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理財規劃師三級輔導理財規劃基礎:經濟周期的理論性解釋


經濟周期的理論性解釋
經濟周期(又稱商業循環),是指經濟活動沿著經濟發展的總體趨勢所經歷的有規律的擴張和收縮。關于經濟周期形成的原因,存在著的理論解釋有:
(1)外部因素理論
外部因素理論認為,經濟周期的根源在于經濟制度之外的某些事物的波動――太陽黑子、星象、戰爭、革命、政治事件、金礦的發現、人口和移民的增長、新疆域和新資源的發現、科學發明和技術進步,等等。如太陽黑子論認為太陽黑子周期性地造成惡劣的氣候.使農業收成不好,影響了工商業,從而使整個經濟周期性地出現衰退。
(2)純貨幣理論
這種理論認為,經濟周期純粹是一種貨幣現象,貨幣數量的增減是經濟發生波動的唯一原因。所有具有現代銀行體系的國家,其貨幣供給都是有彈性的,可以膨脹和收縮。經濟周期波動是銀行體系交替地擴張和緊縮信用所造成的。當銀行體系降低利率、放寬信貸時就會引起生產的擴張與收入的增加,這又會進一步促進信用擴大。但是信用不能無限地擴大,當高漲階段后期銀行體系被迫緊縮信用時,就會引起生產下降,危機爆發,并繼之出現累積性衰退。即使沒有其他原因存在,貨幣供給的變動也足以形成經
濟周期。
(3)投資過度理論
這種理論主要強調了經濟周期的根源在于生產結構的不平衡,尤其是資本品和消費品生產之間的不平衡。人們把當期收入分成儲蓄和消費兩部分。消費的部分直接購買消費品。儲蓄的部分則進入資本市場,通過銀行、保險公司、證券等各種金融機構到達各企業經營者手中,被投入到資本品購買和生產之中,這一過程就是投資。如果利率政策有利于投資。則投資的增加首先引起對資本品需求的增加以及資本品價格的上升,這樣就更加刺激了投資的增加,形成了繁榮。但是這種資本品生產的增長要以消費品生產下降為代價,從而導致生產結構的失調。當經濟擴張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整個生產結構已處于嚴重的頭重腳輕狀態,于是經濟衰退不可避免地發生了。
(4)消費不足理論
消費不足理論一直被用來解釋經濟周期的收縮階段,即衰退或蕭條的重復發生。這種理論把蕭條產生的原因歸結為消費不足,認為經濟中出現蕭條是因為社會對消費品的需求趕不上消費品的增長。強調消費不足是由于人們過度儲蓄從而使其對消費品的需求大大減少。當儲蓄投資于生產過程時,不管數量大還是小,遲早總要引起麻煩,帶來經濟的崩潰和蕭條。消費不足理論的一個重要結論是,一個國家生產力的增長率應當同消費者收入的增長率保持一致,以保證人們能夠購買那些將要生產出來的更多的商品。這一思想對于當今國家的財政貨幣政策仍然有影響。
(5)心理理論
這種理論強調心理預期對經濟周期各個階段形成的決定作用。在經濟周期的擴張階段,人們受盲目樂觀情緒支配,往往過高地估計了產品的需求、價格和利潤,而生產成本,包括工資和利息則往往被低估了。并且人們之間存在著一種互相影響決策的傾向,如某企業經營者因對未來的樂觀預期會增加與他對有關的貨物和服務的需求,于是帶動其他企業經營者也相應增加需求,從而導致了過多的投資。根據心理理論,經濟周期擴張階段的持續期間和強度取決于醞釀期間的長短,即決定生產到新產品投入市場所需的時間。當這種過度樂觀的情緒所造成的錯誤在醞釀期結束時顯現出來后。擴張就到了盡頭,衰退開始了。企業經營者認識到他們對形勢的預測是錯誤的,樂觀開始讓位于悲觀。隨著經濟轉而向下滑動,悲觀性失誤產生并蔓延,由此導致蕭條。
(6)創新理論
創新理論是由熊彼特提出來的。熊彼特關于經濟周期的解釋是建立在創新的投資活動是不斷重復發生的,而經濟正是通過這些來運轉的基礎上的。但這個過程基本上是不平衡的、不連續的并且是不和諧的。熊彼特理論的核心有三個變化過程:發明、創新和模仿。發明是指一種新產品或者新的生產過程的發現,或者是改變現存產品的生產過程。熊彼特假設發明或多或少總是不斷地出現,但是它們并不一定同時在經濟上得到應用。創新被定義為,一種新發明的首次應用,或者是改進了現有產品和工藝過程.使其適應不同的市場需求。
在熊彼特看來,企業家進行創新活動,是因為創新能給他帶來盈利的機會。假設某個企業家決定生產一種新產品,他愿意冒風險并對所需的廠房和設備進行投資。如果他的決策正確,他將會獲得超額利潤。應用前面的心理理論,投資支出在經濟的其他領域也會開始增加。然而更為重要的是,他的成功帶來了一大批模仿者,他們都想要分享這一超額利潤。發明、創新和模仿過程的最終結果是對廠房設備的投資支出的不斷累積的增加、較高的收入、更大的消費支出,等等。隨著這個過程的繼續,經濟又一次變得過度擴張了,由于產量的不斷增加,最終產品的價格開始下降.勞動力、設備、原材料和利息的成本開始增加。最后出現的是,削減投資支出、解雇工人、收入和消費支出減少,經濟開始進入周期的收縮階段。隨之而來的是對變化了的經濟環境進行調整的過程,在這一期間,使經濟進入下一個復蘇的物質力量漸漸形成,企業家又開始創新,于是開始下一輪周期。
(7)政治周期理論
政治周期理論認為,政府交替執行擴張性政策和緊縮性政策的結果,造成了擴張和衰退的交替出現。政府企圖保持經濟穩定,實際上卻在制造不穩定。為了充分就業,政府實行擴張性財政和貨幣政策。但是,在政治上,財政赤字和通貨膨脹會遭到反對。于是.政府又不得不轉而實行緊縮性政策,這就人為地制造了經濟衰退。這是政府干預經濟所造成的新型的經濟周期,其原因在于充分就業和價格水平穩定之間存在著矛盾。
?2014年理財規劃師代報名入口 2013年下半年成績查詢入口
最新資訊
- 理財規劃師告訴你理財為什么要趁早2019-09-25
- 理財規劃師考試專業能力備考:可保利益原則2019-09-23
- 理財規劃師考試知識點:風險管理效果評價2019-09-07
- 理財規劃師考試基礎知識點復習:實施理財規劃方案2019-09-06
- 理財規劃師考試輔導:風險管理效果評價2019-09-06
- 理財規劃師基礎知識復習:確定客戶理財目標2019-09-05
- 理財規劃師考試知識點:分項理財規劃2019-09-05
- 理財規劃師考試備考:如何提高學習效率2019-09-04
- 理財規劃師考點復習:國際金融2019-09-03
- 理財規劃師基礎能力考點梳理:第1章2019-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