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助理物流師復習資料(23)


二、國外聯運事業
發展聯合運輸,實行運輸代理制,在國外所有經濟發達國家,都已在其國內以及國際旅客和貨物的運輸全過程中普遍推行。早在19世紀初,歐美的一些國家在商品經濟發展開始時,就開展了鐵路、水路聯運,以后逐步擴大到鐵路、水運、公路和航空的多式聯運,而與之相適應的多種聯運服務公司也紛紛組建成立。目前不少國家的聯合運輸企業已經在整個交通運輸領域中形’成了一個具有相當實力的、而且又是相對獨立的運輸代理行業。鐵路、公路、水運和航空等各種運輸方式都依靠聯運企業為之提供包裝、托運、報關、裝卸、取貨上門,送貨到家,甚至驗收、押運、銀行結算等服務。有的外貿部門,在簽訂協議時,除貿易雙方外,還有運輸代理企業參與,還有不少地區發展固定運輸代理制。如美國墨西哥灣各油田所需的鋼材,全部交由聯運企業代辦運輸全過程的一切手續。西歐共同體各國之間貴重和要求時效的物資,絕大多數都已納入公路和航空的聯運渠道。現在絕大多數經濟發達國家都已廣泛組織國際貨物運輸多式聯運。世界上已經出現了不少實力很強的著名的國際貨運代理公司。如瑞典的Aso貨運代理公司,日本的日通株式會社j美國和英國合資的太平洋貨物聯運公司及荷蘭的蒙巴頓集裝箱運輸公司等,這些公司的規模都很大,經營范圍也很廣,建設了一定規模的各種貨物的中轉倉庫和場地,配備了眾多的現代化起吊、裝卸、分發設備和計算機處理系統,擁有一大批專門從事包裝技術、經濟法律、報關結算等方面的人員和老師。這些聯運公司本身除了自備少量搬運工具外,并不擁有多少長途遠輸手段",完全利用各種專業的運輸企業來完成全過程的運輸任務。他們主要通過組織協作,利用信息傳播、電子計算機管理和各個聯運企業之間的互相訂立固定的代理協議,有效地組織國際和國內聯運工作,已經普遍做到一票到底、一次收費、取貨上門、送貨到家的全過程運輸的優質服務,極大地方便了運輸企業和貨主,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三、我國聯運事業的發展
全國解放前,我國的各種現代化運輸方式,受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經濟制約,當時鐵路分為國營、商辦和官僚買辦直接經營三種情況,以鐵路線設管理局分散管理,各自為政,互不銜接。公路運輸絕大多數由各私人汽車公司分散經營。江、海航道航運,除國營和私營輪船公司外,主要由國外輪船公司壟斷,特別是遠洋運輸業務。廣大內河航運由眾多的私人小輪船公司經營。在各條鐵路聯結的車站,以及鐵路和公路,陸路和
水路運輸聯結納地方出現了很多大大小小的"運輸行"、"過塘行"、"商棧"、"代理行"、"旅行社"、"通用行"、"報關行",統稱為"腳行",主要業務是為貨主代辦包裝、托運、裝卸搬運,保管和清算服務。這種腳行大部分附屬于當地的運輸業,是我國聯運企業的最原始的組織形式。新中國成立后,我國的聯運企業大致經過了四個發展階段:
(一)50年代初期的華東聯運。新中國成立后,國民經濟開始恢復,運輸需要快速增長。鐵路、江、海運輸干線,公路干線統一由國家經營,物資亦由國家統一分配。解放前在港站樞紐地點開設的各種形式的"運輸行"也由各級交通部門接管。
1950年4月交通部召開了華東地區第一次交通工作會議,作出了發展華東水陸聯運的決定,組建了國營華東聯運公司,并在上海、福建、山東省等地設立了分公司和文公司,其聯運業務不僅限于華東地區,也發展到東北、西南等地。聯運的業務范圍很廣,如開辦旅館1)貨物包裝、報關、納稅、水火保險、銀行押匯、代購代銷、代理中小輪船購置t維修、市區小搬運、提供倉庫保管及派人隨車押運等。在管理上也有一套初步的規章制度。但到1953年下半年;交通部門根據當時政務院的安排,在整頓清理組織結構中,聯運總公司及分文機構分別并入各地的運輸、商業、供銷、物資等企業或部門。
(二)50年代末期的"一條龍"運輸大協作。所謂"一條龍"運輸大協作,是指交通運輸部門和其它有關部門在運輸上的通力合作,將貨物由發貨地到收貨地都納入統一運輸作業過程中,通過以換裝的港、站樞紐,連結鐵路和海運的定線、定班、定車胎,組織廠礦、鐵路、港口、搬運到貨主各部門之間的協作,完成貨物全過程的運輸任務。這種組織形式是1959年秦皇島路、港在學阜新市路、礦協作,本溪市路、廠協作等經驗的基礎上逐漸發展起來的;"一條龍"運輸協作經驗曾在全國廣泛推廣,如上海--秦皇島--東北水陸聯運百雜貨"一條龍"運輸,也就是在那個時候建立起來的。后來秦皇島港以轉運煤炭為主,上海運至東北的百雜貨改由大連港轉運,這就是堅持至今的上海--大連--東北水陸聯運百雜貨"一條龍"運輸的前身。由于"一條龍"運輸強調協作,不算經濟帳,忽視了相互問的經濟利益,影響了這種協作形式的發展。
