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經濟師考試《中級商業》預習:物流管理的過程
查看匯總:2013年經濟師考試《中級商業》預習匯總
第六章 物流管理
6.1 物流管理概述
四、商品流通企業物流管理的過程
物流管理過程主要有三個階段,即計劃、實施、評價三個階段。
(一)物流資源計劃與配送資源計劃
1.物流資源計劃(LRP)
物流資源計劃(LRP)是以物流為基本手段,打破生產與流通界限,集成制造資源計劃(MRPⅡ)、能力資源計劃(CRP)、配送需求計劃(DRP)以及功能計劃而形成的物資資源優化配置方法。
(1)制造資源計劃
制造資源計劃(MRPⅡ)是在MRP的基礎上,增加了營銷、財務和采購的功能,是對企業的各種制造資源和企業生產經營各環節實行合理有效地計劃、組織、控制和協調,達到既能連續均衡生產,又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各種物品的庫存量,進而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管理方法。
(2)能力需求計劃(CRP):確定完成生產任務具體需要多少勞力和機器資源的過程。
(3)配送需求計劃(DRP):既保證有效地滿足市場需求,又使得物流資源配置費用最省的計劃方法。
2.配送資源計劃(DRPⅡ)
配送資源計劃是一種企業內物品配送計劃系統管理模式。主要有6個步驟:(1)運行前的編碼與信息整理工作;(2)建立社會需求文件;(3)建立庫存文件;(4)建立供應商文件;(5)系統運行;(6)執行計劃。
(二)實施階段的控制方式和控制原理
1.控制方式
(1)反饋控制,是一種事后控制。
(2)前饋控制,是一種事前控制。
(3)復合控制。
2.控制原理
(1)推進控制原理
基本方式是根據最終需求結構,計算出各個階段的商品需求量,考慮各階段的供應提前期之后,向各個階段發出指令。特點是集中控制。
(2)拉引控制原理
基本方式是企業生產經營的最后階段按照外部需求,向前一階段提出物流供應要求,前一階段按本階段的物流需求量向上一階段提出要求,依次類推。特點是分散控制。
(三)物流評價的方法和指標
1.評價方法
(1)專門性評價
(2)綜合性評價
(3)縱向評價
(4)橫向評價
2.評價指標
常用物流管理質量評價指標的計算公式:
(1)服務水平
服務水平=滿足要求次數/用戶要求次數×100%
或用缺貨率表示:缺貨率=缺貨次數/用戶要求次數×100%
(2)滿足程度
滿足程度=滿足要求數量/用戶要求數量×100%
(3)交貨水平
交貨水平=按交貨期交貨次數/總交貨次數×100%
(4)交貨期質量
交貨期質量=規定交貨期-實際交貨期(天)
正為提前交貨,負為延遲交貨。
(5)商品完好率
商品完好率=交貨時商品完好量/物流商品總量×100%
或者用缺損率表示:
缺損率=缺損商品量/物流商品總量×100%
還可以用貨損貨差賠償費率表示:
貨損貨差賠償費率=貨損貨差賠償費總額/同期業務收入總額×100%
(6)收發差錯率(收發正確率)
收發差錯率=收發差錯累計筆數/收發商品總比數×100%
或者用收發正確率表示:
收發正確率=1-收發差錯率
最新資訊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章節考點匯總2019-11-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工商管理》考點匯總2019-10-17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金融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建筑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財政稅收專業》考點匯總(10月12日更新)2019-10-12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考點匯總2019-10-10
- 2019年經濟師考試這12個公式必備!2019-09-10
- 2019年全國經濟師考試教材正式出版!2019-07-09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匯總2019-04-25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三2019-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