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規劃師基礎知識:理財規劃的目標與原則


(1)理財規劃的目標
1)理財規劃的總體目標
每個人的理財目標千差萬別,同一個人在不同的階段的理財目標也不相同.但從一般角度而言,理財規劃的目標可以歸結為兩個層次:實現財務安全和追求財務自由。
財務安全,是指個人或家庭對自己的財務現狀有充分的信心,認為現有的財富足以應對未來的財務支出和其他生活目標的實現,不會出現大的財務危機。財務自由,是指個人或家庭的收入主要來源于主動投資而不是被動工作。一般來說,衡量一個人或家庭的財務安全,主要有以下內容:①是否有穩定、充足的收入;②個人是否有發展的潛力;是否有充足的現金準備;④是否有適當的住房;⑤是否購買了適當的財產和人身保險;⑥是否有適當、收益穩定的投資;⑦是否享受社會保障;⑧是否有額外的養老保障計劃。當然,前述衡量標準僅僅是參考性的,具體的安全標準要根據每個客戶的實際情況決定。
財務自由主要體現在投資收入可以完全覆蓋個人或家庭發生的各項支出,個人從被迫工作的壓力中解放出來,已有財富成為創造更多財富的工具。
2)理財規劃的具體目標
在理財規劃實際工作中,財務安全和財務自由目標在現金規劃、消費支出規劃、教育規劃、風險管理與保險規劃、稅收籌劃、投資規劃、退休養老規劃、財產分配與傳承規劃八個具體規劃當中體現,集中表現為以下八個方面:
①必要的資產流動性。
為了滿足日常開支、預防突發事件,個人有必要持有流動性較強的資產。以保證有足夠的資金來支付短期內計劃中和計劃外的費用。但個人又不能無限地持有現金類資產,因為過強的流動性會降低資產的收益能力。理財規劃師進行理財規劃時,既要保證客戶資金的流動性,又要考慮現金的持有成本,通過現金規劃使短期需求可用手頭現金來滿足,預期的現金支出通過各種儲蓄或短期投資工具來滿足。
②合理的消費支出。
個人理財的首要目的并非個人價值最大化,而是使個人財務狀況穩健合理。
③實現教育期望。
通過合理的財務計劃,理財規劃師可以確保客戶將來有能力合理支付自身及其子女的教育費用,充分達到個人(家庭)的教育期望。
④完備的風險保障。
理財規劃師通過風險管理與保險規劃做出適當的財務安排,將意外事件帶來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使客戶更好地規避風險。同時,進行理財規劃的過程中還應注重對非保險類的風險進行管理,以更好地保護我們的生活。
⑤積累財富。
正確的財富積累方式,是根據理財目標、個人可投資額以及風險承受能力進行資產配置。確定有效的投資方案,使投資收入占家庭總收入的比重逐漸提高,帶給個人或家庭的財富越來越多,并逐步成為個人或家庭收入的主要來源,最終達到財務自由。
⑥合理的納稅安排。
合理的納稅安排是指納稅人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通過對納稅主體的經營、投資等經濟活動的事先籌劃和安排,充分利用政策優惠和差別待遇,適當減少或延緩稅負支出。達到整體稅后收入最大化。
⑦安享晚年。
傳統的社會保障與家庭養老模式已被打破,所以有必要在青壯年時期進行財務規劃,使人們到晚年能過上“老有所養,老有所終,老有所樂”的有尊嚴、自立的老年生活。
⑧有效的財產分配與傳承。
理財規劃師要選擇適當的遺產管理工具和制定遺產分配方案,確保在客戶去世或喪失行為能力時其個人意志能夠得以延伸,實現家庭財產的代際相傳。
(2)理財規劃的原則
作為一名合格的理財規劃師,在對客戶進行理財規劃的過程中,必須要注意遵循一定的原則,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整體規劃原則
整體規劃原則既包含規劃思想的整體性,也包含理財方案的整體性。作為理財規劃師不僅要綜合考慮客戶的財務狀況,而且要關注客戶非財務狀況及其變化,進而提出符合客戶實際和目標預期的規劃,這是理財規劃師開展工作的基本原則之一。
2)提早規劃原則
提早規劃一方面可以盡量利用復利的“錢生錢”的功效,另一方面由于準備期長,可以減輕各期的經濟壓力。能否通過理財規劃達到預期的財務目標,與金錢多少的關聯度并沒有通常人們想象得那么大,卻與時間長短有很直接的關系,因此理財規劃師要與客戶充分溝通,讓客戶了解早做規劃的好處。
3)現金保障優先原則
只有建立了完備的現金保障,才能考慮將客戶家庭的其他資產進行專項安排。一般來說,家庭建立現金儲備要包括日常生活覆蓋儲備和意外現金儲備。
4)風險管理優先于追求收益原則 .
理財規劃首先應該考慮的因素是風險,而非收益。追求收益最大化應基于風險管理基礎之上.因此理財規劃師應根據不同客戶的不同生命周期階段及風險承受能力制定不同的理財方案。
5)消費、投資與收入相匹配原則
理財規劃應該正確處理消費、資本投入與收入之間的矛盾,形成資產的動態平衡,確保在投資達到預期目的的同時保證生活質量的提高。在現實中,應特別注意使消費與收入相匹配、投資規模與收入相匹配、投資和消費支出安排要與現金流狀況相匹配等。
6)家庭類型與理財策略相匹配
根據不同家庭形態的特點,理財規劃師要分別制定不同的理財規劃策略。一般來 說,青年家庭的風險承受能力比較高,理財規劃的核心策略為進攻型;中年家庭的風險承受能力中等,理財規劃的核心策略為攻守兼備型;老年家庭的風險承受能力比較低,因此理財規劃核心策略為防守型。
最新資訊
- 理財規劃師告訴你理財為什么要趁早2019-09-25
- 理財規劃師考試專業能力備考:可保利益原則2019-09-23
- 理財規劃師考試知識點:風險管理效果評價2019-09-07
- 理財規劃師考試基礎知識點復習:實施理財規劃方案2019-09-06
- 理財規劃師考試輔導:風險管理效果評價2019-09-06
- 理財規劃師基礎知識復習:確定客戶理財目標2019-09-05
- 理財規劃師考試知識點:分項理財規劃2019-09-05
- 理財規劃師考試備考:如何提高學習效率2019-09-04
- 理財規劃師考點復習:國際金融2019-09-03
- 理財規劃師基礎能力考點梳理:第1章2019-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