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組織編制西安市工業通信業產業轉移指導目錄的通知


【免費試聽】【試題下載】【在線測試】【復習方案】【報考指南】[報名匯總]
各區縣經濟貿易局(中小企業促進局),高新區、經開區、航空基地、航天基地管委會經發局,各省級工業園區管委會:
近日,省工信廳下發了《關于編制工業通信業產業轉移指導目錄陜西篇(2011年本)的通知》(陜工信發[2011]223號)。現將文件轉發給你們,并就編制我市工業通信業產業轉移指導目錄有關工作通知如下:
一、目錄編制原則
(一)要堅持遵從國家、省和市區域規劃的原則;
(二)要堅持區域發展比較優勢的原則;
(三)要堅持產業集群發展的原則。
二、目錄編制的主要內容
按照“優先發展產業、限制發展產業、產業發展和承接產業轉移的主要載體”三部分進行編制。
(一)優先發展產業
此部分主要列舉各區縣、開發區、工業園區在現有產業發展基礎上,結合“十二五”規劃要求,本區域需要重點支持發展的產業。重點介紹本區域需要承接國內外產業轉移、或通過自身基礎擴大規模、提升檔次、進一步做大做強的產業,要按照本區域確定的主要產業,從主要到次要的順序排列。每個行業都要有行業發展現狀和未來發展方向的文字介紹,然后再列舉重點發展的方向。
(二)限制發展的產業
此部分主要列舉區域內不符合本區域產業發展方向,根據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任務要求,需要逐漸退出的行業。具體可依據國家《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部分工業行業淘汰落后生產工藝裝備和產品指導目錄(2010年本)》,結合本區域產業基礎實際予以確定,被列入的限制發展產業和需要退出的行業應有科學論證。對從業職工較多、與本區域產業關聯度較大、民生關系密切的產業,除明令淘汰的落后工藝和裝備外,要審慎限制發展。
(三)產業發展和承接產業轉移主要載體
此部分主要列舉區域內作為產業發展和承接主要載體的各類產業園區、工業集中區、產業集群、產業發展帶。應重點從本區域依法設立的園區中選取,并要根據園區批復的規模和發展實際,明確各載體的產業定位,引導投資項目向特色和優勢的產業園區集聚。選取園區應主要側重考量:有足夠的發展空間和環境容量、已經或擬劃撥特定區塊作為承接轉移的產業園區以及具有一定的配套條件和比較優勢等因素。
三、目錄編制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一)行業方向細化程度。可以比照國家發改委《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國家發改委[2011]9號令)工業部分的行業分類進行劃分,但一般只具體到行業方向,而不具體到工藝、規模要求。
(二)《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中的限制類項目不得列入優先發展產業,淘汰類項目不得列入限制發展產業。
(三)已經飽和、沒有承接產業轉移能力的園區不再列入目錄中的產業發展和承接產業轉移主要載體。
四、工作要求
(一)“指導目錄”編制工作時間緊、任務重,又是一項新的工作,各單位一定要高度重視,組織精干隊伍,指派專人負責,確保按時完成編制工作。請各單位在2011年6月30日前將《工業通信業產業轉移指導目錄編制聯絡表》報市工信委產業政策與法規處。
(二)在編制過程中,各單位要認真學習通知附件內容,吃透精神。要注重結合國家產業調整振興規劃、《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省、市等工業信息化發展規劃及有關政策性文件,要加強同相關部門的研究溝通,確保“指導目錄”內容科學、規范,符合本區域工業、通信業發展實際。
(三)根據有關編制要求,以陜工信發[2011]223號文件所附參考格式為基本格式。請各單位根據參考格式(B)按行政區劃分別編寫“優先發展產業”、“限制發展產業”、“產業發展和承接產業轉移的主要載體”項目。
(四)各單位提交的“指導目錄”,須在市一級進行統籌、匯總和論證。請各區縣、開發區于2011年7月15日前將全套文本材料及電子文檔報市工信委產業政策與法規處。
聯系人:吳濤 聯系電話(傳真):86786397
電子郵箱:steedwu@126.com
以上附件請在西安市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網站(http//www.xagxw.gov.cn)下載。
西安市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
二○一一年六月二十七日
最新資訊
- 關于修訂印發2018年度合并財務報表格式的通知2019-01-31
- 財政部負責人就印發《關于深化會計人員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答記者問2019-01-28
- 財政部發布:關于深化會計人員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2019-01-25
- 財政部關于印發《會計人員管理辦法》的通知2019-01-10
- 個稅繳納這9個問題你應該了解2019-01-04
- 2019年個稅專項扣除政策解讀2019-01-03
- 九江醫療衛生機構新會計制度培訓會2018-11-23
- 蘭州市發布《會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規定》的通知2018-06-01
- 兩部門發布會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規定2018-05-31
- 財政部負責人就印發《會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規定》相關問題解答2018-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