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師二級筆記:第一部分第三章(1)


第三章 物流運行系統
一、現代物流管理與物流一體化
1、制造業結構變化:產銷分離;全球經濟一體化;3、信息化處理商業化
2、物流一體化概念
3、物流功能要素的經濟性分析
(1)包裝。
1)包裝的作用:保護物品、方便物流作業、促進銷售、便于物品識別。保護物品是首要功能。根據包裝的作用,將包裝分為商業包裝和物流包裝(工業包裝盒運輸包裝)
2)包裝模數化:物流最重要的經濟指標之一是物流設施月設備的空間利用率。物流基礎模數:600*400,物流模數1200*1000。
3)物流一體化對包裝功能的要求:在買方市場下,包裝不能考慮自己的投入產出,必須服從整個市場營銷的總體要求。
(2)裝卸搬運:
降低搬運成本的方法:
提高物品搬運活性;物流作業中,以1200*1000的托盤包裝,20英尺和40英尺的長的標準集裝箱最易裝卸搬運。
盡量減少無效物流作業。減少搬運次數;縮短移動距離;降低物流無效物裝卸搬運比例(例:團球礦)
(3)運輸
1)運輸的功能:創造物品的空間效用
2)運輸成本能占物流總成本比例:發達國家占國民生產總值10%,發展中國家16%;占物流總成本比例:發達國家38%,發展中國家60%
3)指導運輸管理,控制運輸成本的兩大原理:規模經濟原理;距離經濟原理
4)運輸方式的選擇:公路運輸靈活性最高、轉運時間短、服務頻率高,是鐵路、水路、航空運輸兩端提貨與送貨銜接的手段。
(4)保管:
1)概念:包括物品的靜態儲存和物流庫存過程中的流動性管理。保管等于儲備加庫存。
2)功能:實現物品的時間效用
3)保管的經濟性:為了在低成本下進行保管運作,應當實現保管的如下經濟性:規模經濟性;地點靈活性;作業靈活性。
(5)流通加工:
1)概念:
2)與生產加工的區別:生產加工是綜合性加工,流通加工是簡單的加工。生產加工的價值回報于成本消耗成正比,流通加工一般不成比例,有的附加值很高,有的沒有附加值,主要取決于物品在不同時間的市場需求狀況。
3)流通加工的功能。流通加工促進銷售;促進物流合理化。
4)與生產生產一體化。
(6)配送
1)概念:最經濟路線并非最近路線。配送中心作業中耗時最長、占據配送成本最高的是分貨、揀貨。
2)配送最物流系統的作用。配送完善物流運輸和整個物流系統;配送是最接近客戶的物品流動,使生產商、供應商的市場營銷作業準確化;配送降低物流成品的同時提高了服務質量。
4、物流功能一體化與企業物流
二、供應物流
1、概念:對外采購、庫存管理、輸送到生產場所三個階段。 作用:節省成本,保障供給
2、運行內容:
(1)采購流程:制定采購計劃、確認供應商、執行采購合同、采購運輸、入庫檢驗
(2)物品采購的基本經濟指標:適質、適量、適價、適時
(3)供應商管理:三種模式:新供應商、合同供應商、戰略供應商
(4)原材料庫存管理:根據庫存狀況、補充采購計劃、增加和調整前期庫存。是物流的核心部分,主要要完成接貨、驗收、保管等具體操作。
(5)兩種管理方式:傳統的管理方式―經濟訂貨批量(EOQ),現代的庫存管理方式―物流需求計劃(MRP)
3、物品供給:是供應物流和生產物流的銜接點。
更多信息請訪問:物流師頻道 物流師考試論壇 物流師考試模擬考場
最新資訊
- 2017年物流師三級物流技術的具體內容復習2017-05-03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系統的結構與功能復習2017-05-03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系統的界定復習2017-05-03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系統物流組織形式與機構復習2017-05-02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組織機構發展概況復習2017-05-02
- 2017年物流師三級我國商業企業存在的問題及出路復習2017-05-02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品流通環節復習2017-04-27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品流通渠道復習2017-04-27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信息系統的評價標準復習2017-04-27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企業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建立復習2017-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