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理財規劃師三級輔導理財規劃基礎:財政政策


財政政策
內政政策是國家干預經濟的主要政策之一。經濟學者一般把財政政策定義為對政府支出、稅收和借債水平所進行的選擇,或對政府收和支出水平所做出的決策。財政政策對經濟的干預是通過財政制度的自動穩定器功能和斟酌使用的財政政策進行的。
1) 財政制度的自動穩定器功能
自動穩定器也叫內在穩定器,是指經濟系統本身具有的一種減少各種對國民收入沖擊的機制,能夠在經濟繁榮時期自動抑制膨脹,在經濟衰退時期自動減輕蕭條。
財政制度這種內在穩定經濟的功能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稅收的自動變化。
在實行累進稅的情況下,經濟衰退使納稅人的收入自動進入較低的納稅檔次、稅收下降幅度也會超過收入下降幅度,從而可起到抑制衰退的作用。反之,當經濟繁榮時,納稅人收入自動進入較高檔次,政府稅收上升的幅度會超過收入上升的幅度,從而起到抑制總需求擴張和經濟過熱的作用。稅收這種因經濟變動而自動發生變化的內在機制具有減輕經濟波動和穩定經濟的作用。
②政府支出的自動變化。
這里主要是指政府的轉移支付的變化。政府的轉移支付主要是指政府在失業救濟和其他福利方面的支出。同稅收的作用一樣,政府轉移支付有助于穩定可支配收入。當經濟出現衰退與蕭條時,失業增加,符合救濟條件的人數增加,失業救濟和其他福利開支相應增加,這樣就可抑制人們收入特別是可支配收入的下降,進而抑制消費需求的下降。當經濟繁榮時,失業人數減少,失業救濟和其他福利費支出也自然減少,從而抑制可支配收入和消費的增長。
③保持農產品物價穩定的政策。
經濟蕭條時,國民收入下降,農產品價格下降,政府按照農產品價格保護制度,按保護價格收購農產品,可使農民收入和消費保持在一定水平上;經濟繁榮時,國民收入水平上升,農產品價格上升,政府減少對農產品的收購并拋售農產品,限制其價格上升.就可抑制農民收入的增長,從而減少總需求的增加量。
自動穩定器是政府穩定經濟和緩和周期波動的第一道防線。它對輕微的經濟波動能起到良好的抑制作用,但其作用是有局限性和輔助性的,它并不能完全消除波動。
2)斟酌使用的財政政策
財政政策的自動穩定器在穩定經濟中能起到一定作用,但其作用畢竟有限,特別是對劇烈的經濟波動,自動穩定器更難發揮較大作用。因此,要確保經濟穩定,政府要審時度勢,主動采取一些財政措施,即變動政府支出、稅收或公債發行規模以穩定總需求水平,使之接近物價穩定的充分就業水平。當出現經濟衰退,總需求非常低時,政府應通過削減稅收、增發公債和增加支出的措施以刺激總需求。當總需求過多,出現通貨膨脹時,政府應增加稅收、減少公債發行規模和削減政府支出的措施以抑制總需求。前者稱為擴張性財政政策,后者稱為緊縮性財政政策。究竟什么時候采取什么政策,要對經濟發展的形勢加以分析并斟酌使用。
財政政策工具是財政當局為實現既定的政策目標所選擇的操作手段,主要是變動政府支出、變動稅收和公債發行規模。
政府支出又包括購買性支出和轉移性支出。購買性支出是決定國民收入大小的主要因素之一,其規模直接影響到社會總需求的增減。當總需求水平過低,經濟衰退時,政府可以提高購買水平,如舉辦公共工程,刺激經濟回升;當總需求水平過高時,政府可減少對商品和勞務的需求,降低購買水平,抑制通貨膨脹。
轉移性支出也是一項重要的財政政策工具。在經濟衰退,失業增加時,政府應增加社會福利費用,提高轉移性支出的水平,從而增加人們的可支配收入和消費支出,刺激經濟回升;反之,總需求水平過高,政府應減少轉移性支出,從而減少人們的可支配收入和消費支出。
稅收既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也是實施財政政策的重要手段。一般來說,降低稅率,減少稅收,可引致社會總需求增長和國民收入增加;提高稅率,增加稅收會導致社會總需求下降。因此,在需求不足時,可采取減稅政策抑制經濟衰退,在需求膨脹時.可采取增稅措施抑制通貨膨脹。
公債也是財政政策的工具之一。公債的發行,既可以籌措財政資金,彌補財政赤字,又可以通過公債發行與其在資金市場上的流動來影響貨幣的供求,從而調節社會的總需求水平,對經濟產生擴張或抑制效應。
?2014年理財規劃師代報名入口 2013年下半年成績查詢入口
最新資訊
- 理財規劃師告訴你理財為什么要趁早2019-09-25
- 理財規劃師考試專業能力備考:可保利益原則2019-09-23
- 理財規劃師考試知識點:風險管理效果評價2019-09-07
- 理財規劃師考試基礎知識點復習:實施理財規劃方案2019-09-06
- 理財規劃師考試輔導:風險管理效果評價2019-09-06
- 理財規劃師基礎知識復習:確定客戶理財目標2019-09-05
- 理財規劃師考試知識點:分項理財規劃2019-09-05
- 理財規劃師考試備考:如何提高學習效率2019-09-04
- 理財規劃師考點復習:國際金融2019-09-03
- 理財規劃師基礎能力考點梳理:第1章2019-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