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人力資源市場發展趨勢如何


一、 人才供需基本平衡,“用工荒”和“就業難”并存的局面。
1、總量平衡
隨著產業轉移的持續進行和產業結構的調整,來深務工人數較高峰時期有一定程度的下降,這是一個基本的事實。但深圳成熟、完善的產業結構體系,公平競爭的市場氛圍還是對創業、就業者有很大的吸引力,據相關機構的統計、預測,2012年人才供需從總體上講處在一種基本平衡的狀態,當然,這種平衡更多的是一種數量上的平衡。
2、結構性差異
總量的平衡掩蓋不了供需的結構性矛盾。這種矛盾首先體現在一線產業工人供不應求,滿足不了企業的招聘需求。盡管近年深圳最低工資標準一再提高,但這與求職者的預期和物價上漲、通貨膨脹所引發的生存成本相比,力度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同時,以80后、90后為主體的求職群體在個性上更為自我,更傾向于輕松、自由的工作,對單調、重復性的工作缺乏足夠的興趣。這就導致了部分企業一線工人得不到滿足,出現所謂的“用工荒”;另一方面深圳產業發展更處于工業化和信息化綜合發展的轉型時期,對熟練技術工人、高級工程師、高技能管理者需求巨大,但市場不能提供足夠高素質人才,限制了企業的進一步發展,這也是一種形成的“用工荒”。而且是更深層次的人才需求矛盾。
3、應屆生“就業難”
對于人力資源市場上眾多的大中專畢業生,尤其是應屆畢業生而言,由于學校專業設置與市場脫節,個人實踐經驗缺乏、求職期望過高及用人單位門檻限制等各方面的綜合影響,在就業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困難,造成了人力資源的浪費,出現所謂“就業難”現象。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其實無論是“用工荒”、還是“就業難”,都是在人才供需基本平衡下的一種基本態勢,是市場化條件下人力資源配置的一種結構。隨著市場調解、政策引導及企業、個人觀念的調整,人力資源必將朝著綜合平衡的方向前進。
二、大型企業、行業知名企業成吸引人才的高地
隨著深圳最低工資標準的調整,越來越多企業感受到了合法用工成本的壓力,雖然這次調整無論是絕對數量還是調整幅度都有所減少,但隨著加班費、社保、住房公積金等基數的調整整體而言對企業也是一個很大的負擔。名優企業由于其規模效應,在應對經濟壓力和各種風險方面具有優勢。而且其規范的管理、廣闊的晉升渠道、誘惑力的薪酬、良好企業文化氛圍對求職者而言具有很大的吸引力。這既是行業調整的結果,也是市場規律作用的體現。優勢資源向名企的積聚對于產業的發展壯大、提高民族企業的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2012年,隨著產業轉移的持續進行,這種趨勢將會更為明顯。
三、勞務派遣市場將持續發展
作為一種靈活的用工模式,勞務派遣雖然仍受到法律界定模糊,人們認知差異等方面的困擾,但伴隨著學界、業界的共同探討和部分單位“先行先試”經驗的積累,其越來越受到用人單位及求職人群的認同和歡迎。在2012人力資源市場深刻調整的時期,勞務派遣這種新的用工模式將會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迎來一個新的發展高潮。
溫馨提示:自2012年以來,招聘企業逐日增多,求職人數也是直線攀升,呈現出聘求兩旺的局面。
最新資訊
- 解讀:阻礙你職場發展的十大障礙2013-03-27
- 醫保改革應與提升醫療質量掛鉤2013-03-27
- 設計薪酬體系時應注意的八種細節2013-03-25
- 戰略性“薪酬體系”目的及價值2013-03-22
- HR如何減輕員工對薪酬不公平感2013-03-21
- 個人繳納大病醫療保險金須繳個稅2013-03-21
- 衛生部否認全面推行“先看病后付費”2013-03-21
- 2013年人力實訓《人力資源規劃的評價與控制》課程更新提醒2013-03-18
- 小編支招教你如何管理企業員工2013-03-15
- HR管理流動員工十大技巧2013-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