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內科主治醫師內分泌學考點:內分泌系統解剖生理
以合成和分泌激素為主要功能的器官稱為內分泌腺體,如垂體、松果體、甲狀腺、腎上腺、胰島、性腺等。許多器官雖非內分泌腺體。但含有內分泌功能的組織或細胞,例如腦(內腓肽、胃泌素,釋放因子等),肝(血管緊素原,25羥化成骨固醇等),腎臟(腎素,前列腺素,1,25羥成骨固醇等)等。同一種激素可以在不同組織或器官合成,如長生抑素(下丘腦、胰島、胃腸等),多肽性生長因子(神經系統、內皮細胞、血小板等)。神經系統與內分泌系統生理學方面關系密切,例如下丘腦中部即為神經內分泌組織,可以合成抗利尿激素,催產素等,沿軸突貯存于垂體后葉。雅片多肽既作用于神經系統(屬神經遞質性質),又作用于垂體(屬激素性質)。二者在維持機體內環境穩定方面又互相影響和協調,例如保持血糖穩定的機制中,即有內分泌方面的激素如胰島素、胰高血糖素、生長激素、生長抑素、腎上腺皮質激素等的作用,也有神經系統如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參與。所以只有在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均正常時,才能使機體內環境維持最佳狀態。
激素的調節 為了保持機體內主要激素間的平衡,在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下,有一套復雜系統。激素一般以相對恒定速度(如甲狀腺素)或一定節律(如皮質醇,性激素)釋放,生理或病理因素可影響激素的基礎性分泌,也由傳感器監測和調節激素水平。反饋調節系統是內分泌系統中的重要自我調節機制,顯示中樞神經系統的信息經過下丘腦,垂體到達外周腺體,由靶細胞發揮生理效應,其中任何一段均受正或負反饋調節的控制。
激素的傳輸 肽類激素在循環中主要呈游離形式,固醇激素和甲狀腺激素(除醛固醇酮外)均與高親和力的特異血漿蛋白結合,僅少量(約1-10%)呈有生物活笥的游離狀態。這種對結合與游離比例控制可以輔助性地調節腺體功能,既可以調節生物活性,又可以調節半衰期。
激素與受體 激素需與特異的受體結合以啟動其生理活性。不同激素可有不同的過程;多肽激素和兒茶酚胺與細胞表面受體結合,通過對基因的影響發揮其生物效應;胰島素與細胞表面受體結合后共同進入細胞內形成胰體素-受體復合物,再與第二受體結合產生生物效應,激素與受體的結合為特異性的,并且是可逆性的,符合質量與作用定律。
最新資訊
- 2020年主治醫師考試知識點:子宮肌瘤需要切除的情況2020-02-25
- 2020年主治醫師考試知識點:婦產科手術輸卵管腹腔鏡手術不適宜人群2020-02-25
- 2019年外科主治醫師考試高頻考點:外科手術學常見考點2018-11-21
- 皮片移植術適應證-2019年外科主治醫師考試考點解析2018-06-13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常考點復習資料:麥膠性腸病檢查2018-05-12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重要考點復習:皮質醇增多癥2018-03-23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重要考點復習:晶體性關節炎的診治2018-03-23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重要考點復習:洋地黃中毒的表現2018-03-23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重要考點復習:血清病2018-03-20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重要考點復習:肺曲霉病用藥原則2018-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