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物流師復習要點總結第二章物流系統及其構成


第二章物流系統及其構成
物流系統中存在的制約關系:(二律背反原理)
1. 物流服務和物流成本間的制約關系。
2. 構成物流服務子系統功能之間的約束關系。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3. 構成物流成本的各個環節費用之間的關系。運輸與保管費之間制約關系。
4. 各子系統的和所耗費用的關系。
物流系統的模式:
1. 輸入:通過提供資源,能源,設備,勞力等手段對某一系統發生作用,統稱為外部環境對物流系統的輸入。
2. 處理(轉化):物流本身 的轉化過程,從輸入到輸出之間所進行的生產,供應,銷售,服務等活動中的物流業務活動稱為物流系統的處理或轉化。
3. 輸出:產品位置與場所的轉移;各種勞務,能源,信息;好的服務
4. 限制或制約外部環境對物流系統施加一定的約束稱之為外部環境對物流系統的限制和干擾。
5. 反饋:物流慶把輸入轉化為輸出的過程中,由于受系統各種因素的限制,不能按原計劃實現,需要把輸出結果返回給輸入,進行調整,即使按原計劃實現,也要把信息返回,以對工作 做出評價,這稱為信息反饋。活動包括:各中物流活動分析;各種統計報告數據;典型調查;國內外市場信息與有關動態等。
物流系統化的目標(5S)
1. 服務性
2. 快捷性
3. 有效的利用面積和空間
4. 規模適當化
5. 庫存控制
物流系統設計要素:商品,數量,流向,服務,時間,成本P.Q,R,S,T.C六要素。
系統分析:是從系統的最優出發,在選定系統目標和準則的基礎上,分析構成系統的各級子系統的功能和相互關系,以及系統同環境的相互影響。運行科學的分析方法和工具 ,對系統的目的。功能。環境。費用和效益進行充分的調研,懼,比較,分析和數據處理,并建立若干替代方案和必要的模型,進行系統仿真試驗,把試驗,分析,計算的各種結果同早先制訂的計劃進行比較和評價,尋求使系統整體效益最佳和有限資源配備最佳的方案,為決策者的最后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和信息。
系統分析的作用:在整體系統建立過程中處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它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有三個階段:系統規劃,系統設計,系統實施。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系統分析的特點:以整體為目標,以特定問題為對象.運用定量的方法 。憑借價值判斷。
運輸的方式及特點:
鐵路和水運:卻是大,運費低,適于長距離,大批量的干線運輸,貨物適用于重厚長大,經濟運輸里程為200-300公里以上。不口中產是靈活性差,要配套,裝卸次數多。公路運輸:適合近距離,小批量,多品種,多批次的運輸,運輸輕薄短小,門到門,缺點是長途運輸和大批量的干線運輸缺乏優勢,廢氣公害,航空運輸:速度快,不足是運費高,卻是小,
1.鐵路運輸:陸地長距離的主要方式不受運輸條件影響,可重載高速運行及運輸單位大;
2.公路運輸:空間時間自由,不受線路停車站約束,門對門直達輸送,包裝可以簡化,貨物損傷、丟失和誤送的可能性很小;
3.水路運輸:在大批量和遠距離的運輸中價格便宜,可以運送超大型和超重物;
4.航空運輸:速度快,時間短貨物損失少,適合保鮮物品輸送,運輸費用高;
5.管道運輸:維修費便宜,輸送大量物資不費人力運輸成本低占地少、安全事故少公害少,運輸地點輸送對象有局限性
運輸合理化的途徑:
1. 運輸網絡的合理配置:儲存型倉庫和流通型倉庫區別開,合理配置物流基地。
2. 選擇最佳的運輸方式。
3. 提高運行效率。
4. 推進共同運輸。
5. 彩各種現代運輸方法。多式聯合運輸,一貫托盤運輸,集裝箱運輸,散裝化運輸,智能化運輸,門到門運輸等。
倉庫的功能:
1. 儲存和保管
2. 調節供需的功能。
3. 調節貨物運輸能力的功能。
4. 配送和流通加工能力。
倉儲的合理化:
1. 實行ABC管理
2. 科學的庫存管理控制。降低采購費和價綜合成本;減少流動資金,降低盤點資產;提高服務水平,防止缺貨。
3. 運用預測技術
裝卸搬運:指同一地域范圍內進行的,以改變物的存放狀態和空間位置為主要內容和目的的活動。
意義:
