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老妇人XXXX-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网-97SE亚洲国产综合在线-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

當前位置: 首頁 > 經濟師 > 經濟師備考資料 > 2013年經濟師考試(中級經濟基礎)知識點:貨幣供給

2013年經濟師考試(中級經濟基礎)知識點:貨幣供給

更新時間:2013-03-27 13:05:46 來源:|0 瀏覽0收藏0
摘要 小編分享2013年經濟師考試(中級經濟基礎)知識點:貨幣供給,僅供大家參考。

  點擊查看:2013經濟師《中級財政稅收》講義匯總

   貨幣供給:

       1.貨幣供給:

  貨幣供給主體即一國或貨幣區的銀行系統向經濟主體供給貨幣以滿足其貨幣需求的行為。分為:

  貨幣供給的機制-----側重于貨幣的創造過程;

  貨幣供給的決定-----側重于分析決定貨幣供應量的因素。

  2.貨幣供應量:是指非銀行部門持有的貨幣資產數量,即流通中的貨幣數量。

  3.貨幣供給層次劃分

  (1)貨幣供給層次劃分基本原則:目前一般依據資產的流動性,即各種貨幣資產轉化為通貨或現實購買力的能力來劃分不同貨幣層次。

  (2)我國貨幣層次劃分為:

  (1)M0=流通中現金

  (2)M1=M0+銀行活期存款

  (3)M2=M1+定期存款+儲蓄存款+證券公司客戶保證金

  【注】M1是我國的狹義貨幣供應量,即流通中的貨幣;

  M2是我國廣義貨幣量,包括M1以及潛在的貨幣量。

  貨幣供給機制:

  貨幣供應量包括現金和存款兩部分,其中現金是中央銀行的負債,存款是商業銀行的負債。

  (一)中央銀行的信用創造貨幣機制

  中央銀行利用自身掌握的貨幣發行權和信貸管理權創造信貸資金的來源。信用創造貨幣的功能為中央銀行掌握。

  (二)商業銀行的擴張信用、創造派生存款機制

  1.銀行體系擴張信用、創造派生存款的制約因素

  (1)受到繳存中央銀行存款準備金的限制。

  (2)受到提取現金數量的限制。

  (3)受到企事業單位及社會公眾繳付稅款的限制。

  2.貨幣乘數與基礎貨幣

  中央銀行放出的信用是銀行體系擴張信用、創造派生存款的基礎,被稱為基礎貨幣,用“B”表示。

  貨幣供應量公式:M=B×K

  其中:B表示基礎貨幣,包括現金和商業銀行在中央銀行的存款。

  K表示貨幣乘數,等于存款準備金率與貨幣結構比率之和的倒數。

  基礎貨幣的擴張倍數取決于存款準備金率與貨幣結構比率。

  編輯推薦:2013年經濟師考試(中級人力資源)復習資料:績效管理

分享到: 編輯:環球網校

資料下載 精選課程 老師直播 真題練習

經濟師資格查詢

經濟師歷年真題下載 更多

經濟師每日一練 打卡日歷

0
累計打卡
0
打卡人數
去打卡

預計用時3分鐘

經濟師各地入口
環球網校移動課堂APP 直播、聽課。職達未來!

安卓版

下載

iPhone版

下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