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企業培訓師教材解析:個性特征分析與培訓設計


能力點一、16PF測驗的使用方法(卡特爾16種人格因素測驗)
1、向被試人講解測驗的基本性質和要求購 2、掌握該測驗的性質;3、掌握該測驗的時間要求;4、掌握解釋被試人測驗結果的方法。
能力點二、一般職業能力測驗的使用方法
1、向被試人講解測驗的基本性質和要求;2、掌握該測驗的其它性質;3、掌握該測驗的時間要求;4、根據標準答案評判出被測試人的測驗原始成績,并將原始成績按公式換算成標準分數,再繪制出相應的職業能力曲線圖;5、掌握解釋職業能力曲線圖的基本方法,這是使用該測評工具的關鍵環節。
能力點三、根據測驗結果給出培訓方案設計建議
1、提出的建議要與個性特征分析的結果緊密結合(建立在測驗結果分析的基礎上,提出恰當的建議);2、提出的建議一定要切實、具有操作性;3、建議力求全面,可行。
能力點四、人職匹配測驗的使用
人職匹配測驗,也稱霍蘭德職業興趣測驗。1、自評部分的應用;2、職業價值觀部分應用。
知識點一、16PF人格測驗
又稱卡特爾16種人格因素測驗,是由美國人格及能力測驗研究所的卡特爾教授創立的。(187道是非折衷題,45分鐘內完成,16周歲以上;屬于標準化測驗、需要換算成標準分,分男女)
知識點二、一般職業能力測驗
是由中國職工教育和職業培訓協會于1993年開發的一種用于人員選拔的能力傾向測驗。共分六部分:注意力穩定性、空間感知能力、邏輯推理能力、數字運算能力、閱讀理解能力和手眼協調能力。(屬于標準化測驗,換算成標準分,再根據標準分得出測驗分數曲線圖)
知識點三、控制點與內、外控型人格特征
內控型(自己是命運的主宰,積極、樂觀、向上);外控型(無法主宰自己的命運,怨天尤人,消極悲觀)
知識點四、霍蘭德人職匹配理論
美國霍蘭德創立,對現代職業選拔及人員素質測評具有極大意義。認為六種基本職業與六種基本人格是相互對應的:現實型(R)、研究型(I)、藝術型(A)、社會型(S)、管理型(E)、常規型(C)。
霍蘭德觀點:1、人的生活環境造就了人格特征,反過來,人格特征又影響著對職業的選擇,和在從事職業活動中的態度、興趣等因素;2、人們總是試圖尋找能夠適合自己、發揮自身特長的職業,同時,每一職業也在試圖選擇適應本職業需要的人;3、人們對于職業的滿意度、穩定性和職業成就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人職之間的匹配;4、人們的職業行為是人格和職業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
知識點五、福蘭克?帕森斯的個性因素理論(英國)
在人的發展成長過程中,人與人之間都存在著個性及能力方面的差異,每個人都具有不同的個性特點,稱為“特性”;而每一個職業都擁有對于人的特性的一系列特殊要求,即職業活動的具體因素。同時,特性可以測量。該理論的核心問題是如何將特性與因素有機結合。
最新資訊
- 2018年企業培訓師基礎知識考點(1)2018-05-22
- 2018年企業培訓師高頻考點:崗位分析問卷設計2018-05-18
- 2018年企業培訓師高頻考點:崗位分析報告的撰寫方法2018-05-18
- 2018年企業培訓師高頻考點:培訓方案的制定2018-05-18
- 2018年企業培訓師高頻考點:崗位分析維度文件2018-05-18
- 2018年企業培訓師高頻考點:制定培訓方案2018-05-18
- 2018年企業培訓師高頻考點:工作任務特性理論2018-05-18
- 2018年企業培訓師高頻考點:必備任務特性理論2018-05-18
- 2018年企業培訓師高頻考點:工作特征模型2018-05-18
- 2018年企業培訓師高頻考點:人員素質測評2018-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