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三級理財規劃師考試考點:產業政策


產業:社會分工條件下,進行同類生產企業的集合體
產業政策:為彌補市場失靈或在某些領域趕超國際先進水平,增強國內產業競爭力,采取的有效的干預政策。
通過價格機制(限價或保護價)引導資源流向,避免產業結構失衡
保護民族工業而進行的重點扶持(財政、金融扶持和出口補貼等)
產業政策手段:
1.間接干預手段
經濟杠桿干預手段
財政手段:稅收、政府投資、財政補貼和政府訂購
金融手段:國內貸款制度和國際金融手段
信息誘導手段
發展計劃:經濟發展戰略、產業發展計劃和科技發展計劃
政府的重大經濟活動
政府組織的權威信息發布
2.直接干預手段
政府的行政管制:市場準入、數量、價格、技術和環保
政府的行政協調:協調企業生產經營,趨向政府產業發展意圖
產業政策體系★
1.產業結構政策:政府制定的通過影響并推進產業結構轉換而促進經濟增長的產業政策
根本目的:提高產業結構的轉換能力,加速經濟增長
核心內容:產業發展的重點順序選擇
支柱產業:在GNP和工業總產值中舉足輕重的產業
主導產業:具有比一般產業更多的前向或后向聯系
瓶頸產業:所有前向聯系部門需要由該產業提供的投入品遠大于其最大生產能力,或最大加工能力遠小于后向聯系所提供的投入品
政府優先安排瓶頸產業,然后是主導產業和支柱產業
2.產業組織政策
政府制定干預和調整市場結構和市場行為的產業政策
核心:通過協調競爭與規模經濟關系,既環節壟斷弊端,又維護一定的規模經濟水平
三方面:市場結構控制政策、市場行為調整政策、直接改善不合理的資源配置
具體內容:反壟斷政策、直接規制政策、產業政策體系
產業技術政策:政府用以引導和干預產業技術進步的政策
經濟意義:技術進步帶來了資本和勞動投入的節約,促成了產業結構變動,最終導致經濟增長
政策內容
產業技術進步的指導政策:頒布國家科技指南,提出產品技術進步戰略、技術進步目標和途徑
產業技術進步的組織政策:建立并強化政府研究機構、協調跨部門、地區合作,委托民間機構,建立必要的政府科技管理部門等
產業技術進步的激勵性政策
產業布局政策往往與特定經濟發展程度相關聯。
不發達:強調產業布局的非均衡性――優先發展某些地區
發達:強調地區經濟的均衡性――對不發達地區給予更多支持
最新資訊
- 理財規劃師告訴你理財為什么要趁早2019-09-25
- 理財規劃師考試專業能力備考:可保利益原則2019-09-23
- 理財規劃師考試知識點:風險管理效果評價2019-09-07
- 理財規劃師考試基礎知識點復習:實施理財規劃方案2019-09-06
- 理財規劃師考試輔導:風險管理效果評價2019-09-06
- 理財規劃師基礎知識復習:確定客戶理財目標2019-09-05
- 理財規劃師考試知識點:分項理財規劃2019-09-05
- 理財規劃師考試備考:如何提高學習效率2019-09-04
- 理財規劃師考點復習:國際金融2019-09-03
- 理財規劃師基礎能力考點梳理:第1章2019-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