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初級護師考試知識點:放療皮膚反應及護理方法


放療后皮膚反應常見于乳腺癌及頭頸部惡性腫瘤,如鼻咽癌、口腔癌、舌癌、咽喉癌、腮腺癌等。具體反應如下:
1.治療期間:
放射照射野范圍之內的皮膚,依照射所給的劑量,隨時間會有不同的反應,一般在第三、四周后,開始有紅、腫、熱及微癢等反應,好像在太陽下曝曬后的皮膚。繼續照射至第五、六周時,皮膚可能變黑,開始有干性脫屑,部分患者發展為濕性脫屑。
2.處理方法:
(1)避免用肥皂清洗或摩擦;
(2)不可隨便涂抹藥膏類、化妝,以免增加皮膚的反應;
(3)輕微的癢感,不可用指甲抓,以減少對皮膚的刺激及破損,此時可用專用藥膏涂抹即可;
(4)避免過度的日光照射;
(5)避免衣物的壓迫、束縛或粗糙衣物的摩擦;
(6)治療部位如有傷口未愈合,須經醫師檢查后,再決定是否繼續治療。也可以在治療前服用人參皂苷Rh2、蟲草等幫助身體在治療后盡快恢復;
(7)若有嚴重的濕性脫屑反應,醫師將視情況停止治療1~2周或給予藥膏涂抹,但勿涂抹太厚。
3.治療后護理:
(1)治療部位避免肥皂或刺激性消毒液清洗及摩擦,需等皮膚完全生長恢復后,才可按一般正常方法清洗;
(2)治療所引起的皮膚顏色變深,會自然退除。
放射治療過程中最常見的副反應為皮膚、粘膜反應,表現為皮膚發紅、色素沉著、甚至皮膚破損、脫皮,嚴重的可出現潰瘍、感染;嚴重的皮膚反應主要見于頭頸部腫瘤:鼻咽癌、喉癌、下咽癌、食管癌及個別乳腺癌患者中;臨床工作中醫生在保證治療劑量的前提下,都會盡可能地降低皮膚劑量(皮膚為治療靶區的除外)以減輕這類反應。但因腫瘤的位置、腫瘤、治療劑量及患者個體差異,有時候個別病人可能出現明顯地皮膚反應。
4.為了預防出現嚴重的皮膚反應,患者需要主要以下幾方面:
(1)盡量保持放射野通風,即盡量不要裹著、包著放射區域皮膚。
(2)保持皮膚干燥清爽
(3)不要使用酒精、肥皂等清洗;
(4)對于頸部放射區內的皮膚,盡快穿低領、棉質衣物以減少摩擦;
(5)在放療前不要涂抹短時間難以吸收藥物,因為如果這類藥物難以吸收,在放療過程中相當于在皮膚表面添加了補償膜,會導致皮膚劑量升高,加重皮膚損傷;
(6)適當服用一些能夠減輕放射治療副作用的藥物,如人參皂苷Rh2能起到抗炎止痛,減輕傷害的作用。
如果已經出現皮膚損傷,無需過度緊張,除了使用西藥,例如促表皮生長因子外噴、乳酸依沙丫啶濕敷等,中醫方面可使用清熱解毒養陰中藥煎服、外用,例如可多飲用西洋參茶或泡水、蘆薈肉涂抹放射野皮膚。對于嚴重的皮膚反應,比如潰瘍、感染,必要時停止放療。
查看更多:護師|主管護師考試頻道 初級護師在線模考 護理免費試聽
最新資訊
- 2020年初級護師、主管護師考試大綱各科目匯總2019-12-20
- 2019主管護師考試常考點:腦血栓急性期的治療原則2019-02-07
- 2019主管護師考試精華輔導:慢性支氣管炎的臨床表現2019-02-07
- 2019主管護師考試輔導:缺鐵性貧血患兒的護理2019-02-07
- 2019主管護師考試重要考點:新生兒評分具體標準2019-02-06
- 2019主管護師精華輔導:燒傷病人的護理措施2019-02-06
- 2019主管護師考試重點輔導:股靜脈注射操作方法詳解2019-02-06
- 2019中級主管護師考試常考點:壓瘡發生的原因2019-02-05
- 2019年主管護師考試考點復習:小兒洋地黃中毒2019-02-05
- 2019主管護師考試輔導:急性肺炎護理要點2019-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