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老妇人XXXX-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网-97SE亚洲国产综合在线-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

當前位置: 首頁 > 會計從業資格 > 會計從業資格政策法規 > 青海省轉發《青海省2010年污染源普查動態更新調查工作方案》的通知

青海省轉發《青海省2010年污染源普查動態更新調查工作方案》的通知

更新時間:2013-04-10 16:06:27 來源:|0 瀏覽0收藏0
摘要 省環境保護廳關于《青海省2010年污染源普查動態更新調查工作方案》已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免費試聽】【試題下載】【在線測試】【復習方案】【報考指南】[報名匯總]

西寧市、各自治州人民政府,海東行署,省政府各委、辦、廳、局:

  省環境保護廳關于《青海省2010年污染源普查動態更新調查工作方案》已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青海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二一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青海省2010年污染源普查動態更新調查工作方案

  為貫徹落實環境保護部《關于開展污染源普查動態更新調查工作的通知》(環發[2009]162號)和《青海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在全省開展污染源普查動態更新調查工作的通知》(青政辦[2010]5號)精神,緊緊圍繞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工作的要求,繼續開展全省2010年污染源普查動態更新調查工作(以下簡稱“動態更新”)。為指導開展全省動態更新工作,制訂本方案。

  一、工作目標

  以“動態調整、重點調查、總體核算”為基本原則,以2007年青海省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為基礎,調查統計2010年度污染源數據,實現污染源普查數據的動態更新,為“十二五”環境統計和污染減排奠定基礎。

  二、工作內容

  (一)調查時點。調查時點為2010年12月31日,調查時期資料為2010年度。

  (二)調查對象和范圍。2010年度動態更新對工業源、城鎮生活源、農業源和集中式污染治理設施四類對象分別開展調查。

  1.工業源的調查范圍。為轄區內有污染物排放的所有工業企業,包括企業基本情況、污染物的種類、數量和濃度,污染治理設施及其運行情況等指標。各地根據國家確定的2010年動態更新重點調查單位初步名單,補充新增企業、刪除關閉企業,調整、形成2010年度動態更新重點調查單位最終名錄庫;個別縣(區、行委)無重點調查企業的,州(地、市)環境保護部門可根據當地情況適當補充動態更新重點企業。各地在重點調查企業初步名單的基礎上,根據以下原則進行補充篩選:

  (1)同時符合以下兩個條件的作為新增排污企業納入重點調查:

  ①2008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期間,新建已驗收的企業;投入試生產、試運行,已造成事實排污累計30天及以上的新建項目。

  ②上述新增企業的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中任何一項污染物的排放量若大于該地區該項污染物85%排放量篩選企業中最低值,或上述四項污染物任何一項2010年產生量大于我省該項污染物產生量65%的企業的最低值,或危險廢物≥50噸,或重金屬(產生量)>0.試生產、試運行不足30天的新建項目,不納入本次調查。

  (2)關停、關閉企業的刪、留原則:

  ①在2010年度停產的產業活動單位,納入本次調查;

  ②2010年1月1日以前關閉的產業活動單位,不納入本次調查。

  (3)自來水生產與供應業、水力發電、土砂石開采業不納入動態更新的重點調查企業范圍。

  2.農業源調查范圍。包括種植業、水產養殖業和畜禽養殖業。種植業的調查內容包括調查區域內耕地、保護地和園地的面積;水產養殖業的調查內容是調查區域內魚、蝦、貝、蟹等人工養殖水產品的產量,及網箱養殖的產量和面積等;畜禽養殖業的調查以縣(區)為基本單位,調查內容是調查區域內生豬≥50頭(出欄)、奶牛≥5頭(存欄)、肉牛≥10頭(出欄)、蛋雞≥500羽(存欄)、肉雞≥2000羽(出欄)的養殖單元的畜禽養殖總量(即規模化養殖場、養殖小區和養殖專業戶的養殖總量);發表調查的規模化養殖場和養殖小區的調查內容包括畜禽養殖種類、存欄量、出欄量、飼養周期、清糞方式、糞便利用方式、尿液/污水處理方式等。

  3.城鎮生活源的調查范圍。包括城鎮居民生活污染源、住宿業與餐飲業、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以及獨立燃燒設施,基本調查單位為州(地、市);機動車污染源的調查范圍為轄區內所有機動車,按州(地、市)為基本單位填報機動車保有量,以及其中分年度注冊登記車輛數。

  4.集中式污染治理設施的調查范圍。為轄區內2010年12月31日以前投入運行、試運行所有集中式污染治理設施(包括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廠、危險廢物處置廠和醫療廢物處置廠)。

  (三)調查內容。調查工業污染源、城鎮生活污染源、農業污染源和集中式污染治理設施的基本情況,污染物的種類、數量和濃度,以及污染治理設施及其運行情況等。以“十二五”規劃重點控制的污染物、今后一段時期內解決環境保護的重點、熱點問題為重點,結合即將施行的“十二五”環境統計報表制度,調查對環境影響較大、對污染防治具有普遍意義的污染物。廢水主要包括化學需氧量、氨氮、重金屬等12項;廢氣主要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6項;工業固體廢物主要包括粉煤灰、冶煉廢渣等類別。工業源危險廢物按照環境保護部2008年第1號令發布的《國家危險廢物名錄》分類填報廢物的產生、利用、處置、貯存及傾倒丟棄情況。

