產中的地位是由交換在社會再生產中的地位所決定的。 社會再生產過程是由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四個環節構成的。在這四個環節中生產表現為起點,消費表現為終點,分配和交換表現為中間環節。其中生產是最基本的決定因素。因此,生產決定著交換-分配、和消費。而交換-分配、和消費并不是消極被動的因素,它們也同時能動地反作用于生產,促進或抑制生產的發展。特別是交換,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不僅直接影響生產,而且還通過對分配與消費的影響間接反作用于生產的整個過程。交換與生產、分配、消費之間的關系表現為:
(1)交換與生產的關系:①生產決定交換,表現為:第一,生產的社會分工是商品交換產生和發展的基礎;
第二,生產為交換提供物質對象;
第三,生產方式的性質決定交換的性質。這有兩層含義:一是生產資料的所有制性質決定商品交換的所制性質;生產資料所有制的多樣性,決定交換所有制的多樣性。二是有什么樣的生產形式,就有什么樣的交換形式;生產形式的多樣性,決定交換形式的多樣性。
第四,生產發展的規模和結構決定商品交換的深度和廣度。交換的深度是指人們對商品交換的依賴程度,交換的廣度是指商品交換的范圍。
第五,交換為生產提供物質手段。生產在市場經濟中促使流通手段的現代化,可以為商品運輸、儲存、銷售、核算以及市場行情預測創造必要的條件,從而為商業提高流通效率與經濟效益提供物質保障。 www.jjsedu.org
②交換對生產起反作用,并在一定條件下對生產的發展起決定性的作用。表現為,第一,商品交換是商品生產存在和發展的必要條件;第二,商品交換促進社會分工的發展;第三,商品交換對商品生產有引導作用;第四,交換的規模和速度制約生產的規模和速度。
(2)交換與消費的關系:消費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條件和最終追求,交換是聯結生產和消費的中間環節。因此,消費與消費之間存在互相依賴、互相制約、互為條件的關系。?消費對交換的制約作用:第一,消費直接引起交換;第二,消費決定交換的目的;第三,消費制約的規模和結構;第四,消費方式影響交換方式。我國消費形式可劃分為公共消費和個人消費。前者指滿足人們的公共需要,后者指滿足人們的個人需要。 交換對消費的制約作用:第一,交換是實現消費需求的條件;第二,交換制約消費結構;第三,交換制約消費形式與方法,第四,交換制約消費效益。消費效益包括時間效益與經濟效益。
(3)交換與分配的關系:分配的數量和結構制約交換的數量和結構,國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制約著交換的規模和結構。交換關系制約分配關系的實現,深度和廣度,交換關系起到了再分配的作用。
最新資訊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章節考點匯總2019-11-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工商管理》考點匯總2019-10-17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金融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建筑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財政稅收專業》考點匯總(10月12日更新)2019-10-12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考點匯總2019-10-10
- 2019年經濟師考試這12個公式必備!2019-09-10
- 2019年全國經濟師考試教材正式出版!2019-07-09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匯總2019-04-25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三2019-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