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企業培訓師考前輔導第一章
第一章崗位職務描述
1、崗位描述基礎工作11個基本環節:1 確定崗位職務分析的對象2成立崗位職務分析描述工作組3制訂具體工作計劃外4、搜集有關資料、文件等5制定崗位職務分析圖表6對崗位職務分析人員進行培訓7按工作規模、專業技術要求劃分工作小組8工作人員填寫各種崗位描述表格9對所填寫的表格進行審核10打印、上報、審定11制成崗位職務分析檔案
2、崗位信息搜集工作的3個要點:1全面2準確3整理清楚
3、崗位職務描述信息搜集6個方法:1觀察法;2問卷調查法 ;3面談法;4工作實踐與工作日寫實法;5功能性工作分析法;6關鍵事件法。
觀察法:是觀察者通過感官或利用其它工具,仔細觀察、記錄工作者在正常情況下的工作情況,從而獲得各部分的內容、特點和方法,提出具體的報告。觀察法具體包括工作研究、動作-時間研究等技術。觀察法的主要作用1觀察記錄核實工作負荷及條件2觀察記錄分析某一崗位具體工作流程及工作方法,找出不合理之處。
問卷調查法是一種常用的調查方法,且成本較低,占用時間相對較少,問卷調查法根據特定的工作、特定的目的來進行問卷設計,所以可用于多種形式和各種用途數據分析,對簡單體力勞動崗位和復雜腦力勞動崗位均可使用。
面談法的主要內容1崗位工作目標;2崗位工作內容;3崗位性質和范圍;4崗位責任。
功能性工作分析法:由美國勞工部制定,以職工所需發揮的功能與應盡的職責為核心,列出需加以收集與的信息類別,規定工作分析內容。
工作分析的數據分為兩類:1實際工作信息,如工作內容工作特點等;2工作者信息,描述工作者的特點。包括正確完成崗位工作所需的培訓,個人能力,個性特征,身體狀況。
4、崗位職務描述的基本內容:1崗位職務基本情況描述;2生產活動主要內容或范圍描述;3崗位職務設備與技術優勢支持方面的描述;4員工匹配描述
5、崗位職務描述的含義:按照職業,工種屬性要求,并結合一定的相對獨立活動組織所承擔活動內容的要求,描述出某個特定崗位所具備的綜合素質元素的圖表。
6、崗位職務描述的作用:1提高經濟效益和工作效率;2使技術投入更加合理;3雙向選擇的依據;4組織內部用人的標準;5培訓大綱的功能;6績效評估的尺度(評估結果優劣取決于多種因素,包括評估尺度、評估程序、評估過程控制、評估制度和評估老師素質等)。
7、崗位職務描述的基本原則:1實用性;2老師行為;3個性化;4科學操作;5動態管理。
8、崗位職務描述涉及的基本概念(微動作、元素、任務、職責)
企業培訓師復習資料
(1)關于基本單位
①微動作是指一些非常基本的工作動作,它對完成工作任務最基本的單元
②元素是指兩個以上微動作集合體
③任務是指由一個或多個元素組成,構成員工工作績效中的邏輯和必要步驟的一種清晰活動.
④職責是指在履行一項工作任務時,具有的個性化的具體職能和責任
(2)崗位也稱為職位,是構成一個員工全部工作任務和責任的集合,也可以定義為人們工作的范圍(具有以下五大特點:類別性、層次性、變化性、可測性、經濟性)
(3)工種是活動對象或勞動對象分類稱謂,也稱工作種類
(4)職業是指具有一定工作能力的人,為獲取生活所得,運用個人能力進行活動范圍,
職業的5大要素:1名稱;2其工作或勞動對象內容方式和場所;3從事該職業所需要的資格和能力;4從事職業活動所獲取的報酬;5在職業活動中形成部門之間或社會成員之間人際關系。
職業的3大特性:1社會性;2經濟性;3技能性。
9、崗位職務檔案在使用過程中,特別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針對性、靈活性、培訓導向性、進一步細化、跟蹤評估。
10、崗位職務描述工具表3種基本類型:1、<職業明細表>2、<崗位職務明細表>3、<崗位操作明細表>。
崗位設定是崗位職務分析的第一步是最為關鍵的一步.