  (四)調查方法

  1.工業污染源采取對重點調查企業發表調查與非重點企業按比例估算相結合的調查方法。

  2.農業污染源中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和養殖小區逐個發表調查,并采用產排污系數進行核算;其他農業源污染物排放由縣(區、行委)根據統計耕地、保護地和園地面積、畜禽和水產養殖數量等指標,通過排污強度核算污染物排放量。

  3.城鎮生活污染源以州(地、市)為基本調查單位,調查統計人口、生活用水量、能源結構和消耗量,通過產排污系數核算區域的污染物排放量。

  4.集中式污染治理設施采取全面發表調查的方法。

  三、時間安排

  (一)前期準備(2010年12月)。根據工業源重點調查篩選初步名單和調整原則,調整確定重點調查最終名單和非重點比例;對轄區內規模化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進行摸底清查,確定發表調查名錄;組織技術培訓;編制工作經費預算,落實人員機構,印發調查表格。

  (二)入戶調查(2011年1月至3月30日)。組織開展入戶調查,調查表填報,完成審核錄入工作,數據庫建立。完成各地區更新調查數據的審核和匯總工作(含農業源數據),并報送省環保廳。報送資料包括電子數據庫、數據分析報告(地區總體污染物排放情況、與污普數據、環境統計數據的對比分析等)。其中:2011年1至2月,入戶調查、填報調查表,完成縣(區、行委)數據審核和調查表錄入工作;2011年2至3月,州(地、市)環保部門對轄區動態更新進行技術指導、現場核查和數據審核;2011年3月30日前,向省環保廳報送州(地、市)動態更新電子數據庫。

  (三)數據審核上報。2011年4月,對州(地、市)動態更新工作進行質量抽查、現場核查和數據審核,配合西北督查中心完成省級核查。其中:4月15日前州(地、市)上報動態更新數據分析報告和工作總結;4月1日至10日進行省級數據集中會審,4月15日前完成省級動態更新電子數據庫的上報工作,4月30日前向國家上報動態更新數據分析報告和工作總結。

  四、組織實施

  (一)基本原則。2010年動態更新數據是“十二五”規劃環境保護各項工作的基礎,是各級政府及環保部門科學決策和量化管理的重要參考,是制定環境保護方針、政策,編制環境保護規劃、計劃,實施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的重要依據。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要充分認識這項工作的重要性,按照“全省統一領導、部門分工協作、地方分級負責、各方共同參與”的原則,明確責任,強化措施,按照省上統一要求,扎扎實實搞好本地區動態更新工作,按時保質保量完成工作任務,為制訂和完善全省“十二五”環境保護規劃和實施污染減排規劃奠定基礎。

  (二)明確分工。動態更新工作在各級政府統一領導下,各相關部門分工負責。各級政府要建立“環保牽頭、各相關部門參與、各部門共同負責”的工作機制,進一步落實技術支持機構,充實動態更新工作隊伍,保持人員穩定,認真組織實施本轄區的調查工作,并對轄區上報數據負責。全省動態更新調查工作由省環保廳牽頭,負責動態更新調查工作的組織和實施、業務指導培訓、督促檢查和驗收,并會同統計等部門做好數據統計和分析方面的工作。各有關部門結合各自職能,積極配合共同做好調查工作。農牧部門負責提供轄區內調查年度種植業、畜禽養殖業和水產養殖業相關指標的數據,并協助環保部門做好農業源發表調查單位填報工作;統計部門提供轄區調查年度內城鎮常住人口、生活用能消耗量(包括能源類型、能源消費量,生活用水總量、居民家庭用水總量、公共服務用水總量)等基礎資料;公安部門提供以州(地、市)為基本單位機動車保有量及其分年度注冊登記車輛數;財政部門負責動態更新經費預算審核、安排和撥付,并監督經費使用情況,要積極協調、落實工作專項經費,保障動態更新工作順利完成。各級環保部門要把動態更新作為重點工作來抓,主要領導要親自抓,主管領導要具體抓,建立健全督辦、協調機制;要積極主動與農業、財政、統計、公安等相關部門溝通,建立部門間協調機制,理順獲取及時、準確的數據渠道。

  (三)保證質量。省環保廳要依據環境保護部污染源動態更新質量核查細則,指導全省動態更新質量控制工作,對數據質量負總責,開展動態更新數據的聯合會審,并結合當地社會經濟的統計資料進行整體把關;要組織對全省動態更新調查工作的質量核查,并按一定比例進行抽查,抽查結果作為評估全省及各地區動態更新調查數據質量的依據;要嚴把質量關,對數據質量達不到規定要求的,必須重新調查。各地要進一步建立健全逐級負責的數據聯審制度,縣(區、行委)環保部門要重點保證調查范圍的完整性,并指導調查對象進行數據填報和自審;州(地、市)環保部門要開展聯合會審和現場核查,切實做好對縣(區、行委)環保部門的指導。環境監察部門要加強數據現場核查,要把現場核查的比例作為考核下級環保部門數據質量的重要依據。同時,各級環保部門要高度重視技術培訓工作,將提高人員素質作為提升數據質量的突破點。省環保廳將組織開展對州(地、市)、縣(區、行委)動態更新調查工作人員及重點污染源有關工作人員的培訓,保證培訓的數量和質量。

省環境保護廳
二一年十二月

分享到: 編輯:環球網校

資料下載 精選課程 老師直播 真題練習

會計從業資格資格查詢

會計從業資格歷年真題下載 更多

會計從業資格每日一練 打卡日歷

0
累計打卡
0
打卡人數
去打卡

預計用時3分鐘

環球網校移動課堂APP 直播、聽課。職達未來!

安卓版

下載

iPhone版

下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