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內科主治醫師基礎知識復習資料:尿路刺激征


尿路刺激癥包括尿頻、尿急、尿痛。尿頻指單位時間內排尿次數明顯增加。尿急指一有尿意即要排尿,不能控制。尿痛指排尿時膀胱區及尿道受刺激產生疼痛或燒灼感。 尿道綜合征是一組癥狀,并不是指某一種疾病。臨床上在中年婦女中往往出現尿路刺激征而尿培養找不到細菌,因此在病因、病理、診斷等 方面尚存在著爭論。
簡介
尿路刺激癥又稱為尿道綜合征,包括尿頻、尿急、尿痛及尿不盡的感覺,為膀胱頸和膀胱三角區受刺激所致,主要原因為尿路感染,及非感染性炎癥和理化因素所致。
概念
主要原因為尿路感染,急性期表現更明顯;非感染性也可導致,包括理化因素(環磷酰胺、射線等)、腫瘤和異物對膀胱粘膜的刺激等。尿頻、尿急與尿痛合稱尿路刺激征。
臨床表現
尿頻
①生理性:飲水過多、精神緊張、氣候改變。
②病理性:排尿次數增多而每次尿量正常,全日總尿量增多,見于糖膀胱區尿病、尿崩癥、急性腎功能衰竭多尿期。
排尿次數增多而每次尿量減少,或僅有尿意并無尿液排出,見于膀胱尿道受刺激;膀胱容量減少;下尿路梗阻;神經源性膀胱。
尿急
見于急性膀胱炎、尿道炎、前列腺炎、輸尿管下段結石、膀胱癌、神經源性膀胱等;少數與精神因素有關。尿急常伴尿頻、尿痛。
尿痛
見于尿道炎、前列腺炎、膀胱結石、膀胱結核、異物、晚期膀胱癌等。尿痛為灼痛或刺痛。尿道炎多在排尿開始時出現疼痛;膀胱炎常在排尿終末時疼痛加重;前列腺炎除有尿痛外,恥骨上區、腰骶部或陰莖頭也覺疼痛;膀胱結石或異物,多有尿流中斷。
病因
現述如下:
Tait提出其病因中有一半病人尿中多次培養發現細菌。Brooks調查138例有癥狀的婦女,尿培養菌落計數>10^5/ml者67 例,10^5/ml以下者50例。tamm觀察181例中>10^5/ml者102例,<10^5/ml者79例,其病菌為大腸埃希氏菌、銅綠假單胞菌、 腐生葡萄球菌和糞鏈球菌。Stamm還培養出沙眼衣原體。Buchsbaum認為"尿道綜合征"也稱為"無菌性膀胱炎",系由非感染的病因如性交時尿道損傷,膀胱三角區陰道組織變形,藥物過敏,尿道膀胱頸部梗阻,化學物質刺激,情緒緊張,過多飲茶或咖啡,免疫機制缺陷,對尼龍衣褲、陰莖套、子宮帽物質的過敏,雌性激素不足的老年性萎縮,尿道口囊腫息肉,以及衛生條件差或過多用肥皂等所致。
發病機制
1、膀胱容積縮小。
2、膀胱與尿道(特別是膀胱頸與后尿道)受到刺激。
3、膀胱調節功能障礙 精神因素(緊張、癔病)、中樞或周圍神經器質性病變。
最新資訊
- 2020年主治醫師考試知識點:子宮肌瘤需要切除的情況2020-02-25
- 2020年主治醫師考試知識點:婦產科手術輸卵管腹腔鏡手術不適宜人群2020-02-25
- 2019年外科主治醫師考試高頻考點:外科手術學常見考點2018-11-21
- 皮片移植術適應證-2019年外科主治醫師考試考點解析2018-06-13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常考點復習資料:麥膠性腸病檢查2018-05-12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重要考點復習:皮質醇增多癥2018-03-23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重要考點復習:晶體性關節炎的診治2018-03-23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重要考點復習:洋地黃中毒的表現2018-03-23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重要考點復習:血清病2018-03-20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重要考點復習:肺曲霉病用藥原則2018-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