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助理醫師中醫詞典:鰩魚膽-中藥


中醫助理醫師中醫詞典:鰩魚膽-中藥
【拼音名】Yáo Yú Dǎn
【別名】勞子魚膽、老板魚膽
【來源】
藥材基源:為鰩科動物孔鰩、何氏鰩及近緣種的膽囊。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Raja porosa Gunther2.Raja hollandi Jordan et Richardson
采收和儲藏:捕殺后,取出膽囊,洗凈,鮮用或陰干。
【原形態】
1.孔鰩,體盤亞圓形。吻稍突出,吻軟骨前端愈合部比后端分離部約大2倍,尾較寬扁,尾上的結刺,雌體5行,雄體3行,每行結刺10-20余個。眼小。背鰭2個,間隔短,腹鰭分裂頗深。頭后脊板上第1結刺前面正中具橢圓形或直條狀綜合粘液孔一群,有時呈入或人字形,上部連合,下部尚分離。腹面上腹腔后部兩側,各具粘液孔一樣。
2.何氏鰩,體盤斜方形,后部圓形。體長一般為50cm左右。吻延長而鈍尖,吻長比眼徑大4-4.4倍,噴水孔寬約等于眼徑的1/2或稍大。鼻孔位于口前方,有口鼻溝與口相通。口淺弧形,頗大,上下頜牙顆粒狀,鋪石狀排列。體般背面基本光滑,但在眼前方和上方環列著1條7-9枚的小刺;在眼后方、背部中央有少數小刺;在尾部背面有向后方傾斜的小刺4-5行。背鰭2個,位于尾的中部以后,胸鰭大,已與軀干愈合成體盤。腹鰭分裂很深,前部分化成趾狀突出。尾鰭很小。體背淺褐色,體盤上散有眾多黑褐色斑點。呈圓形、卵圓形、塊狀或星芒狀。胸鰭后緣近腹鰭處有1個黑褐色多環層晴狀大斑,腹鰭背面及尾鰭基部也有黑褐色斑點。腹面灰褐色,具許多暗色細斑,每斑圍著1個粘液孔。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1.棲息于較寒水性海區的海底。以蟹、蝦、端足類、小型甲殼動物,以及多毛類、貝類、小型魚類和頭足類動物為食。
2.為暖水性底層魚類,主食貝類等軟體動物。
資源分布:1.我國分布于渤海、黃海、東海。
2.我國分布于東海、南海。
【化學成份】含已糖-6-磷酸脫氫酶(hex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散瘀止痛;解毒斂瘡。主治風濕性關節痛;跌打腫痛;瘡癤;潰瘍。
【用法用量】內服:干膽研末,3-6g;鮮膽汁,5-10滴。外用:適量,干膽磨醋涂。
【摘錄】《中華本草》
最新資訊
- 2014中醫助理醫師考試:內痔臨床表現2013-12-27
- 2015中醫助理醫師考試:紅蝴蝶瘡預防與調護2013-12-27
- 2015中醫助理醫師考試:蟲咬皮炎的病因病機2013-12-27
- 2015中醫助理醫師考試:股腫的預防與調護2013-12-27
- 2015中醫助理醫師考試:上尿路結石2013-12-27
- 2015中醫助理醫師考試:乳腺增生病辨證分型2013-12-24
- 2014中醫助理醫師考試:黧黑斑的病因病機2013-12-24
- 2015中醫助理醫師考試:陽痿病因病機2013-12-24
- 2014中醫助理醫師考試:乳癖的治療2013-12-24
- 2015中醫助理醫師考試:外科脫水程度的判斷2013-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