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經濟師考試《初級商業》輔導9


301、管理職能是指在一定職位上的管理者為了完成好自己的任務、承擔好自己的責任、發揮好自己的作用所必須進行的活動或工作
302、計劃職能是管理的首要職能
303、組織文化的四個層次:觀念層(價值觀、理念)、制度層(制度程序規范)、行為層、物質層(標志旗幟徽章)
304、組織外環境包括:一般環境(法律經濟技術文化自然)、具體環境
305、組織內環境包括:組織文化、組織結構、規章制度、人員素質、技術水平、財務狀況
306、“做什么”“為什么做”決定了組織能否“做正確的事”;而“何時做”“何地做”“由誰做”和“怎么做”則決定了組織能否“正確地做事”
307、計劃的類型―根據不同的形式,計劃可分為宗旨、目標、戰略、政策、規則、程序、規劃和預算;根據計劃制定者的層次和對工作的影響范圍、影響程度,計劃可以分為:戰略計劃、戰術計劃、作業計劃;根據計劃的職能標準,計劃可以分為:業務計劃、人事計劃、財務計劃
308、決策的特點:目標性、選擇性、過程性、可行性、滿意性
309、決策的類型―根據涉及的范圍和時間,決策可以分為:戰略決策、戰術決策;根據決策主體的數量,決策可以分為:集體決策、個人決策;根據問題的重復程度,決策可以分為:程序化決策、非程序化決策;根據決策條件的確定性,決策可分為:確定型決策、風險型決策、不確定型決策
310、決策的方法:定性決策、定量決策
311、決策定性方法主要有:案例法(借鑒法)、德爾菲法(老師調查法)、頭腦風暴法(老師會議法)、電子會議法
312、制定目標的要求:目標必須適應需要、目標必須是多樣化的、目標必須是可實現的、目標必須有明確的時間期限、目標必須是具體的
313、實施目標管理的基本過程:設置目標、實現目標、檢查目標
314、組織對策性戰略包括:成本領先戰略、差別化戰略、專一化戰略
315、組織:為實現一定目標,經由分工協作而組成的具有特定職責、職權關系的系統
316、組織工作的核心是建立有效分工、協作的關系結構
317、組織工作要形成三套文件:崗位職責、工作流程、組織系統圖
318、組織工作的基本原則:目標統一、分工協作、有效跨度、責權一致、統一指揮、集權與分權相結合、精干高效、穩定性與適應性相結合、均衡性
319、正確、合理地確定管理跨度和層次、劃分部門、劃分職權是組織設計中面臨的三個相互關聯的基本問題
320、管理層次與管理跨度成反向關系,管理跨度越大,管理層次就少
321、直高結構:管理跨度小管理層次多的組織結構
322、扁平結構:管理跨度大而管理層次少的組織結構
323、按人數劃分部門是一種最原始、最簡單的部門劃分方法
324、組織中職權的種類:直線職權(決策權指揮權賞罰權)、參謀職權(建議咨詢)、職能職權
325、判別組織的集權與分權程度,主要依據各管理層擁有的決策權,包括決策的數目、決策的重要性和決策的審批手續的繁簡
326、影響集權與分權的因素:組織規模、組織歷史、管理理念、決策代價、管理人員的素質和數量、環境因素
327、直線職能型組織結構(避免了“多頭領導”“多頭管理”)適用于中等規模的組織
328、事業部型組織結構(“集中決策,分散經營”)適用于大規模、多樣化的企業,事業部制是一種典型的分權型組織結構
329、模擬分權型組織結構(與事業部相同)適用于不能設置事業部制的大型企業
330、矩陣型組織結構(集權與分權較好的結合)適用于產品種類多、變化大、以項目為主要任務形式的企業
331、網絡型組織結構(高度靈活性和較強的應變能力)適用于小型企業、大型企業的外包
332、從本質上講,組織變革就是組織創新
333、組織變革的外部動因是推動組織變革的根本動因,組織變革的內部動因是促成組織變革的直接動因
334、組織變革的內容:戰略變革、結構變革、技術變革、人員變革、文化變革、物質環境變革
335、組織變革的阻力主要來自個體和組織兩個方面
336、個體阻力有:習慣、不確定性、經濟因素、思想因素
337、克服阻力的方法:教育和溝通、參與、促進與支持、談判、操縱和收買、強制
338、領導的作用:指揮、激勵、溝通
339、領導者的權利包括:職位權利、個人權利
340、領導者權利的來源:法定的權利、獎勵的權利、處罰的權利、感召的權利、專長的權利
341、法定的權利、獎勵的權利和處罰的權利構成職位權利,而感召的權利和專長的權利則構成個人權利
342、人性假設理論:“經濟人”假設(X理論,人是理性的自私自利的,胡蘿卜加大棒)、“社會人”假設(社會需要關心體貼愛護尊重)、“自我實現人”假設(Y理論,具有挑戰性和責任感的工作)、“復雜人”假設(X-Y理論,因人而異管理)
343、領導方式理論―勒溫三種領導方式:專制式領導、民主式領導、放任式領帶;利克特四種領導方式:專制式集權領導、開明式集權領導、協商式民主領導、參與式民主領導;領導行為四分圖理論(工作組織、體貼人員);管理方格理論(關心人、關心工作)
344、領導權變理論―費德勒模型(任務導向性領導、關系導向型領導)
345、途徑一目標理論―在豪斯期望理論和領導行為四分圖理論的基礎上提出,“高工作”是指明確下級的工作目標,指明下級實現工作目標的途徑,協作下級排除通往目標道路上的障礙,提高下級實現目標的可能性。“高關系”是指在工作中增加下級需要的滿足程度
346、人類行為模式的基本理論是,人的行為根源于需要,產生于動機,并受到行為結果的影響
347、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會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實現需要
348、赫茨伯格的雙因素理論:激勵因素(工作本身,工作責任挑戰性工作成就)、保健因素(工作環境,工資報酬工作條件人際關系)
349、某一目標對組織成員的激勵量取決于效價和期望值的乘積, 激勵力量(M)=效價(V)*期望值(E)
350、亞當斯的公平理論:公平與否取決于相對量的比較、橫向比較、縱向比較
最新資訊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章節考點匯總2019-11-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工商管理》考點匯總2019-10-17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金融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建筑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財政稅收專業》考點匯總(10月12日更新)2019-10-12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考點匯總2019-10-10
- 2019年經濟師考試這12個公式必備!2019-09-10
- 2019年全國經濟師考試教材正式出版!2019-07-09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匯總2019-04-25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三2019-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