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州關于質量興州戰略的實施意見


【免費試聽】【試題下載】【在線測試】【復習方案】【報考指南】[報名匯總]
各縣(市)人民政府,州直各委、辦、局:
根據《云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實施質量興省戰略的意見》(云政發[2010]125號)和全省質量興省工作會議精神,為提高全州經濟發展質量總體水平,加快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促進全州經濟社會快速、穩定、協調發展。州人民政府決定實施質量興州戰略,現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實施質量興州戰略的指導思想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著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建設,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和現代服務業,促進三次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以加強和改進質量工作為著力點,引導企業完善自律機制,加大政府質量監管力度,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廣泛開展“質量興州”、“質量興縣”、“質量興業”、“質量興企”、“質量興品”活動,全面提高文山經濟質量整體水平和綜合競爭力。
(二)總體要求建立政府引導、部門協作、企業為主、社會參與的大質量工作機制,全社會質量意識明顯增強,質量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標準體系基本建立,質量工作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顯著提高。制定產品質量、工程質量、服務質量和環境質量工作目標,建立健全質量工作責任制和激勵機制,促進全州經濟社會健康發展。
二、實施質量興州戰略的工作目標
通過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質量振興綱要》和省政府《實施質量興省戰略的意見》, 到2012年,努力實現全州產品質量、工程質量、服務質量和環境質量“四個穩步提高”。到2015年,逐步追趕省內先進發達地區,產品質量抽檢合格率、工程質量驗收合格率、服務質量抽查滿意率和環境質量優質率達到全省平均水平以上。
(一)產品質量
1.重點工業產品質量穩定性、安全性和可靠性明顯提高。到2012年,重點企業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的產品達到10個,重點工業產品可比性跟蹤監督抽查合格率達到90%以上。到2015年,爭取重點企業產品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達到15個,重點工業產品可比性跟蹤監督抽查合格率達到95%以上。
2.形成一批擁有核心技術、自主知識產權和較強競爭力的知名品牌。到2012年,爭創1個中國馳名商標、3個云南省名牌產品和10個云南省著名商標。到2015年,中國馳名商標達到2個、云南省名牌產品達到15個和云南省著名商標達到40個。
3.農產品:到2012年,建立主要農產品標準體系達到3個,提高優勢農產品標準化生產覆蓋率。通過有機食品、綠色食品和無公害農產品質量認證達到30個。到2015年,建立主要農產品標準體系達到4個,通過有機食品、綠色食品和無公害農產品質量認證達到60個,初步建成特色優質農產品種植養殖基地。
4.食品:到2012年,全州符合取證條件的食品生產加工企業100%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小作坊100%簽訂食品質量安全承諾書。到2015年,獲證食品生產企業主要食品合格率達到95%以上。
(二)工程質量。到2012年,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在工程建設領域有效推廣,勘察、設計、施工質量明顯提高,抗震設防安全得到有效保證,節能減排達到國家標準或規范要求。到2015年,建筑、道路、水利工程竣工驗收合格率達到100%,優良工程、優質工程、精品工程比率逐年提高。
(三)服務質量。交通、郵政、電信、旅游、醫療衛生、金融、保險、房地產等服務行業,全面推行服務質量國家標準,服務業社會抽查滿意率逐年上升。到2012年,全州服務行業的服務標準化示范點達到3戶。2015年,全州推廣服務標準化活動,服務業標準示范點達到10戶以上。
(四)環境質量。到2012年,全州規模以上企業全面落實節能減排措施,節能減排指標達到省級考核要求,縣以上城區空氣質量全年優良百分率達到95%以上,城鎮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90%以上。到2015年,生態經濟、低碳經濟和環保產業比重明顯增加,節能降耗、綜合利用水平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在省級考核范圍,文山縣城區空氣質量優良百分率達到97%以上,城鎮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95%以上。