11、崗位設置的4方面因素:1經濟發展趨勢對企業的影響;2產業結構變化對企業的影響;3企業發展規模和實際運行情況;4有利于生產管理和組織協調,并將管理成本控制在最佳的范圍之內。
12、崗位職務分析:按照崗位應該具備的有關技能等內涵進行具體的分析
影響崗位職務分析4個因素:1老師的素質;2老師隊伍構成因素;3信息收集的準確度;4組織管理與過程控制。
13、崗位職務描述工作的基本步驟:1準備階段2調查階段3分析階段4完成階段
準備階段一般包括:了解基本情況、確定調查樣本、建立相關聯系、設計調查方案、進行人員培訓
調查階段一般包括:1編制各種調查提綱和問卷2綜合運用各種調查方法進行實地調查3根據崗位描述的基本目標,有針對性地收集有關崗位工作特征信息,以及其它相關數據4重點收集工作人員必須具有的特征性信息5要求被調查的員工對各種工作特征和人員特征的發
生率和重要性做出等級評定
分析階段的工作包括:1對已收集到的各有關信息進行仔細審核,盡可能將無關信息排除在外2以創新精神分析現狀,盡可能發現有關工作人員在目標工作中存在的問題3對崗位描述的工作要點進行歸納總結,主要包括關鍵崗位的職責、任務、崗位間的工作關系、崗位職責范圍4回顧最初所列的主要任務,針對崗位描述中提出的問題,提出改進建議,重新劃分崗位職責范圍、工作內容、確保原有崗位中存在并已被發現問題都得到解決。
14、崗位規范書的設計方法應考慮從事崗位工作的經驗因素、教育因素、個人特質因素、以及崗位責任(對其他員工負責、對自己負責、對使用工具與設備負責)
15、崗位說明書的設計方法:崗位說明書是根據企業需要而編寫的崗位具體要求內容,主要包括:1一般資料2工作描述3任職資格說明4本崗位的工作條件與環境說明5個性特質要求
16、崗位職務描述的基本理論:1工作任務特性理論2必備任務特性理論3工作特性模型
特納和勞倫斯用6種任務特性來界定一個工作崗位的復雜性程度:1這一崗位工作內容的變化性2自主性3這一崗位工作對于員工責任性的要求程度4勝任這一崗位工作所需要的知識及技能5從事這一崗位工作所需要進行的社會交往6對于社會交往的可選擇性
奧德海姆和哈克曼工作特質模型5個核心維度:1技能多樣性2任務同一性3任務重要性4工作自主性5工作反饋
崗位分析問卷主要側重的方面:1崗位分析基本情況2崗位工作身份3崗位簡述4崗位職責5崗位責任6做作業人員特點或稱(任職基本資格)
17、崗位分析報告撰寫方法:1實錄法2再加工法。
18、培訓方案的確定:工作能力方面的要求、工作的發展方向、員工個性特點確定培訓內容等。
19、崗位分析維度文件:是將基本一崗位工作的有關信息按性質劃分為若干維度,并據此進行較為詳細的描述,從而勾畫出本崗位的基本形象
崗位分析維度文件的主要維度包括1信息職能維度2人員職能維度3事物職能維度
信息職能維度包括:比較、抄寫、計劃、編輯、分析、創新、協調、綜合
人員職能維度包括:指令協調、服務、信息轉換、教導、勸導、轉向、咨詢、指導、處理、管理、談判、顧問
事物職能維度包括:處理、移走、照管、操縱、操作---控制、運轉---控制、精確工作、裝配
20、根據崗位分析報告制定培訓方案應注意的重點要素:1將崗位工作內容與知識技能點要求細化,最好能列表分析2將崗位現有員工工作業績進行詳盡分析,找出員工能力差異程度與差異能力類型3培訓方案制定過程中、實施前工進行必要的論證4建立培訓方案的動態調整機制,體現方案內容的與進俱進,確保培訓方案的質量
最新資訊
- 2018年企業培訓師基礎知識考點(1)2018-05-22
- 2018年企業培訓師高頻考點:崗位分析問卷設計2018-05-18
- 2018年企業培訓師高頻考點:崗位分析報告的撰寫方法2018-05-18
- 2018年企業培訓師高頻考點:培訓方案的制定2018-05-18
- 2018年企業培訓師高頻考點:崗位分析維度文件2018-05-18
- 2018年企業培訓師高頻考點:制定培訓方案2018-05-18
- 2018年企業培訓師高頻考點:工作任務特性理論2018-05-18
- 2018年企業培訓師高頻考點:必備任務特性理論2018-05-18
- 2018年企業培訓師高頻考點:工作特征模型2018-05-18
- 2018年企業培訓師高頻考點:人員素質測評2018-05-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