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初級經濟師考試建筑經濟第八章要點
第八章 工程網絡計劃技術
第一節 工程網絡計劃技術的概述一、網絡計劃技術的特點
網絡計劃的優點:理清關系;找出關鍵;挖掘潛力;方案優選;計算機管理與動態調整
網絡計劃的缺點:復雜,不明了,不形象直觀。但是,可通過繪制帶有時間坐標的網絡計劃來彌補。
三、網絡計劃的分類
按代號區分:雙代號網絡計劃;單代號網絡計劃
按有無時間坐標區分:標注時間網絡計劃;時間坐標網絡計劃
按目標的多少區分:單目標網絡計劃;多目標網絡計劃
按編制對象區分:局部網絡計劃(以分部工程或施工段為對象);單位工程網絡計劃(以單位工程或單體工程為對象); 綜合網絡計劃(以建設項目為對象)
按工作之間邏輯關系和持續時間的確定程度區分:確定型網絡計劃-邏輯關系和工作時間都肯定(關鍵路線法);非確定型網絡計劃-邏輯關系和工作時間有一項以上不肯定(計劃評審技術、圖示評審技術)。
第二節 雙代號網絡計劃一、雙代號網絡圖的繪制
1.雙代號網絡圖的邏輯關系
工藝關系 生產性工作之間由工藝過程決定的先后順序 非生產性工作之間由工作程序決定的先后順序 組織關系 由于資源(人、財、物)調配而產生的先后順序
二、 時間參數的計算(工作計算法-圖上計算法)
(一)時間參數的概念及其符號
1.工作持續時間(Di-j)
指一項工作從開始到完成的時間
定額計算法
D-持續時間 Q-工程量
S-產量定額 R-人數或機械臺數
三時估算法
D-持續時間 a-樂觀(最短)時間 b-悲觀(最長)時間 c-最可能時間估計值
2.工期的種類
計算工期Tc-根據網絡計劃時間參數計算而得的工期
要求工期Tr-指令性工期
計劃工期Tp-作為項目實施目標的工期
計劃工期Tp的確定
當規定了要求工期時,計劃工期小于等于要求工期Tp≤Tr
未規定要求工期時,計劃工期等于計算工期Tp=TC
(二)雙代號網絡計劃時間參數的計算
1 最早開始時間和最早完成時間(順箭頭方向)
最早開始時間(順推)=各緊前工作的最早完成時間的最大值
最早完成時間=最早開始時間+持續時間
2計算工期=最早完成時間的最大值
3 最遲開始時間和最遲完成時間(逆箭頭方向)
最遲完成時間(逆推)=各緊后工作的最遲開始時間的最小值
最遲開始時間=最遲完成時間-持續時間
4總時差=最遲開始時間-最早開始時間
總時差=最遲完成時間-最早完成時間
5本工作的自由差=緊后工作的最早開始時間-本工作的最早開始時間-本工作的持續時間
三、關鍵工作和關鍵線路的確定
關鍵工作:雙代號網絡計劃中,工作總時差最小的工作是關鍵工作
關鍵線路:全部由關鍵工作組成的線路;或者線路上總的工作持續時間最長
五、雙代號時標網絡計劃
1.雙代號時標網絡計劃的特點
兼有網絡計劃與橫道計劃的優點,可表明時間進度
可直接顯示各工作的開始與完成時間、自由時差和關鍵線路
可統計每一個單位時間對資源的需要量,以便進行資源優化和調整
有了時間坐標,對網絡計劃的修改比較麻煩
2..時標網絡計劃的編制方法:間接法繪制(時間參數、節點位置);直接法繪制(4步)
3 關鍵路線和計算工期的確定
關鍵線路:自終點節點逆箭線方向朝起點節點逐次進行判定,從終點到起點不出現波形線的線路即為關鍵線路
計算工期:終點節點與起點節點所在位置之差
3 時標網絡計劃中6個時間參數的確定
最早開始時間:每條實箭線左端箭尾節點中心所對應的時標值
最早完成時間 箭線右端無波形線,則該箭線右端節點中心所對應的時標值為最早完成時間
如箭線右端有波形線,則實箭線右端末所對應的時標為最早完成時間(也就是實線與波形線的接點處)
自由時差的確定:該工作的箭線中波形線部分在坐標軸上的水平投影長度
總時差的確定 以終點節點為箭頭節點的工作的總時差=計劃工期-該工作的最早完成時間
其他工作的總時差=其緊后工作的總時差的最小值+本工作的自由時差
最遲開始時間=最早開始時間+總時差
最遲完成時間=最早完成時間+總時差
第三節 單代號網絡計劃一、單代號網絡計劃時間參數的計算(與雙代號的計算原理,相同)
1.工作的最早開始時間(從起點順著計算)
網絡計劃起點節點ES=0
其它節點 ES=該工作的各個緊前工作的最早完成時間的最大值
2.工作的最早完成時間
EF=該工作的最早開始時間+持續時間
3.計算工期Tc=網絡計劃的終點節點的最早完成時間EFn
4.相鄰兩項工作的時間間隔(LAG)
LAG=緊后工作的最早開始時間-本工作的最早完成時間
