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西醫助理醫師針灸學:行針手法


環球網校中西醫執業醫師頻道提醒各種考生,2012年中西醫執業醫師正在火熱備考中,實踐技能考試時間是2012年7月1日-7月15日,綜合筆試全國統一考試時間為2012年9月8、9日,請各位考生以平常心態應對,環球網校預祝大家考出滿意成績
行針手法
行針手法主要分為基本手法和輔助手法,通過施用促使針后氣至或加強針刺感應,以疏通經絡、調和氣血,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一、基本手法 主要有提插法和捻轉法兩種
1.提插法 是將針刺入腧穴的一定探度后,施以上提下插動作的操作方法。
對于提插幅度的大小、層次的變化、頻率的快慢和操作時間的長短、應根據患者的體質、病情、腧穴部位和針刺目的等而靈活掌握。使用提插法時的指力要均勻一致,幅度不宜過大,一般以3~5分為宜,頻率不宜過快,每分鐘60次左右,保持針身垂直,不改變針刺角度、方向和深度。通常認為行針時提插的幅度大,頻率快,刺激量就大;反之,提插的幅度小,頻率慢,刺激量就小。
2.捻轉法 是將針刺入腧穴的一定深度后,施以向前向后交替旋轉捻動動作的操作方法。
捻轉角度的大小、頻率的快慢、時間的長短等,需根據患者的體質、病情、腧穴部位、針刺目的等具體情況而定。使用捻轉法時,指力要均勻,角度要適當,一般應掌握在180°~360°左右,不能單向捻針,否則針身易被肌纖維等纏繞,引起局部疼痛和導致滯針而出針困難。一般認為捻轉角度大,頻率快,其刺激量就大;捻轉角度小,頻率慢,其刺激量則小。
二、輔助手法 行針的輔助手法,是行針基本手法的補充,是為了促使針后得氣和加強針刺感應的操作手法。
1.循法 針刺不得氣時,可以用循法催氣。其法是醫者用指順著經脈的循行徑路,在腧穴的上下部輕柔地循按。此法能推動氣血,激發經氣,促使針后易于得氣。
2.彈法 針刺后在留針過程中,以手指輕彈針尾或針柄,使針體微微振動,以加強針感,助氣運行。本法有催氣、行氣的作用。
3.刮法 毫針刺入一定深度后,經氣未至,以拇指或食指的指腹,抵住針尾,用拇指、食指或中指指甲,由下而上頻頻刮動針柄,促使得氣。本法在針刺不得氣時用之可以激發經氣,如已得氣者可以加強針刺感應的傳導與擴散。
4.搖法 針刺入一定深度后,手持針柄,將針輕輕搖動,以行經氣。搖法有二,一是直立針身而搖,以加強得氣感應;一是臥倒針身而搖,使經氣向一定方向傳導。
5.飛法 針后不得氣者,用右手拇食兩指執持針柄,細細捻搓數次,然后張開兩指,一搓一放,反復數次,狀如飛鳥展翅,故稱飛。本法的作用在于催氣、行氣,并使針刺感應增強。
6.震顫法 針刺入一定深度后,右手持針柄,用小幅度、快頻率的提插、捻轉手法,使針身輕微震顫。本法可促使針下得氣,增強針刺感應。
毫針行針手法以提插、捻轉為基本操作方法,并根據臨證情況,選用相應的輔助手法。臨床上還常應用“飛經走氣四法”,以促使針感通經過關而達病所。包括青龍擺尾、白虎搖頭、蒼龜探穴、赤鳳迎源四法,簡稱“龍虎龜鳳”,均屬“通經接氣大段之法”,“若關節阻澀,氣不過者”,可起“過關過節催運氣”的作用。
青龍擺尾:《金針賦》:“青龍擺尾,如扶船舵,不進不退,一左一右,慢慢撥動。”針法是:斜向淺刺或先深后淺,針尖刺向病所,然后將針柄緩緩擺動,好像手扶船舵或左或右以正航向一樣,以推動經氣的遠行。本法在《針灸大成》中稱“蒼龍擺尾”。
白虎搖頭:《金針賦》:“白虎搖頭,似手搖鈴,退方進圓,兼之左右,搖而振之。”方,指提插;圓,指捻轉。針法是:將針捻入,并用中指撥動針體使針左右搖動,再予上提,同時進行搖振,有如用手搖鈴一般,可以推動經氣。
蒼龜探穴:《金針賦》:“蒼龜探冷凍,如入土之象,一退三進,鉆剔四方。”針法是:將針刺入穴位后,?退到淺層,然后更換針尖方向,上下左右多向透刺,逐漸加深 ,如龜入土探 穴四方鉆剔,有通行經氣的作用。
赤鳳迎源:《金針賦》:“赤鳳迎源,展翅之儀,入針到地,提到天,候針處搖籃,復進其元(指人部、中層),上下左右,四圍飛旋。”針法是:先將針刺入深 層得氣扯再上提到淺層,候針自搖,再插入中層,然后用提插捻轉,結合一捻一放,形如赤鳳展翅飛旋,有通行經氣的作用。
小編推薦:
最新資訊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備考要做好心理準備2020-03-17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復習時間一定要保證!2020-02-19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備考技巧2020-02-18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如何科學備考2020-02-13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復習要持之以恒2020-02-12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復習四條要訣2020-02-04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怎么復習才有用?2020-01-21
- 2020年中西醫結合醫師考試各單元考察重點及復習指導2019-09-19
- 2019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方劑學》復習重點匯總2018-09-21
- 2019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方劑學》復習重點:發熱對應的方劑2018-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