(三)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聯運工作發展緩慢。6D年代隨著國民經濟調整恢復,聯運工作又逐漸緩慢地開展起來。不少地區的基層港站,積極開展"幾服務"、"兒代辦"等服務項目,受到貨主和運輸企業的歡迎。1967年,山東省各地出現了鐵路、公路、銀行聯合服務的組織形式,開展了取貨上門,送貨到家,銀行統一結算費用業務。1968"年,鐵道部、交通部和中國人民銀行聯合頒發了"關于積極開展聯合運輸服務工作的通知".1971年,全國又推廣了廣東省聯合工作經驗。不少地方的運輸指揮部,也做了不少工作。由于運用行政手段的辦法較多,甚至干預了企業的日常活動,以至未能堅持下來。
(四)1980年以來,聯運事業有了較大發展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國國民經濟發展很快,運輸需要也日益增長。運輸能力與運輸需要的矛盾更加尖銳。1979年全國聯運工作北京現場會議把發展我國聯運提到了全國交通運輸的議事日程。會后有關部門聯合發了"關于開展聯合運輸工作的通知",這次會議標志我國聯運工作開始進入一個新的時期。1981年全國聯運工作座談會在北京召開,會后發了"聯合運輸工作暫行條例",又一次推動了聯運工作的發展。1982年5月,中國交通運輸協會成立,在中國交通運輸協會下成立了聯合運輸委員會,負責推動聯運工作的發展。同年7月,在上海召開了全國聯合運輸經驗交流會,全面總結了1979年北京現場會議以來的聯運工作,并確定籌建京滬線上六個集裝箱中轉站。1984在江蘇召開了全國聯運工作經驗交流會,推廣江都聯運"鄉郵化"的經驗,總結了南京鐵路分局;丹陽、浦口等地開展聯運工作的經驗。1986年5月,在四川成都召開了全國聯運工作會議,會議總結了江都會議以來的新情況,提出了"七五"期間聯運工作的發展方針。會后發布了"關于發展聯合運輸若干問題的暫行規定".用90年4月,全國聯運公司代表會議在廣州召開,會議通過討論,選舉組成了中國交協聯運聯合會第一屆理事會。這樣一個統一的全國性的聯運企業的行為組織正式成立,這對進一步推動聯運事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至1993年,全國縣級以上各種聯運企業已達到500多家,聯運網點4000多個,聯運職工5成多人。全國聯運企業已擁有貨場、倉庫面積210萬平方米,各種吊裝機械500多臺,搬運汽車1200多輛,固定資產4億多元。除西藏等少數省、區外,全國28個省、市、區的聯運網絡工作都有不同程度的發展。-全國主要地區之間已開始形成華北、華東、中雨、西南、西北五大區,10個跨省、跨地區和京滬、京廣、隴海蘭新三條線的骨于網絡。
最新資訊
- 2017年物流師三級物流技術的具體內容復習2017-05-03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系統的結構與功能復習2017-05-03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系統的界定復習2017-05-03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系統物流組織形式與機構復習2017-05-02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組織機構發展概況復習2017-05-02
- 2017年物流師三級我國商業企業存在的問題及出路復習2017-05-02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品流通環節復習2017-04-27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品流通渠道復習2017-04-27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信息系統的評價標準復習2017-04-27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企業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建立復習2017-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