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外科主治醫師考試輔導:胃淋巴瘤


胃是結外型淋巴瘤的好發器官,原發惡性淋巴瘤約占胃惡性腫瘤的3%~5%,僅次于胃癌而居第二位。發病年齡以45~60歲居多。男性發病率較高。近年發現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與胃的粘膜相關淋巴樣組織(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MALT)淋巴瘤發病密切相關,低度惡性胃粘膜相關淋巴瘤90%以上合并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病理 95%以上的胃原發性惡性淋巴瘤為非霍奇金病淋巴瘤,組織學類型以B淋巴細胞為主;大體所見粘膜肥厚、隆起或形成潰瘍、胃壁節段性浸潤,嚴重者可發生潰瘍、出血、穿孔。病變可以發生在胃的各個部分,但以胃體后壁和小彎側多發。惡性淋巴瘤以淋巴轉移為主。
臨床表現 早期癥狀類似一般胃病,病人可有胃納下降、腹痛、消化道出血、體重下降、貧血等表現。部分病人上腹部可觸及包塊,少數病人可有不規則發熱。
診斷 X線鋇餐檢查可見胃竇后壁或小彎側面積較大的淺表潰瘍,胃粘膜有形似卵石樣的多個不規則充盈缺損以及胃粘膜皺璧肥厚,腫塊雖大仍可見蠕動通過病變處是其特征。胃鏡檢查可見粘膜隆起、潰瘍、粗大肥厚的皺璧、粘膜下多發結節或腫塊等;內鏡超聲(EUS)除可發現胃壁增厚外,還可判斷淋巴瘤浸潤胃壁深度與淋巴結轉移情況,結合胃鏡下多部位較深取材活組織檢查可顯著提高診斷率。CT檢查可見胃壁增厚,并了解肝脾有無侵犯、縱隔與腹腔淋巴結的情況,有助于排除繼發性胃淋巴瘤。
治療 早期低度惡性胃粘膜相關淋巴瘤的可采用抗幽門螺桿菌治療,清除幽門螺桿菌后,腫瘤一般4~6個月消退。抗生素治療無效或侵及肌層以下的病例可以選擇放、化療。手術治療胃淋巴瘤(gastric lymphoma)有助于準確判斷臨床病理分期,病變局限的早期患者可獲根治機會。姑息性切除也可減瘤,結合術后化療而提高療效、改善愈后。常用化療方案為CHOP方案,胃淋巴瘤對化療反應較好,近年有單獨采用系統化療治療胃淋巴瘤獲得較好療效的報告。
最新資訊
- 2020年主治醫師考試知識點:子宮肌瘤需要切除的情況2020-02-25
- 2020年主治醫師考試知識點:婦產科手術輸卵管腹腔鏡手術不適宜人群2020-02-25
- 2019年外科主治醫師考試高頻考點:外科手術學常見考點2018-11-21
- 皮片移植術適應證-2019年外科主治醫師考試考點解析2018-06-13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常考點復習資料:麥膠性腸病檢查2018-05-12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重要考點復習:皮質醇增多癥2018-03-23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重要考點復習:晶體性關節炎的診治2018-03-23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重要考點復習:洋地黃中毒的表現2018-03-23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重要考點復習:血清病2018-03-20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重要考點復習:肺曲霉病用藥原則2018-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