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現代物流概論》第四章考點


第四章 物流成本管理
一、物流成本概念與含義
1、物流成本: 指物流活動中所消耗的物化勞動和活勞動的貨幣表現。是完成諸種物流活動所需的全部費用。
2、物流成本的含義: 分成社會物流成本、貨主企業的物流成本、物流企業的物流成本三個方面。
3、社會物流成本: 又稱宏觀物流成本。人們往往用物流成本占 GDP 的比重來衡量一個國家物流管理水平的高低,這種物流成本指的社會物流成本。 社會物流成本三構成: (1) 運輸成本 (2) 存貨持有成本 (3) 物流行政管理成本。
4、貨主企業物流成本: 微觀物流成本,是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發生的物流成本,涵蓋生產(銷售)的全部過程。
5、物流企業物流成本: 物流企業運營過程中發生的各項費用,都可以看成是物流成本。 物流企業提供的服務類型: 1、提供功能性物流服務業務 2、提供一體化物流服務的第三方物流企業。
二、物流成本管理的意義或重要性
1、物流成本管理的意義: 通過對物流成本的有效把握,利用物流要素之間的效益背反關系,科學、合理地組織物流活動,加強對物流活動過程中費用支出的有效控制,降低物流活動中的物化勞動和活勞動的消耗,從而達到降低物流總成本,提高企業和社會經濟效益的目的。
成本管理重要性: 物流成本管理是實現物流現代化、降低物流成本的手段與工具,其最終還是為了追求物流系統的投入與產出 ( 物流總成本與物流服務水平 ) 之間的優化。
2、物流成本與經濟效益的關系:
從微觀的角度觀察: 1、提高利潤水平 2、增強競爭優勢
從宏觀的角度觀察: 1、提高行業競爭優勢 2、物價降低 3、節約資源
三、物流成本交替損益規律: 又稱成本效益背反規律、二律背反效應。包括: (1)物流成本與服務水平的交替損益:高水平物流服務必然伴隨高水平物流成本,并呈現邊際收益遞減 。(2)物流功能之間效益背反:物流各項功能活動處于一個統一且矛盾的系統中,一種功能成本的削減會使另一種功能成本增多。必須考慮整體的最佳成本。
★★★四、物流成本管理系統基本內容、日常控制系統主要內容
1、物流成本管理與控制內容: 由1、物流成本管理系統2、物流成本日常控制系統組成。
2、物流成本管理系統基本內容: (1)物流成本核算層:明確物流成本構成、對物流總成本按一定標準分配歸集核算、明確物流成本核算目的。 (2)物流成本管理層:采用會計方法,進行物流成本的管理與控制。 (3)物流成本效益評估層:對企業收益貢獻程度評價,進行系統經濟效益評估。
3、日常成本控制主要形式: (1)以物流成本形成階段作為控制對象;(2)以物流服務不同功能來作為成本控制對象; (3)以物流成本的不同項目作為物流成本的控制對象。
五、作業成本法的基本步驟
1、作業成本法基本步驟:1、 作業界定:在流程中確認作業及其類型、作業量。2、資源確認:作業決定了使用哪些資源?3、資源動因確認:作業使用多少資源?4、成本動因確認:將作業成本向產品分配。
2、物流作業成本法: 作業成本法(ABC法)被認為是確定和控制物流成本最有前途的方法 。它真實揭示物流成本與作業的關系,便于發現成本變化的原因和改善的作用點。
最新資訊
- 2017年物流師三級物流技術的具體內容復習2017-05-03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系統的結構與功能復習2017-05-03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系統的界定復習2017-05-03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系統物流組織形式與機構復習2017-05-02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組織機構發展概況復習2017-05-02
- 2017年物流師三級我國商業企業存在的問題及出路復習2017-05-02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品流通環節復習2017-04-27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品流通渠道復習2017-04-27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信息系統的評價標準復習2017-04-27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企業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建立復習2017-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