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老妇人XXXX-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网-97SE亚洲国产综合在线-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

當前位置: 首頁 > 會計從業資格 > 會計從業資格政策法規 > 加強標準化工作的實施意見

加強標準化工作的實施意見

更新時間:2013-04-23 15:59:50 來源:|0 瀏覽0收藏0
摘要 為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根據《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強標準化工作的意見》(黔府發[2010]4號),結合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實際,現就實施技術標準戰略,進一步加強標準化工作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免費試聽】【試題下載】【在線測試】【復習方案】【報考指南】[報名匯總]

各縣、自治縣、區(市)人民政府,新蒲新區管委會,市人民政府有關工作部門:

  為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根據《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強標準化工作的意見》(黔府發[2010]4號),結合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實際,現就實施技術標準戰略,進一步加強標準化工作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經濟社會發展中心任務,以優勢技術領域和特色產業為突破口,努力提高標準化總體水平和全社會標準化意識,加快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和產業發展水平。積極探索形成符合市場經濟發展和經濟全球化需要的標準體系,鼓勵企業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的制定,搶占市場競爭制高點,增強企業競爭力,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盡快轉入持續發展、科學發展軌道。

  二、工作目標

  到2015年,建立適應經濟建設和技術發展需要的標準化工作模式和運行機制。基本建成重點突出、結構合理、適應市場的技術標準體系,形成以政府宏觀管理和政策為引導,企業為主體,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為技術依托,中介服務機構為橋梁的標準研究、制定、推廣實施體系,并建立健全標準實施監督體系。建立完善標準化支撐服務體系,培養一支素質高、能力強的標準化人才隊伍;培育一批企業成為實施標準的主體;建立一個較為完善的標準信息服務平臺。全面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快與國內發達地區和國際慣例接軌,減少因標準和標準信息落后而遭遇的貿易技術壁壘,保持我市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穩定健康發展。

  ??全市企事業單位承擔國家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和分技術委員會達1個以上,參與制(修)訂國家、行業標準10個以上。

  ??全市至少12個縣、區(市)建立起國家、省、市(縣)三級農業標準化示范體系,建成國家級、省級農業產業化、農業標準化示范區30個以上,農業標準化生產水平進一步提高。獲得GAP(良好農業規范)/GVP(良好獸醫規范)認證基地20個以上,綠色食品、有機食品30個以上,培育一批農產品品牌。

  ??中國名牌產品、國家免檢產品、貴州省名牌產品企業100%建立起較為完善的企業標準體系,國家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達到20個以上,其中4A級企業10個以上,2A級企業10個以上。

  ??全市主要工業產品采標率達到50%以上。

  ??培育一批餐飲、商貿流通服務標準化示范企業,旅游服務業競爭力有較大提高。獲得國家級旅游服務標準化示范項目5個以上。

  ??建成較為完善的標準信息平臺,建立起技術性貿易措施預警機制,建立主要行業預警老師庫,有效開展標準化信息服務和技術性貿易措施預警工作。

  ??完善主要農產品從生產到加工過程的農業地方標準,制定一批環保、能源和服務地方標準,地方標準總數達100 個以上,建立起較為完善的地方標準體系。

  ??全面開展標準化知識培訓,標準化專業人員數量和質量有明顯提高。到2015年培養500名工業企業標準化技術管理人員,500名農業標準化技術骨干,50名生豬屠宰標準化管理人員,100名市場標準化技術管理人員,100名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標準化技術人員。

  ??建立一批行業標準專業委員會,為政府決策和企業發展提供咨詢。

  三、主要內容

  (一)工業生產領域。

  1.積極開展企業標準提升工程活動,建立健全以技術標準為主體,管理標準、工作標準為支撐的企業標準體系,努力提高自主創新水平和科研及專利技術向標準化的轉化率。

  2.引導企業自覺遵守標準化法律法規,嚴格執行強制性標準,制定嚴于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或地方標準要求的內控標準。積極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組織生產,全市主要工業產品采標率達50%以上。

  3.圍繞我市機電制造、煤及煤化工、新型原材料、化工、食品、現代中藥等有比較優勢重點產業,建立和完善企業標準化管理體系,開展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創建活動。

  4.鼓勵大型骨干龍頭企業掌握跟蹤國際標準、國外先進標準和實質性的參與國家標準化活動,主導產業、建立主產品與國際標準、國家標準化專業委員會的溝通聯系渠道,追蹤先進標準,通過“創新專利化、專利標準化、標準國家化和國際化”的模式開展技術標準的研制,推動自主創新和技術標準的融合,使之成為搶占產業制高點的武器。

