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二級物流師《物流系統工程》復習資料(二)
第二節:物流戰略規劃
一、 物流規劃層次:▲
包括戰略規劃、戰術規劃、操作規劃和應急規劃。
1、戰略規劃:周期一般為五年。確定存貨點設置、運輸、存貨管理、客戶服務和信息系統以及它們之間的聯系方式,其目的是使投資的回報最大化。實際應用的主要領域之一是物流網絡規劃,關鍵點是減少物流成本,找到倉儲成本和運輸成本的最佳平衡點。戰略性物流網絡規劃的目標是找到運輸和接收產品最經濟的途徑并同時維持或提高客戶服務的質量,在利潤最大化和服務最優化之間達到一定的平衡。主要是解決以下幾個問題:建立多少物流中心、物流中心的選址、每個物流中心的存貨多少、每個物流中心服務的客戶、客戶的訂貨、物流中心的訂貨、發貨速度和頻率、服務質量水平、選擇的運輸方式。
2、戰術規劃:▲
戰術規劃的時間一般為1-2年。基本目的是對實現戰略規劃目標的基本步驟做出預先規劃并設立階段性的目標,其主要內容是為使戰略目標成功實現從面對資源做出合理的安排。具體包括:倉庫建造、庫存規劃、運輸規劃、壓縮成本、提高生產率以及信息系統的改進等。
3、操作規劃:▲
一般分為日計劃、周計劃和月度計劃。目標是在物流系統的框架內實現所選擇的戰術規劃、規劃和程序,并滿足企業的戰略目標。主要組織部分包括勞動力或資產等資源的管理。具體包括:物流中心的工作規劃、運輸規劃、集合運輸規劃、降低成本和提高生產率規劃以及操作費用預算等。
4、應急規劃:▲
用以應對在物流需求中心出現的戰術規劃未料到的事件,宗旨是盡量減少為完成行動規劃所需的時間。
二、主要戰略規劃領域:★★:重點掌握;
物流戰略規劃主要解決四個方面問題:客戶服務目標、設施選址戰略、庫存決策戰略和運輸戰略。其中客戶服務目標取決于其他三個方面的戰略設計,四個方面互相聯系并存在悖反關系。
庫存戰略:庫存水平、庫存分布、控制方法。
選址戰略:設施的數量、規模和位置;指定各存儲點的供貨點;將需求分派給各存儲點或供應點;選擇自營倉儲或公共倉儲。
運輸戰略:運輸方式、運輸路線/時間表、運輸批量/合并運輸。
1、客戶服務目標:是物流戰略規劃的首要任務,即確定適當的客戶服務水平。
2、設施選址戰略:存儲點和供貨點的地理分布構成物流戰略規劃的基本框架。尋求成本最低的需求分配方案或利潤最高的需求分配方案是選址戰略的核心。
3、庫存決策戰略:指庫存管理的方式。主要有推動式:將庫存分配到儲存點。拉動式:通過補貨拉動庫存。
4、運輸戰略:包括運輸方式、運輸批量和運輸時間以及路線的選擇。
最新資訊
- 2017年物流師三級物流技術的具體內容復習2017-05-03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系統的結構與功能復習2017-05-03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系統的界定復習2017-05-03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系統物流組織形式與機構復習2017-05-02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組織機構發展概況復習2017-05-02
- 2017年物流師三級我國商業企業存在的問題及出路復習2017-05-02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品流通環節復習2017-04-27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品流通渠道復習2017-04-27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信息系統的評價標準復習2017-04-27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企業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建立復習2017-04-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