5.總時差TF(從終點逆著計算)
網絡計劃終點節點 ,如果計劃工期等于計算工期,則TF=0
其它工作 TF=(該工作的各個緊后工作的總時差+該工作與其緊后工作之間的時間間隔)的最小值
6.工作自由時差FF
工作無緊后工作, FF=計劃工期-該工作的最早完成時間
工作有緊后工作, FF=該工作與其緊后工作之間的時間間隔的最小值
7.工作最遲開始時間LS=該工作的最早開始時間+總時差
8.工作最遲完成時間LF=該工作的最早完成時間+總時差
【補充三個常用/通用公式】
總時差=最遲完成時間-最早完成時間
最早完成時間=最早開始時間+持續時間
最遲開始時間=最遲完成時間-持續時間
五、關鍵工作和關鍵線路的確定
關鍵工作:單代號網絡計劃中,工作總時差最小的工作是關鍵工作
關鍵線路 從起點節點開始到終點節點均為關鍵工作,且所有工作之間的時間間隔均為零的線路為關鍵線路
不計算時間參數的情況下,由開始節點到終點節點形成的路線上各項工作持續時間之和最大值所對應的路線稱為關鍵路線。
第四節 工程網絡計劃實施中的控制
一、檢查
(一)檢查方法
1 跟蹤檢查 2加工處理
3實際進度檢查記錄的方式 (時標網絡計劃-用實際進度前鋒線表示 無時標網絡計劃-可在圖上直接用文字、數字、符號或列表記錄實際執行情況)
(二)網絡計劃檢查的主要內容
①關鍵工作的進度②非關鍵工作的進度及其時差利用情況③實際進度對各項工作之間邏輯關系的影響④資源狀況⑤成本狀況⑥其他問題
(三)分析判斷
時標網絡計劃分析 根據實際進度前鋒線分析
無時標網絡計劃 依據計劃檢查結果分析表進行分析
二、網絡計劃的調整
(一)調整的內容 ①調整關鍵路線的長度②調整非關鍵工作時差③增、減工作項目④調整邏輯關系⑤調整工作的持續時間⑥調整資源的投入。
(二)調整的方法
1 調整關鍵路線
當關鍵線路的實際進度比原計劃進度拖后時,應在尚未完成的關鍵工作中,選擇資源強度小或直接費用率低的工作縮短其持續時間,并重新計算未完成部分的時間參數,作一個新計劃實施。
當關鍵線路的實際進度比原計劃進度提前
若不擬提前工期,應選用資源占用量大或直接費率高的后續關鍵工作,適當延長其持續時間。
若要提前完成,則應將尚未完成的部分作一個新計劃,重新確定關鍵工作的持續時間,按更新后的計劃實施。
2 調整非關鍵工作時差
①應在其擁有的時差范圍內進行調整,并重新計算時間參數②工作可以在最早開始時間與最遲完成時間范圍內變動③延長或縮短工作的持續時間。
3 增、減工作項目①不打亂原網絡計劃總的邏輯關系,只對局部邏輯關系進行調整②應重新計算時間參數③對工期有影響的,應采取相應措施以保證計劃工期不變。
4 調整邏輯關系①只有當實際情況要求改變施工方法或組織方法時才可進行②應避免影響原計劃工期和其他工作的順利進行。
5 調整工作的持續時間 應重新估算持續時間,重新計算工作時間參數,盡量使原計劃工期不受影響
6 調整資源的投入 使其對工期的影響程度最小。
最新資訊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章節考點匯總2019-11-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工商管理》考點匯總2019-10-17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金融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建筑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財政稅收專業》考點匯總(10月12日更新)2019-10-12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考點匯總2019-10-10
- 2019年經濟師考試這12個公式必備!2019-09-10
- 2019年全國經濟師考試教材正式出版!2019-07-09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匯總2019-04-25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三2019-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