  (二)農業生產領域。

  1.圍繞優勢農產品,逐步建立和完善以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為核心,涵蓋產地環境標準、種養殖、生產技術規范、檢測檢驗、分等分級、包裝、運輸、貯存等各環節的農業標準體系,通過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標準化體系,全面推進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建設,并注意總結鞏固提高原有示范區水平,擴大示范項目的規模和影響,發揮農業標準化示范區輻射效應,帶動更多農戶實施標準化生產。廣泛實施“龍頭企業+基地+標準+農戶”和“專業合作組織+標準+農戶”的示范區建設模式。到2015年建成國家級、省級農業標準示范區30個以上。

  2.在糧食、油菜、辣椒、茶葉、竹業、藥業、蔬菜、水果基地開展GAP試點,各產業有1-2個試點通過GAP認證,有一個以上良種茶葉育苗基地通過GAP認證。在畜禽、水產養殖業推行GVP認證2-3家,有1個以上良種豬繁育基地通過GVP認證,有1個生豬屠宰場通過HACCP(關鍵及危害點控制)認證。GAP/GVP認證、無公害、綠色、有機認證基地所占比例有較大提升。

  3.在專業農產品市場,推行標準化管理,在辣椒、茶葉、蔬菜、水果、花卉、綜合農副產品市場等各類專業市場至少各有1個通過綠色市場認證。到2015年通過綠色市場認證或標準化良好行為市場達10家。

  (三)服務業領域。

  1.著力構建以提升城市綜合服務功能為方向的現代服務標準體系框架,重點在旅游公司、旅游景點、賓館、飯店、客運服務、農家樂、旅游商店等服務行業實施先進服務標準,至少各有1個采用國際標準實施管理并通過認證。

  2.組織制定并實施紅色旅游、生態旅游、文化旅游地方標準,開展服務標準化星級評定活動。重點在餐飲服務行業開展標準化提升服務工程,培育樹立5家服務標準化明星企業。

  3.在廣泛宣傳標準和各單位試點的基礎上,以點帶面,全面鋪開服務業標準的實施。同時制定和完善服務業名牌評價體系,推出在全省有一定影響力的服務品牌。

  (四)加強技術性貿易堡壘研究。

  在深入調研、整合資源的基礎上,在重點行業建立技術性貿易措施預警工作老師系統、調查系統和信息系統,并使之與國家協調機制相適應,對主要進出口產品可能遭遇到的技術壁壘進行及時的通報預警,增強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加強企業信息平臺和快速反應機制建設,確保各類信息暢通,對各類影響企業發展的重大標準化信息快速應對,促進企業健康發展。

  (五)注重消費和社會公共安全。

  圍繞食品、日用工業品等消費安全和社會公共安全,逐步建立和完善以標準保安全的長效監管機制。大力宣傳、貫徹涉及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各種強制性標準。結合市政府有關突發事件和公共危機的應急預案機制,開展社會公共安全標準體系研究,建立、運行涉及消防、疾病控制、安全生產等公共安全突發預防和救援的技術標準體系。

  (六)促進循環經濟建設。

  圍繞發展循環經濟,將節能降耗、清潔生產、環境保護、生態農業等納入實施技術標準戰略的重要領域,建立有利于循環經濟發展的技術標準體系。組織節能降耗等相關標準的實施,積極引導開展節能、節水、環保產品認證以及環境管理體系認證。

  四、保障措施

  (一)切實組織領導

  1.建立遵義市標準化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市政府分管領導為召集人,市質監局、市委宣傳部、市科技局、市工業能源委、市財政局、市農委、市林業局、市商務局、市工商局、市旅游局、市住建局、市環保局、市衛生局、市食藥監局、市糧食局等單位有關負責人為成員,負責組織協調全市標準化工作,建立技術標準通報制度和信息溝通制度,充分調動科技、質監、行業主管部門、企業和中介機構等社會各方的積極性,形成合力,推動技術標準戰略的實施。各縣、區(市)也要成立相應工作機構,推動實施技術標準戰略,推動區域經濟健康發展。

  2.各縣、區(市)政府要根據本《實施意見》,結合當地產業結構現狀和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十二五”發展目標任務,摸清本地、各行業產品發展和質量水平,制定標準化發展規劃,有明確的目標、明確的部門職責,明確幫扶措施和鼓勵政策,并列入年度考核。

  3.加強宣傳,增強全社會標準化意識。各級政府、行業主管部門、企事業單位及新聞媒體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雜志、互聯網等媒體擴大標準化知識的普及與宣傳面。加強標準研制、標準轉化以及企業自覺采用國際標準等方面的宣傳,重點宣傳技術標準工作、采用國際標準、農業標準等典型。組織好“科普、科技周”、“質量月”、“世界標準日”等活動,舉行標準化高層論壇、學術交流及公眾標準化知識普及等不同層面的活動,提高標準化普及與宣傳的廣泛性和影響力。

