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助理物流師復習資料(33)


四、庫存控制
儲存管理的關鍵是庫存控制問題,而庫存控制的中心又是如何確定合理庫存量的問題。庫存量過大,則會造成庫存積壓,不僅占用一定的流動資金,支付過多的利息,而且占庫壓庫,增加保管費用,甚至造成商品的損耗;如果庫存量過小,又會造成商品缺貨,從而喪失銷售機會。
那么,究竟應該保持一個什么樣的庫存量才算合理呢?關于這個問題,要看庫存在流通過程中所起的作用如何,才能做出決定;
(一)庫存的功能
l、滿足需要的功能
所謂滿足需要的功能,就是指在顧客購買時,絕不能使該種商品發生缺貨。這就是,保持適當的庫存量,防止缺貨的功能。
2、經濟的進貨功能
傳統的庫存控制是謀求"保證供應而又保持最小的儲備
量".儲備量的減少就意味著采購次數將很頻繁,因此,保持最
小的儲備量在經濟上并不是一個合理量。因為它把采購與儲存割裂開來,片面追求儲存最優,違背了系統"整體最優"的原則,而經濟的進貨功能,就是把將進貨量限制在最小限度的方式轉變為按適當的進貨量進貨的方式,即不僅要考慮庫存費用,同時也要考慮采購費用,謀求庫存費用與采購費用的總和最低。
3、運輸合理化的功能
從全部運輸費用方面看,在工廠和消費地之間設置配送中心’.將大批量商品從工廠運至配送中心,使配送中心保持一定的庫存商品,然后再按配送方向,小批量配送,這種方法才是最經濟的。在配送中心保持一定的庫存,即運輸合理化的功能。
(二)庫存過程
庫存量的變化,受到庫存過程的影響。因此必須對庫存過程進行控制。一個完整的庫存過程,包括四個階段:
1、訂貨階段
是從外出訂貨或發出訂單開始,直到成交為止的整個活動過程。訂貨過程是商流過程。
2、進貨階段
是把商品從供方運進需方倉庫的過程。進貨階段庫存量將增多,屬于物流活動。
3、保管階段
是從商品入庫驗收開始,直到將商品銷售出去(出庫)為止的全過程。保管階段屬于物流活動。
4、銷售階段
是指出售商品的過程,包括把出庫商品送到消費者手中。銷售階段庫存量將逐漸減少。
從上面可以看出,對庫存實行控制,只有從訂貨進貨階段和銷售階段進行。但對銷售實行控制,就會影響對用戶的服務,降低用戶的滿足程度,從而減少用戶,降低倉儲的經濟效益。因而對訂貨進貨過程實行控制才是可行的。
最新資訊
- 2017年物流師三級物流技術的具體內容復習2017-05-03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系統的結構與功能復習2017-05-03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系統的界定復習2017-05-03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系統物流組織形式與機構復習2017-05-02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組織機構發展概況復習2017-05-02
- 2017年物流師三級我國商業企業存在的問題及出路復習2017-05-02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品流通環節復習2017-04-27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品流通渠道復習2017-04-27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信息系統的評價標準復習2017-04-27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企業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建立復習2017-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