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助理醫師輔導:痹癥的針灸治療
更新時間:2013-04-11 09:10:57
來源:|0
瀏覽
收藏


摘要 中醫助理醫師輔導:痹癥的針灸治療
中醫助理醫師輔導:痹癥的針灸治療
外邪侵襲經絡,氣血閉阻不暢,引起關節、肢體等處出現酸、痛、麻、重及屈伸不利等癥狀,名為痹證。可包括風濕熱、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纖維組織炎及神經痛等。
1.主證:
(1)風寒濕痹。關節酸痛或部分肌肉酸重麻木,遷延日久可致肢體拘急,甚則關節腫大。又可分為以下三型:
行痹:肢體關節走竄疼痛,痛無定處,有時兼有寒熱,舌苔黃膩、脈浮。
痛痹:遍身或局部關節疼痛,痛有定處,得熱稍緩,遇冷則劇,苔白脈弦緊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著痹:關節酸痛、肌膚麻木、痛有定處,陰雨風冷每可使其發作,苔白膩,脈濡緩。
(2)熱痹。關節酸痛、局部熱腫、痛不可近、關節活動障礙、可涉及單或多個關節,并兼有發熱、口渴、苔黃燥、脈滑數等癥狀。
2.治法:以循徑與患部穴為主,亦可采用阿是穴。行痹、熱痹用毫針瀉法淺刺;痛痹多灸,深刺留針,如疼痛劇烈的可隔姜灸;著痹針灸并施或兼有溫針和拔罐等法。
3.處方:
肩部:肩篌、肩箅、肩?。
肘臂:曲池、合谷、天井、外關、尺澤。
腕部:陽池、外關、陽溪、腕骨。
背脊:水溝、身柱、腰陽關。
脾部:環跳、居篌、懸鐘。
股部:秩邊、承扶、陽陵泉。
膝部;犢鼻、梁丘、陽陵泉、膝陽關。
踝部:申脈、照海、昆侖、丘墟。
行痹加膈俞、血海;癰痹加腎俞、關元;著痹加足三里、商丘;熱痹加大椎、曲池。
編輯推薦
上一篇:中醫助理醫師輔導:頭痛的針灸治療
下一篇:中醫助理醫師輔導:艾條懸灸法
最新資訊
- 2014中醫助理醫師考試:內痔臨床表現2013-12-27
- 2015中醫助理醫師考試:紅蝴蝶瘡預防與調護2013-12-27
- 2015中醫助理醫師考試:蟲咬皮炎的病因病機2013-12-27
- 2015中醫助理醫師考試:股腫的預防與調護2013-12-27
- 2015中醫助理醫師考試:上尿路結石2013-12-27
- 2015中醫助理醫師考試:乳腺增生病辨證分型2013-12-24
- 2014中醫助理醫師考試:黧黑斑的病因病機2013-12-24
- 2015中醫助理醫師考試:陽痿病因病機2013-12-24
- 2014中醫助理醫師考試:乳癖的治療2013-12-24
- 2015中醫助理醫師考試:外科脫水程度的判斷2013-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