  (二)認真履行職責

  1.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牽頭與市委宣傳部共同負責技術標準化戰略的宣傳發動、標準化有關知識及事件的報道等。負責舉辦每年的大型標準化宣傳活動,舉辦有一定水準的標準化知識講座。負責認證監管,組織、協調標準化研究及相關標準化機構和社會各方開展標準化相關活動。

  2.科技部門強化知識產權管理和服務體系建設,鼓勵引導企業積極實施人才、專利和技術標準三大戰略,將人才、專利、技術標準戰略融入企業的研究、設計、開發、應用和產業化的全過程。負責對創新產品的推薦,具有專利等自有知識產權或采用國際標準、國外先進標準的項目和產品,在技術標準方面的科技項目立項、驗收、成果和獎勵,給予優先支持。大力促進知識產權的產業化、標準化。與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共同組織本地有地域及人文特色的傳統產品,制定標準,積極申報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3.農業部門牽頭負責農業標準化工作,組織實施國家、行業、地方農業標準,抓好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生產基地建設,推廣農業標準化生產示范,推進良好農業規范(GAP)認證,良好獸藥規范(GVP)認證。開展農民標準化知識培訓,培育、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會同質監部門制定農業標準化發展計劃并組織實施。

  4.工業能源部門對采用國外先進標準產品、技術創新產品,優先納入技術改造、技術引進、技術開發計劃,并在投資等方面給予支持。

  5.旅游、商務、質檢等部門負責做好服務標準的組織實施和強制性標準執行情況的監督,積極引導服務業的企業自覺推行服務質量國家標準和國際標準,努力提高服務質量。積極在餐飲服務行業開展標準化提升服務工程,爭創服務標準化明星企業。

  6.商務、工商部門負責專業市場的標準化管理和監督,培育和規范茶葉、辣椒等農產品專業市場,力爭通過綠色市場認證。

  7.工業能源、檢驗檢疫、科技等會同質監部門共同做好應對技術性貿易壁壘工作。

  8.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牽頭負責藥品企業的標準化工作,推行良好操作規范認證(GMP),負責中藥材基地的標準化規范管理,推行良好農業規范認證(GAP)。

  9.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負責建筑節能標準的實施和執行情況的監督。環保部門負責環境保護標準的實施和執行情況的監督。

  10.財政、發改等部門要為標準化工作提供投入保障,將其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

  (三)加強資金保障。

  鼓勵企業多渠道籌措資金,加大對標準化工作的經費投入,安排必要的標準化工作專項經費。企事業單位應積極爭取承擔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制(修)訂項目,并予以資金保障,保證企業標準化工作的順利開展。建立投入機制,安排一定資金,對企事業單位參與國際標準、國家標準和地方標準制(修)訂、采用國際標準的項目進行資助,重點支持科研機構和高新技術企業通過原創性自主知識產權所形成的國家標準或國際標準的項目。要結合當地經濟發展的重點,對標準化工作給予相應的配套資金支持。

  (四)建立激勵機制。

  設立《遵義市標準貢獻創新獎》,政府每年出資100萬元工作經費,每三年對我市參與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制(修訂),開展企業標準化良好行為試點,獲得農業標準化和旅游服務標準化示范項目,獲得綠色、有機、GMP(GAP)等認證,獲得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的單位和個人,分別予以獎勵,鼓勵全社會參與標準工作。

  1.對于提出國家標準研制項目,并作為標準主要起草單位的,安排工作經費20萬元;

  2.對于提出行業標準研制項目,并作為標準主要起草單位的,安排經費10萬元;

  3.對于提出省級地方標準或技術規范研制項目,并作為主要起草單位的,安排經費5萬元;

  4.企業標準化良好行為確認達到國家3A級的,獎勵5萬元,4A級的,獎勵10萬元;

  5.通過國家級農業標準化、農業產業化示范區驗收并達到優秀的或者通過GAP、GVP認證的,獎勵5萬元;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的,獎勵5萬元;

  6.獲得國家級的旅游、服務標準化示范項目并達優秀的,獎勵5萬元。)

  各級部門要高度重視標準化工作,按照立足科學發展,著力自主創新,完善體制機制,促進社會和諧,統籌推進改革發展的總體要求,抓緊制定貫徹本轄區實施意見和具體配套措施,結合實際創造性地落實好本意見,更好更快地推動標準化工作,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健康發展。

二一一年一月二十四日

分享到: 編輯:環球網校

資料下載 精選課程 老師直播 真題練習

會計從業資格資格查詢

會計從業資格歷年真題下載 更多

會計從業資格每日一練 打卡日歷

0
累計打卡
0
打卡人數
去打卡

預計用時3分鐘

環球網校移動課堂APP 直播、聽課。職達未來!

安卓版

下載

iPhone版

下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