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主治醫師復習資料:開放性骨折的治療


外科主治醫師復習資料:開放性骨折的治療
開放性骨折和閉合骨折的根本區別就在于覆蓋骨部位的皮膚或粘膜破裂,骨折處與外界相通,從而使病理變化更加復雜,治療更為困難。由于存在已污染的傷口,給骨折帶來了感染的危險,因此,開放骨折的治療必須建立在防止感染這一基礎上。
防止開放骨折發生感染最根本的措施是清創術,在此基礎上采取可靠的手段固定骨折端,閉合傷口或清除創面。要做到徹底清創,必須對局部皮膚的損傷有確切的判斷。
開放骨折的治療原則:
1.正確辯認開放骨折的皮膚損傷。
2.徹底清創。
3.采取可靠的手段固定骨折端。
4.采取有效的方法閉合傷口,消滅創面。
5.合理使用抗生素。
這些原則彼此關系十分密切,尤其是徹底清創與閉合傷口,固定骨折端與閉合傷口之間,更是相互影響。因此,必須辯證的識別其間的主次關系及彼此聯系,以指導具體的治療。
(一)正確辯認開放骨折的皮膚損傷
要全面的認識皮膚損傷的特點和程度;既要看到開放傷口的大小,又要看到皮膚閉合部分損傷的范圍;既要弄清傷口的形狀,也要弄清損傷的性質(如擦傷、穿破傷、撕脫傷、碾挫傷等);既要明確皮膚本身的情況,也要明確骨折和傷口的關系;既要認識到開放傷口形成后的表現,還要推溯到在形成開放骨折當時的過程(骨折穿破皮膚的通路,外力造成開放骨折時對皮膚的影響等)。
(二)徹底清創是治療開放骨折的關鍵
對開放性骨折的清創是重要的治療措施,清創術必須從嚴要求,絕不可存僥幸心理。
清創時選擇適當的麻醉,以紗布蓋好傷口,無用乙醚或汽油清除皮膚的污垢及油泥。戴上手套,以軟毛刷子蘸消毒肥皂水及3%的雙氧水刷洗傷口周圍及手術野的全部皮膚,剃毛,并用生理鹽水沖洗,去除傷口敷料,再清洗傷口邊緣及傷口,去除傷口異物,泥砂,最后用生理鹽水洗凈。用無菌紗布將皮膚擦干,以碘灑、酒精常規消毒,鋪蓋手術巾,顯露出手術野,一般清創爭取在傷后6~8小時內進行,消滅污染,清除異物,切除一切無生活力的組織,使一個污染傷口變成一個外科傷口,清創時,由外而內,由淺及深,逐層將原來污染的傷面,挫滅而無活力的組織徹底清除,仔細止血,清創時可用止血帶。
最新資訊
- 2020年主治醫師考試知識點:子宮肌瘤需要切除的情況2020-02-25
- 2020年主治醫師考試知識點:婦產科手術輸卵管腹腔鏡手術不適宜人群2020-02-25
- 2019年外科主治醫師考試高頻考點:外科手術學常見考點2018-11-21
- 皮片移植術適應證-2019年外科主治醫師考試考點解析2018-06-13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常考點復習資料:麥膠性腸病檢查2018-05-12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重要考點復習:皮質醇增多癥2018-03-23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重要考點復習:晶體性關節炎的診治2018-03-23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重要考點復習:洋地黃中毒的表現2018-03-23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重要考點復習:血清病2018-03-20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重要考點復習:肺曲霉病用藥原則2018-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