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二級物流師《物流系統工程》復習資料(六)


第二節:運輸路線優化
目的: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貨物運輸在途時間長短可以通過運輸工具在一定時間內運送貨物的次數和所有貨物的總運輸成本來反映。確定最佳路線的原則是盡可能地縮短運輸時間或運輸距離。
一、起訖點不同的單一路徑問題(計算方法)◆ (P44)
最簡單、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最短路徑法。從過程的最后一段開始,用逆序遞推方法求解,逐步求出各段各點到終點的最短距離。
絕對的最短距離路徑并不說明網絡的最短時間,還需考慮路線的運行質量。
二、多起訖點問題 ▲
適用于多個貨源地服務于多個目的地時,運用特殊的線性規劃算法。主要考慮不同線路的運量和運輸費率的最佳組合問題。
三、巡回路徑問題 ▲
目標是找出途經點的順序,使其滿足必須經過所有點且總出行時間或總距離最短的要求。
1、各點空間相連:合理的路線是各條線路不交叉,并且總路線呈水滴狀。
2、空間上不相連:
第三節:庫存管理決策
庫存控制是庫存政策實施中的管理程序,是用來衡量在某一特定倉庫或貨車上增加或減少的產品現貨數量,以確定庫存水平盤存的頻率從而確定訂購的時間和數量。
1、永續盤存(計算方法) ◆
盤存過程要求每天都對庫存進行盤存,以確定庫存的補貨要求。要求每次從庫存里取出或增加貨物時都必須及時刷新庫存記錄。兩個概念:再訂貨點和訂貨量。
再訂貨點:ROP=DT+σ (ROP---再訂貨點;D---平均日需求量;T---平均提前量;σ---安全庫存)例題P48
比較再訂貨點時間上的現貨庫存和正在訂購中的貨物數量,如果這兩者的和少于事先確定的經濟訂貨量,則必須補貨。
經濟訂貨量:Q=開方(2DS/H) (D:年需求量;S:單位訂購成本;H:單位產品的庫存成本)
在永續盤存的系統中,庫存水平一旦下降到再訂貨點就會立即補貨,平均庫存水平為:
I(avg)=Q/2+σ
2、定期盤存 ◆
是對某種產品的庫存狀況每隔一段時間盤存一次。再貨點必須修正。
ROP=D(T+P/2)+σ (P:盤存周期,天)
I(avg)=Q/2+(P*D)/2+σ
3、反應方法 ▲
反應庫存系統又稱為拉動式庫存系統。每個倉庫是獨立的,互不影響的,可以對每個倉庫的庫存精確控制。
4、庫存計劃方法 ◆
是利用共同的信息基礎,來協調供應鏈中若干場所或階段的庫存要求。有兩種方法:公平份額法和配送需求計劃。
公平份額分配是向每一個配送設施提供公平的或“公平份額”的可得存貨。需了解可分配數量以及各配送設施的存貨數量和日消耗量,并計算共同供給天數。例題P52
配送需求計劃是由不確定的顧客需求來確定庫存需求。用以協調庫存水平、計劃庫存運輸,最基本的工具是時間表,每個SKU(最小庫存單位)和每一個配送設施都有一張時間表。同一個SKU的時間表被綜合起來,即可用于確定整個物流系統的需求。
5、協同庫存規劃 ○
為減少對預測的依賴性,使供應商能夠對客戶的需求適時地作出反應,有幾種協同補貨的方法:
快速反應(QR):監控某種特定產品的零售情況,把相關信息與供應鏈中的成員共享,以此保證在適當的時間和地點能夠獲得適當的產品。
自動補貨(CR):
供應商管理庫存(VMI):
6、庫存管理實踐 ○
庫存管理戰略分為三個步驟:劃分產品和市場;細分策略定義;制定政策和參量。
A,產品和市場分類法:依據80/20法則,也叫做ABC分類法。目的是使管理工作有所側重。常用的分類指標有:銷售額、利潤貢獻率、庫存價值、使用率等。
B,細分策略定義:為每一類產品和市場制定完整的庫存戰略,規范庫存管理過程的每一方面,包括服務目標、預測方法、管理技巧和盤存周期。(庫存管理細分表P58)
C,制定政策和參量:具體的實施程序包括確定需要的數據、適用的軟件、客戶服務目標和決策方針;參量則有盤存周期、服務目標、庫存持有成本、訂貨量和再訂貨量。
最新資訊
- 2017年物流師三級物流技術的具體內容復習2017-05-03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系統的結構與功能復習2017-05-03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系統的界定復習2017-05-03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系統物流組織形式與機構復習2017-05-02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組織機構發展概況復習2017-05-02
- 2017年物流師三級我國商業企業存在的問題及出路復習2017-05-02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品流通環節復習2017-04-27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品流通渠道復習2017-04-27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信息系統的評價標準復習2017-04-27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企業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建立復習2017-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