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經濟師《中級經濟基礎》沖刺模擬試題4(2)


11. 購買汽車保險之后,開車粗心大意導致更多事故發生,這種情況屬于市場失靈原因的哪一種( )。
A. 壟斷
B.信息不對稱
C.外部性
D.公共產品
[答案]b
[解析]購買汽車保險后開車不小心導致交通事故頻發,這是道德風險的體現,屬于信息不對稱的范疇。
12. 科斯定理的含義是( )。
A.只要財產權是明確的,那么無論在開始時那將財產權賦予誰,市場均衡的最終結果都是有效率的,就可以實現資源的帕累托最優。
B.只要財產權是明確的,并且交易成本為零或者很小,那么無論在開始時將財產權賦予誰,市場均衡的最終結果都是有效率的,就可以實現資源配置的帕累托最優
C.只要交易成本為零或者很小,市場均衡的最終結果都是有效率的,就可以實現資源配置的帕累托最優
D.不論財產權是否明確,只要交易成本為零或者很小,市場均衡的最終結果都是有效率的,就可以實現資源配置的帕累托最優
[答案]b
[解析]關于科斯定理,比較流行的說法是:只要財產權是明確的,并且交易成本為零或者很小,那么無論在開始時將財產權賦予誰,市場均衡的最終結果都是有效率的,就可以實現資源配置的帕累托最優。進一步看,還可以認為,一旦考慮到交易成本,產權的初始界定對于經濟運行的效率就會產生十分重要的作用。從而可以引申出一個重要結論:不同的產權制度,會導致不同的資源配置效率。
13. 用( )核算國內生產總值即是通過核算在一定時期內全部經濟單位(居民、企業、政府、進出口部門),對最終產品的支出總量相加得出總支出來計量GDP的方法。
A. 支出法
B.收入法
C.生產法
D.混合法
[答案]a
[解析]用支出法核算國內生產總值即是通過核算在一定時期內全部經濟單位(居民、企業、政府、進出口部門),對最終產品的支出總量相加得出總支出來計量GDP的方法。
14. 關于四部門經濟中的儲蓄――投資恒等式I=S+(T-G)+(M-X)說法正確的是( )。
A.I代表投資回報率
B.S代表國民總收必中用來消費的部分
C.M-X可以代表外國在本國的儲蓄
D.T-G可以看做私人部門的儲蓄
[答案]c
[解析]I代表投資;S代表家庭和企業儲蓄之和,可以統稱為私人儲蓄;T-G可以看做是政府部門的儲蓄;M-X可以代表外國在本國的儲蓄。
15. 政府對出口貿易進行干預或限制的目的是( )。
A.使國際貿易出現順差
B.損害外國競爭者的利益
C.使外資本流入我國境內
D.維護本國的經濟增長和國際收支平衡
[答案]d
[解析]政府對進出口貿易進行干預或限制的目的是為了保護國內產業免受國外競爭者的損害,維持本國的經濟增長和國際收支平衡。
16. 在公共物品的兩個特征中,( )是主要特征。
A.非競爭性
B.非排他性
C.競爭性
D.排他性
[答案]a
[解析]公共物品的兩個特征中,非競爭性是主要特征,非排他性是派生特征。正因為公共物品具有消費上的非競爭性,若是由于個人沒有付費而阻止他的消費,則違反社會資源有效利用的帕累托準則。
17. 由于手中的一票對于選舉結果無足輕重,即使擁有必要的信息,選民也不愿意投入精力和時間,他們不會好好利用這些信息。這指的是政府失靈表現中的( )現象。
A.選民“理性的無知”
B.選民“理性非理性”
C.選民“非理性的理性”
D.選民“非理性的無知”
[答案]b
[解析]選民“理性的無知”和“理性的無理性”是政府失靈的常見表現。所謂“理性的無知”是指理性的選民由于不希望自己的一票能夠影響選舉的結果,因而沒有動力花費時間和成本去搜索有關選舉的信息。“理性的非理性”是指,正是由于手中的一票對于選舉結果無足輕重,即使擁有必要的信息,選民也不愿意投入精力和時間,他們不會好好利用這些信息。這導致選民往往胡亂投下自己那神圣的一票,根本沒有正確表達自己的偏好,何談政府根據選民的偏好來有效提供公共物品與服務呢?
18. 馬斯格雷夫的“經濟發展階段增長理論”認為,( )的變化,是隨著不同時期財政支出作用的變化而變化的。
A.財政收入規模
B.財政收入數量
C.財政支出規模
D.財政支出數量
[答案]d
[解析]馬斯格雷夫的經濟發展階段增長理論”是關于財政支出增長的理論,故
A.B項排除。該理論主要得出的結論是:財政支出數量的變化,是隨著不同時期財政支出作用的變化而變化的。故應選D。
19. 根據馬斯格雷夫的“經濟發展階段增長理論”,符合經濟發展中期階段的特征的是( )。
A.政府投資比重較大,私人部門投資比重較小
B.私人部門投資比重較大,政府部門投資比重較小
C.私人部門獲得發展,政府投資比重相對下降
D.市場失靈問題日益突出,財政支出進一步增長
[答案]c
[解析]馬斯格雷夫認為,在經濟發展初級階段,需要政府部門增加投資興建交通運輸、通信、水利等基礎設施。政府投資在總投資中所占比重較大。在經濟發展的中期階段,私人部門獲得很大發展,政府投資所占比重相對下降。在經濟發展的成熟階,人們開始追求高質量的生活,要求政府提供更好的環境、更發達的交通,更快捷的通信和更好的教育,使政府在總投資中的比重又進一步提高。且伴隨著市場失靈問題的日益突出,導致政府投資比重進一步提高,財政支出進一步增長。
20. 納稅人通過壓低購入商品或者生產要素進價的方式,將其繳納的稅收轉給商品或者生產要素供給者的一種稅負轉嫁方式是( )。
A. 前轉
B.后轉
C.消轉
D.旁轉
[答案]b
[解析]后轉是指在納稅人前轉稅負存在困難時,納稅人過壓低購入商品或者生產要素進價的
方式,將其繳納的稅收轉給商品或者生產要素供給者的一種稅負轉嫁方式。
相關推薦:
最新資訊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每日一練(10月23日)2020-10-23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每日一練(10月22日)2020-10-22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每日一練(10月20日)2020-10-20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每日一練(10月19日)2020-10-19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每日一練(10月16日)2020-10-16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每日一練(10月9日)2020-10-09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每日一練(10月8日)2020-10-08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每日一練(10月7日)2020-10-07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每日一練(9月29日)2020-09-29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每日一練(9月27日)2020-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