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產科主治醫師復習:第一產程的進展及處理
婦產科主治醫師復習資料:第一產程的進展及處理
第一產程的進展及處理是婦產科主治醫師考試的基本內容,相關內容如下:
1.子宮收縮
定時連續觀察宮縮持續時間、強度、規律性以及間歇期時間,并予以記錄。
用胎兒監護儀描記的宮縮曲線,較全面反映宮縮的客觀指標。
監護儀:外監護與內監護。臨床上最常用外監護。
2.胎心
(1)潛伏期每隔1~2小時聽胎心一次。活躍期后,宮縮頻時應每15~30分鐘聽胎心一次。
(2)用胎心監護儀描記的胎心曲線,觀察胎心率的變異及其與宮縮、胎動的關系。
第一產程后半期,宮縮時胎兒一時性缺氧,胎心率減慢,每分鐘不應少于100次,宮縮后胎心恢復。
3.宮口擴張及胎頭下降
潛伏期――臨產出現規律宮縮開始至宮口擴張3cm.平均每2~3小時宮口擴張1cm,約需8小時,最大時限為16小時,>16小時稱為潛伏期延長。
活躍期――宮口擴張3~10cm.約需4小時,最大時限為8小時,超過8小時稱為活躍期延長。
活躍期又劃分3期
(1)加速期――從宮口擴張3~4cm,約需1.5小時。
(2)最大加速期――從宮口擴張4~9cm,約需2小時。
(3)減速期――宮口擴張9~10cm,約需30分鐘。
坐骨棘平面是判斷胎頭高低的標志。
4.破膜
在宮口近開全時自然破裂,注意羊水顏色,羊水清而胎頭浮未入盤時需臥床,以防臍帶脫垂。若破膜超過12小時尚未分娩者,酌情給予抗菌藥物預防感染。
5.血壓
于第一產程期間,宮縮時血壓常升高5~10mmHg(0.67~1.38kPa),間歇期恢復原狀。應每隔4~6小時測量一次。
6.飲食
鼓勵產婦少量多次進食,吃高熱量易消化食物,并注意攝入足夠水分,以保證精力和體力充沛。
7.活動與休息
臨產后,可適當活動。若初產婦宮口近開全,或經產婦宮口已擴張4cm時,應臥床并行左側臥位。
8.排尿與排便
臨產后,鼓勵產婦每2~4小時排尿一次,初產婦宮口擴張<4cm、經產婦<2cm時,應行溫肥皂水灌腸。
灌腸禁忌――胎膜早破、陰道流血、胎頭未銜接、胎位異常、有剖宮產史、宮縮強估計短期內分娩以及患嚴重心臟病等。
9.肛門檢查
臨產后初期隔4小時查一次,經產婦或宮縮頻者的間隔應縮短。肛查了解宮頸軟硬程度、厚薄,宮口擴張程度、胎胞,骨盆大小,胎位以及胎頭下降程度。
10.陰道檢查
在嚴密消毒后。了解矢狀縫及囟門確定胎位、宮口擴張程度,先露下降以及發現頭盆不稱。
11.其他
備皮、難產史行骨盆外測量。
最新資訊
- 2020年主治醫師考試知識點:子宮肌瘤需要切除的情況2020-02-25
- 2020年主治醫師考試知識點:婦產科手術輸卵管腹腔鏡手術不適宜人群2020-02-25
- 2019年外科主治醫師考試高頻考點:外科手術學常見考點2018-11-21
- 皮片移植術適應證-2019年外科主治醫師考試考點解析2018-06-13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常考點復習資料:麥膠性腸病檢查2018-05-12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重要考點復習:皮質醇增多癥2018-03-23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重要考點復習:晶體性關節炎的診治2018-03-23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重要考點復習:洋地黃中毒的表現2018-03-23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重要考點復習:血清病2018-03-20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重要考點復習:肺曲霉病用藥原則2018-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