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知識點:陽明病證
更新時間:2012-08-23 09:48:56
來源:|0
瀏覽
收藏


中西醫執業/助理醫師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概念】
陽明病證是指傷寒病發展過程中,陽熱亢盛,胃腸燥熱所表現的證候。其性質屬里實熱證,為邪正斗爭的極期階段。本證多因太陽經證不解,內傳陽明化熱而成。或因少陽病失治,邪熱傳入陽明而成;或因素體陽盛,初感外邪便入里化熱所致。
【臨床表現】
身熱,不惡寒,反惡熱,汗自出,脈大。
【陽明的生理和病理】
陽明,有陽氣旺盛的涵義,是少陽、太陽陽氣發展的高峰階段。可見,陽明是陽熱之氣旺盛到了極點的惡象征。
實際上“陽明”只是一個代名詞,其內容所指是包括臟腑(胃、腸、脾、肺)、經絡(手足陽明、手足太陰)、氣化等在內的高度綜合體,這個綜合體的主要生理是:保證氣血精微的生化,協調全身氣機的升降,發揮“后天之本”的作用,以維持人的生命功能。
陽明病的成因有三:一為太陽或少陽病失治,耗傷津液,邪熱傳于陽明;二為腸胃素熱,燥熱之邪以從其氣,直反陽明;三為三陰病陽復太過,熱邪亢盛,化燥成實而轉屬陽明。其發病的根據是素蘊燥熱,發病的條件是失治或誤治,傷津化燥,邪熱內傳,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
陽明以燥氣為本,在太陰濕氣的制約下,相濟為用,不致太過。如果脾濕不足,或傷津化燥,都可導致燥氣亢盛(胃腸燥熱)而為陽明病。若燥熱之邪未于腸中糟粕搏結,而充斥于全身者,稱為陽明經證;若燥熱之邪與腸中糟粕相結,則稱為陽明腑證。二者證侯性質均屬里、熱、實。
小編推薦: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備考要做好心理準備2020-03-17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復習時間一定要保證!2020-02-19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備考技巧2020-02-18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如何科學備考2020-02-13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復習要持之以恒2020-02-12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復習四條要訣2020-02-04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怎么復習才有用?2020-01-21
- 2020年中西醫結合醫師考試各單元考察重點及復習指導2019-09-19
- 2019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方劑學》復習重點匯總2018-09-21
- 2019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方劑學》復習重點:發熱對應的方劑2018-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