1. 裝卸搬運在物流活動轉換中起承上啟下的聯結作用。
2. 裝卸搬運在物流成本中占有重要地位
3. 裝卸搬運是提高物流系統效率的關鍵。
搬運裝卸合理化原則
1. 省力化原則
2. 消除無效搬運
3. 提高搬運活性
4. 合理利用機械
5. 連續化原則
6. 保持物流的均衡順暢
7. 集裝單元化原則
8. 人格化原則
9. 提高綜合效果
包裝:為在流通過程中保護產品,方便運輸,促進銷售,按一定的技術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輔助物的總體名稱。
包裝合理化:
1. 包裝的輕薄化。
2. 包裝的單純化。
3. 符合集裝單元化和標準化的要求
4. 包裝的機械化與自動化
5. 注意與其它環節的配合
6. 有利于環保
流通加工:物品在從生產地到使用地的過程中,根據需要施加包裝,分割,計量,分揀,刷標志,拴標簽,組裝等簡單作業的總稱。
流通加工目的:
1. 方便運輸
2. 方便用戶。
3. 便于綜合利用
配送:在經濟合理區域范圍內,根據用戶要求,對物品進行分揀選,加工,包裝,分割,組配等作業,并按時送達指定地點的物流活動。
配送的特點:
1. 是從物流據點到用戶的一種送貨形式。
2. 配送不是單純的運輸或輸送,而是運輸與其他活動共同構成的組合體。
3. 配送不是廣義概念的組織物資訂貨,簽約,進貨及對物資處理分配的供應,而是以供給者送貨到戶式的服務性供應,,是一種門到門的服務。
4. 配送是在全面配貨基礎上,完全按用戶要求,包括種類,品種搭配,數量,時間等方面的要求所進行的運送,是配和送的有機結合形式。
配送的種類::
1. 一,按配送組織者分類:企業內部配送,企業之間的配送,企業對消費者的配送
2. 按本著時間及數量分類:定時配送,準時制配送,定量配送,定時.定線路配送,共同本配送
配送中心的工程流程:一是有存儲功能的配送中心,另一類是公有配送功能而無存儲功能的配送中心.
配送中心的功能:
1. 集貨
2. 儲存
3. 分貨和配貨
物流信息:反映物流各種活動內容的知識,資料,圖像,數據,文件的總稱.
基于信息技術的物流信息管理以及物流信息系統的構建是現代物流的特征.
物流信息系統:是物流企業針對環境帶來的挑戰而做出的基于信息技術的解決方案,它是物流企業按照現代管理思想,理念,以信息技術為支撐,所開發的信息系統.
特點:集成化,模塊化,實時化,網絡化和智能化.
物流信息的功能:
1. 數據的收集和錄入
2. 信息的存貯
3. 信息的傳播
4. 信息的處理
5. 信息的輸出
結構:
三個層次:管理層,控制層,作業層,水平方向:供應物流,生產物流,銷售物流,回收和廢棄物流的運輸,倉儲,搬運裝卸,包裝,流通加工等各個環節.
更多信息請訪問:物流師頻道 物流師考試論壇 物流師考試模擬考場
最新資訊
- 2017年物流師三級物流技術的具體內容復習2017-05-03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系統的結構與功能復習2017-05-03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系統的界定復習2017-05-03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系統物流組織形式與機構復習2017-05-02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組織機構發展概況復習2017-05-02
- 2017年物流師三級我國商業企業存在的問題及出路復習2017-05-02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品流通環節復習2017-04-27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品流通渠道復習2017-04-27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信息系統的評價標準復習2017-04-27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企業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建立復習2017-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