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級經濟師考試《房地產專業》最后沖刺試卷一(多選)


多項選擇題
1. 社會區位包括(cde)。
a.天文區位
b.自然地理區位
c.經濟地理區位
d.文化地理區位
e.政治地理區位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區位的特征和種類。選項a和b屬于自然區位,其他的都屬于社會區位,參見教材p1。
2. 在貨物重量方面,韋伯根據絕對重量和相對重量,將工業原料分為(ab)。
a.遍布性原料
b.限地性原料
c.便宜性原料
d.貴重性原料
e.耗費性原料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以運輸指向的工業區位分析。參見教材p5。
3. 純集聚主要通過(bde)方式對工業效益產生影響。
a.由于大城市的吸引,交通便利以及礦產資源豐富使工業集中
b.工廠企業規模擴大
c.與其他企業相鄰,有助于獲取額外效益
d.同一工業部門中,企業間協作促使各企業生產在地域上集中
e.分工序列化
【答案解析】:純集聚對工業效益的影響主要通過兩種方式,一是由工廠企業規模的擴大帶來的,其二是同一工業部門中,企業間的協作,使各企業的生產在地域上集中,且分工序列化。參見教材p5。
4. 社會集聚也稱為偶然集聚,是由企業外部因素引起的,主要包括(abcd)。
a.大城市的吸引
b.交通便利
c.礦產資源豐富
d.與其他企業相鄰獲利
e.人口多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集聚影響工業區位的分析。社會集聚是由企業外部因素引起的,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由大城市的吸引,交通便利以及礦產資源豐富使工業集中;二是一個企業選擇了與其他企業相鄰的位置,獲得額外利益。參見教材p5。
5. 中心地理論的基本概念包括(bcde)。
a.商品類別
b.中心地
c.中心性
d.中心地職能
e.需求門檻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中心地理論。參見教材p6。
6. 城市空間結構是人們在城市發展過程中對土地利用的結果,是土地利用方式、利用程度和利用效果的總和,其代表理論有(abde)。
a.多核心理論
b.扇形理論
c.級差地租理論
d.中心商務區土地利用模式
e.同心圓理論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城市空間結構的代表理論。城市空間結構的代表理論有同心圓理論、扇形理論、多核心理論和中心商務區土地利用模式。c屬于地租地價理論,非區位理論中的城市空間結構理論。參加教材p7。
7. 決定房地產需求量的因素有(ace)。
a.消費者偏好
b.房地產開發成本
c.消費者收入水平
d.房地產開發技術水平
e.消費者對未來的預期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房地產的需求量。b和d屬于決定房地產供給量的因素,所以不正確。參見教材p11。
8. 決定房地產供給量的因素不包括(bce)。
a.房地產價格水平
b.購房者的收入水平
c.購房者的偏好
d.房地產開發成本
e.消費者對未來的預期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決定房地產供給量的因素。決定房地產供給量的因素主要有房地產價格水平、房地產開發建設成本、房地產開發技術水平和房地產開發商對未來的預期四種。參見教材p13。
9. 下列關于房地產均衡價格的描述中,錯誤的有(ab)。
a.房地產價格與房地產需求負相關
b.房地產價格與房地產供給正相關
c.均衡價格理論是價格原理的核心內容
d.房地產均衡價格是房地產的市場需求曲線與市場供給曲線相交時的價格
e.如果房地產價格需求和供給同時發生變化,均衡價格和均衡交易也會發生變化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房地產均衡價格的相關內容。總的來講,房地產價格與房地產需求正相關,與房地產供給負相關:供給一定,需求增加,則價格上升,需求減少,則價格下降;需求一定,供給增加,則價格下降,供給減少,則價格上升。參見教材p15。
10. 馬克思把級差地租分為(ce)。
a.級差地租iii
b.級差地租iv
c.級差地租i
d.級差地租v
e.級差地租ii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級差地租。馬克思把級差地租分為兩種形式:級差地租i和級差地租ii。參見教材p16。
11. 下列關于地租和地價的關系描述正確的是(abe)。
a.地價是地租的資本化
b.地租與地價成正相關
c.地租與地價成負相關
d.地價與平均利息率成正相關
e.地價與平均利息率成負相關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地租與地價的關系。地價=地租/平均利息率。參見教材p17。
12. 與鄉村相比,現代城市的特性體現在(bcd)。
a.以工業人口為主
b.以非農業人口為主
c.人口密度大
d.一定地域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e.犯罪率低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城市與農村的本質區別。城市的四方面特性是以非農業人口集聚為主,用地類型多樣,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設施完備,人口密度與建筑規模大,職能和產業結構多樣。注意a選項中以工業人口為主表述不確切,因為非農業人口除了工業人口外還有其他類型的人口。參見教材p18。
13. 以下有關城市理論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d)。
a.城市是以非農業人口集聚為主要特征的居民點
b.城市性質的著眼點是城市的基本活動部分
c.城市性質可以有多個,但城市的職能卻是唯一的
d.城市化率越大,說明城市化水平越高
e.郊區化是郊區城鎮化的簡稱
【答案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城市理論的相關內容。b應該是城市職能的著眼點是城市的基本活動部分,而非城市的性質;c城市性質是唯一的,但職能可以有多個;e郊區化和郊區城鎮化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參見教材p18-21。
14. 按照城市行政級別,我國將城市分為(bcde)。
a.自治市
b.建制鎮
c.直轄市
d.地級市
e.縣級市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城市的分類。按城市行政級別,將城市可分為4類:一是直轄市;二是地級市;三是縣級市;四是建制鎮。參見教材p18。
15. 下列關于城市化描述正確的是(bcde)。
a.城市化與城鎮化不同
b.城市化是鄉村轉變為城市的一種復雜過程
c.城市化進程是一種影響極為廣泛的社會經濟變化過程
d.城市化水平是表征一個區域城市化程度的最基本指標
e.城市化水平越高表明一個區域的城市化程度越高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城市化的相關內容。參見教材p19。
16. 中國的郊區化現象主要表現在(bce)。
a.19世紀后期富人沿鐵路外遷
b.人口郊區化
c.工業郊區化
d.汽車郊區化
e.外來人口郊區聚集
【答案解析】:中國的郊區化現象主要表現在:①人口郊區化。②工業郊區化。③外來人口郊區集聚。參見教材p22。
17. 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初期,(abc)等國都曾發生過逆城市化。
a.英國
b.美國
c.日本
d.中國
e.德國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逆城市化。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初期,英、美、日等國都曾發生過逆城市化。參見教材p23。
最新資訊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每日一練(10月23日)2020-10-23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每日一練(10月22日)2020-10-22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每日一練(10月20日)2020-10-20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每日一練(10月19日)2020-10-19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每日一練(10月16日)2020-10-16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每日一練(10月9日)2020-10-09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每日一練(10月8日)2020-10-08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每日一練(10月7日)2020-10-07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每日一練(9月29日)2020-09-29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每日一練(9月27日)2020-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