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婦產科主治醫師輔導知識:經間期出血


2012年衛生資格考試已于5月27日圓滿結束,成績查詢時間預計在7月下旬,球醫學網會在第一時間開放衛生資格考試成績查詢入口,請廣大考生及時關注。網校老師整理出2013婦產科主治醫師輔導資料:經間期出血。
月經周期基本正常,在兩次月經之間綱組之時,發生周期性出血者,稱為“經間期出血”。本病相當于西醫學排卵期出血,若出血期長,血量增多,不及時治療,進一步發展可致崩漏。
[病因病機]
月經中期又稱綱組期,是沖任陰精充實,陰氣漸長,由陰盛向陽盛轉化的生理階段。若腎陰不足,脾氣虛弱,濕熱擾動或瘀血阻遏,使陰陽轉化不協調,遂發生本病。常見的分型有腎陰虛、脾氣虛、濕熱和血瘀。
一、濕熱
外感濕熱之邪,或情志所傷,肝郁犯脾,水濕內生,濕熱互結,蘊于沖任,于綱組之時,陽氣內動,引起濕熱,迫血妄行,遂致出血;濕熱隨經血外泄?,沖任復寧,出血停止,下次周期,又再復發。
二、血瘀
經期產后,余血內留,離經之血內蓄為瘀,或情志內傷,氣郁血結,久而成瘀,瘀阻沖任,于綱縊之時,陽氣內動,引動瘀血,血不循經,遂致出血;瘀隨血泄,沖任暫寧,出血停止,下次周期,又再復發。
三、脾氣虛
憂思勞倦,或飲食不節,損傷脾氣,脾氣虛弱,沖任不固,于綱組之時,陽氣內動,但陽氣不足,血失統攝,故而出血;陰隨血泄,陰陽又趨平衡,故出血停止,下次周期,又再復發。
四、腎陰虛
素體陰虛,房勞多產,腎中精血虧損,陰虛內熱,熱伏沖任,于細組之時,陽氣內動,陽氣乘陰,迫血妄行,因而出血;血出之后,陽氣外泄,陰陽又趨平衡,故出血停止,下次周期,又再復發。
[辨證論治]
本病以發生在綱組期有周期性的少量子宮出血為辨證要點,進行分析則更為準確。治療以調攝沖任陰陽平衡為大法,選用滋腎陰、補脾氣、利濕熱或消瘀血之方藥隨證治之。
一、脾氣虛型
主要證候:經間期出血,量少,色擁,質稀,神疲體倦,氣短懶言,食少腹脹,舌淡,苔薄,脈緩弱。
證候分析:脾氣虛弱,沖任不固,于紹組期,陽氣不足,不能統攝氣血,因而出血;脾虛化源不足,故經量少,色淡質稀;脾氣虛弱,中陽不振,故神疲體倦,氣短懶言;運化失職,則食少腹脹。舌淡,苔薄,脈緩弱,也為脾氣虛之征。
治療法則:健脾益氣,固沖攝血。
方藥舉例:歸脾湯。
二、腎陰虛型
主要證候:經間期出血,量少,色鮮紅,質稠,頭暈耳鳴,腰腿酸軟,手足心熱,夜寐不寧,舌紅,苔少,脈細數。
證候分析:腎陰不足,熱伏沖任,于綱組期,陽氣內動,陽氣乘陰,迫血妄行,故發生出血;陰虛內熱,故出血量少,色鮮紅,質稠;腎主骨生髓,腎陰虛,腦髓失養,故頭暈耳鳴;腎虛則外府失養,故腰腿酸軟;陰虛內熱,故手足心熱;腎水虧損,不能上濟于心,故夜寐不寧。舌紅,少苔,脈細數,也為腎陰虛之征。
治療法則:滋腎益陰,固沖止血。
方藥舉例:加減一貫煎(《景岳全書》)。
生地、白芍、麥冬、熟地、甘草、知母、地骨皮
方中生地、熟地、知母滋腎益陰;地骨皮瀉陰火;白芍和血斂陰;麥冬養陰清心;甘草調和諸藥。全方合用,功能滋腎益陰,固沖調經,故出血可止。
若頭暈耳鳴者,酌加珍珠母、生牡蠣;夜寐不寧者,酌加遠志、夜交藤;出血期,酌加旱蓮草、炒地榆、三七。
最新資訊
- 2020年主治醫師考試知識點:子宮肌瘤需要切除的情況2020-02-25
- 2020年主治醫師考試知識點:婦產科手術輸卵管腹腔鏡手術不適宜人群2020-02-25
- 2019年外科主治醫師考試高頻考點:外科手術學常見考點2018-11-21
- 皮片移植術適應證-2019年外科主治醫師考試考點解析2018-06-13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常考點復習資料:麥膠性腸病檢查2018-05-12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重要考點復習:皮質醇增多癥2018-03-23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重要考點復習:晶體性關節炎的診治2018-03-23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重要考點復習:洋地黃中毒的表現2018-03-23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重要考點復習:血清病2018-03-20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重要考點復習:肺曲霉病用藥原則2018-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