三、實施質量興州戰略的工作職責和任務
(一)各級政府對質量工作負總責。州政府成立文山州質量興州領導小組,負責質量興州工作組織協調和檢查指導;貫徹實施《國務院質量振興綱要》和《云南省政府關于實施質量興省戰略的意見》,將宏觀質量管理工作納入各級政府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目標管理,對各縣(市)、各部門開展質量興縣(市)、質量興企、質量興業、質量興品活動進行監督檢查和綜合考核。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州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實施質量興州戰略推進工作的日常事務。
各縣(市)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內的質量安全負總責,認真貫徹落實質量興州的各項措施,組織實施質量興縣(市)、質量興企、質量興業、質量興品等活動。
鄉(鎮)人民政府和街道社區要對本行政區域內的小作坊、小商店、小藥店、小餐館、小食品店的質量安全負監管責任,成立相應領導機構和工作機構,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協調各有關部門形成合力,齊抓共管。
建立政府、部門、企業三方質量目標考核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對質量工作領導和監管不力,造成嚴重后果的,依法依紀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堅決打破質量監管和打假工作中的地方保護,大力支持質量監管部門依法履行職責,為有效推進實施質量興州工作提供保證。
(二)質量監管部門切實履行質量安全監管責任。各質量監管部門負責制定本部門的質量興州實施方案,明確工作目標和推進計劃,并認真組織實施。
1.工業產品質量由州工信委牽頭,質監、工商、農業、衛生、檢驗檢疫等部門根據各自職責,落實職責監管范圍內的質量興州目標任務。
2.工程質量由州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牽頭,水利、交通運輸等部門根據各自職責,落實部門監管范圍內的質量興州目標任務。
3.服務質量由州商務局牽頭,旅游、交通運輸、衛生、金融、保險、郵政、電信、電力、房地產等行業根據各自職責,落實行業監管范圍內的質量興州目標任務。
4.環境質量由州環保局牽頭,質監、工商、農業、衛生等部門根據各自職責,落實監管范圍內的質量興州目標任務。
5.農產品質量由州農業局牽頭,質監、工商、衛生、檢驗檢疫等部門根據各自職責,落實監管范圍內的質量興州目標任務。
6.統計部門將產品質量等級品率、質量損失率、工業產品銷售率、新產品產值率等質量指標逐步納入正常的統計范圍。
7.公安、司法和監察部門要支持配合質監、工商、衛生、農業等質量監管部門依法打擊生產、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的違法行為。科學技術協會、質量管理協會、消費者協會等社團組織要充分發揮監督作用,為廣大消費者提供投訴、咨詢等各方面服務。各有關部門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積極配合和推進質量興州各項工作。
8.宣傳部門要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輿論導向和社會監督作用,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媒體資源,開辟質量宣傳專刊、專欄、專題,采取多種形式宣傳質量法規,普及質量知識,推廣先進經驗,曝光違法行為,正確引導社會輿論監督,積極培育“以人為本、誠實守信、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質量文化。
(三)落實企業質量安全主體責任。企業是質量安全的第一責任人,各企業要把保證質量安全、提高質量水平作為首要任務,建立“法人首責,分工負責,一票否決”的質量安全責任追究制度,落實售后服務責任,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1.生產企業要加強企業基礎工作,凡生產涉及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重要產品,必須嚴格執行國家、行業強制性標準。
2.商業企業要嚴格執行進貨檢查驗收和索證索票制度,嚴禁銷售無證產品和不合格產品。
3.服務企業要結合市場需求建立健全服務標準體系,培育、壯大一批具有品牌優勢和較強影響力的精品服務項目和現代服務企業。
4.工程規劃、設計、施工、監理和驗收等環節要嚴格實施工程項目的法人質量責任終身制。
四、實施質量興州戰略的保障措施
(一)大力實施品牌戰略。重點圍繞冶金、三七、辣椒、煤化工、建材、農副產品加工和新材料、新能源、新技術產業,制定《文山州品牌產品培育發展規劃》,落實名優產品獎勵政策和配套扶持措施,進一步提升全州產品質量和產業層次。
(二)大力推進技術標準戰略。嚴格食品等涉及人體健康和人身安全產品標準的審查,積極引導企業采用國際標準或國外先進標準。加強產學研聯合開發,充分發揮企業技術研發中心、科研院所的作用,搶占技術標準制高點。充分發揮農業標準化在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中的基礎作用,逐步建立和完善全州主導農產品標準體系。
(三)推進質量誠信體系建設。以完善企業質量信用記錄為重點,加快企業質量誠信體系建設,定期發布企業質量信用信息,實現信息互聯共享。加快監督管理系統電子政務信息化建設,在重點產品、重點行業推進產品質量網上信息查詢工作。
(四)建立政府質量激勵機制。依據國家卓越績效評價準則,建立“文山州政府州長質量獎”,表彰在質量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州人民政府對獲得中國馳名商標、云南省名牌產品和云南省著名商標的企業予以獎勵。各縣(市)要建立符合本地實際的質量發展基金和獎勵機制,實施打假舉報獎勵制度,落實質量振興規劃和名牌產品培育專項經費。
(五)健全優勝劣汰的市場機制。消除不符合市場經濟規則、阻礙產品正常流通的各種不正當競爭行為,推進名優產品“綠色通道”建設。在同等條件下,政府集中采購和公開招投標,要優先選擇地方名牌產品、馳名商標、著名商標和地理標志保護等優質安全產品。
(六)完善質量安全風險預警和快速反應機制。增強質量安全事件的風險預警和快速反應能力,切實防范、處置質量安全突發事件。重點加強食品安全事件應急處理、食源性疾病防治等工作,切實保障公共衛生安全,維護全州民族團結進步和社會和諧穩定。
(七)加大質量工作投入,夯實質量基礎。安排專項經費,保障產品質量、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經費及時足額到位,同時加快全州檢驗檢測體系建設,提高檢驗檢測能力,充分發揮技術檢測機構在經濟發展中的支撐保障功能。
(八)加強質量專業技術人才培養。要把質量教育作為提高全民素質和勞動者技能的重要內容,著力提高質量管理人員和質量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加快全州質量專業人才培養工作。
(九)完善舉報投訴系統。進一步建立和完善12365產品質量、12315消費者權益舉報投訴指揮系統,切實解決民生關注的熱點問題,維護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高度重視舉報投訴信息,及時發布產品質量安全預警,把質量舉報投訴處理指揮系統建成人民群眾舉報投訴假冒偽劣、參與打假治劣、依法維權的公共服務平臺。
(十)強化監管措施。建立健全工業品和食品全過程監管鏈條,建立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的追溯體系和責任追究體系,建立覆蓋全社會的產品質量監管網絡。實施質量安全市場退出制度,對生產、設計存在嚴重缺陷或潛在危害的產品實施強制召回;對造成重大質量安全事故和人身財產損害的建設主體、服務主體,責令退出工程建設領域和服務行業。
(十一)加強輿論宣傳監督。各新聞媒體要大力開展質量法規和質量知識的宣傳工作,引導全社會增強質量意識,支持質量工作。加強質量管理先進經驗和推進實施質量興州工作先進典型的宣傳報道,樹立名優品牌形象。加強對制假售假和質量不合格企業的輿論監督,杜絕虛假廣告及社會公眾人物誤導消費。質量監管部門要完善新聞發言人制度,科學、全面、準確、高效地公布質量信息,正確引導社會輿論和公眾消費,為構建和諧社會營造良好氛圍。
二O一一年一月七日
最新資訊
- 關于修訂印發2018年度合并財務報表格式的通知2019-01-31
- 財政部負責人就印發《關于深化會計人員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答記者問2019-01-28
- 財政部發布:關于深化會計人員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2019-01-25
- 財政部關于印發《會計人員管理辦法》的通知2019-01-10
- 個稅繳納這9個問題你應該了解2019-01-04
- 2019年個稅專項扣除政策解讀2019-01-03
- 九江醫療衛生機構新會計制度培訓會2018-11-23
- 蘭州市發布《會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規定》的通知2018-06-01
- 兩部門發布會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規定2018-05-31
- 財政部負責人就印發《會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規定》相關問題解答2018-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