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師二級復習資料第七章:國際物流要點


掌握
一.國際物流系統的組成與作用國際物流系統是由商品的包裝、儲存、裝卸、運輸、檢驗、報關、流通加工和其前后的整理、再包裝以及國際配送等子系統組成。
1、運輸子系統,是國際物流系統的核心子系統,其作用是通過使物品實現空間移動而實現其使用價值,創造空間效益;
2、儲存子系統,應盡量減少儲存時間、儲存數量,加速物品的周轉,實現國際物流的高效率運轉,創造時間效益;
3、檢驗子系統,可以促進銷售、維護產品質量和提高國際物流效率;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4、通關子系統,要求物流經營人熟知有關各國的通關制度,在適應各國通關制度的前提下建立安全有效的快速通關系統,保證貨暢其流;
5、裝卸子系統,是短距離的物品搬移,是儲存和運輸作業的紐帶和橋梁,提供空間效益;
6、信息子系統,主要功能是采集、處理和傳遞國際物流的信息情報。國際貨物運輸具有:路線長、環節多、涉及面廣、手續繁雜、風險性大、時間性強等特點。國際運輸費用在國際物品價格中有時會占有很大的比重。國際運輸管理主要考慮運輸方式的選擇、運輸路線的選擇、承運人的選擇、運輸費用的節約、運輸單據的處理以及貨物保險等方面的問題。
二.國際多式聯運單證的種類、內容和使用
1、 combidoc 這種單證是由BIMCO(波羅的海國際航運公會)制定的,通常為經營船舶的多式聯運經營人所使用,并得到了國際商會的認可。
2、FIATA聯運提貨單(FBL)由FIATA(國際貨運代理協會聯合會)制定的,是供作為多式聯運經營人的貨運代理所使用的。
3、multidoc 是由UNCTAD為便于《國際貨運多式聯運公約》得以實施而制定的,它并入了公約中責任方面的規定,但該公約至今仍未生效。
多式聯運單證的基本內容包括:
1、貨物名稱、標志、件數、重量、尺碼、包裝形式;
2、危險品等特殊貨物的特性、注意事項;
3、國際多式聯運經營人的主營業場所;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4、托運人名稱;
5、收貨人名稱;
6、接收貨物的日期、地點;
7、交付貨物的地點;
8、簽發日期和地點;
9、國際多式聯運經營人及其授權人的簽字;
10、可轉讓或不可轉讓的聲明;
11、交接方式、運費支付、約定的運達期限、貨物中轉地點;
12、多式聯運單據條款等。
使用:不同運輸方式對運輸單證的要求各不相同,海運提貨單是貨物所有權的憑證,可以轉讓,而空運單一般都印有“不可轉讓”的字樣。國際多式聯運單證,其最后一程如不是海運,原則上不能做成可轉讓形式,因為除海運外,其他運輸方式都不是憑運輸單據交付貨物的。貨物運到目的地,海運憑提單換提貨單提貨,空運因運輸速度快,往往有貨物先于空運單到達目的地的情況,因此憑到貨通知和有關證明提貨。鐵路運輸需填制貨物運單,車站在確認裝箱貨物符合運輸要求后,加蓋站名、日記戳記,以示接受托運安排。國際多式聯運經營人在不同運輸方式的交接中必須按不同要求做好各項工作。
三.通關程序以及具體規定進出口貨物四個環節:
1、申報(進口貨物應在運輸工具申報進境之日起十四日內,出口貨物應在裝貨的24小時以前進行申報);
2、查驗;
3、征稅(國家規定進口貨物的增值稅和消費稅由海關在進口環節代稅務機關征收,稱為海關代征稅);
4、放行;加工貿易中進出口貨物、經海關批準的減免稅或緩期繳納進出口稅費的進口貨物,以及其他在放行后一定期限內仍需接受海關監管的貨物的通關五個環節:
1、申報;2、查驗;3、征稅;4、放行;5、結關
熟悉
一.國際物流系統網絡的概念,建立和完善國際物流系統網絡時應注意的問題國際物流系統網絡是指由多個收發貨物和信息的節點和它們之間的連線所構成的物流抽象網絡。
收發貨物和信息的節點是指進出口國內外的各層倉庫以及匯集和處理信息的場所。
連線是指連接上述國內外眾多收發貨節點間的運輸線和信息流動方向線。
國際物流網絡研究的中心問題是確定進出口貨源點(或消費基地)和消費者的位置、各層級倉庫及中間商批發點(零售點)的位置、規模和數量。從而決定了國際物流系統的合理布局和合理化的問題。
建立和完善國際物流系統網絡時應注意的問題:
1、在規劃網絡內建庫數目、地點及規模時,都要緊密圍繞著商品交易計劃,乃至一個國家宏觀國際貿易總體規劃;
2、明確各級倉庫的供應范圍、分層關系及供應或收購數量,注意各層倉庫間的有機銜接;
3、網點規劃要考慮現代物流技術的發展,留有余地,以備將來的擴建。
二.國際貨物運輸保險的種類,不同險別的內容
1、海洋運輸貨物保險(保障范圍包括海上風險、遭受海上風險造成的損失以及引起的費用);平安險、水漬險(除包括平安險各項責任外,還負責惡劣氣候造成的損失)、一切險(除平安險和水漬險外的一切外來風險,無需再加附加險)一切險責任范圍,不包括特別附加險。
2、陸上貨物運輸保險;(陸運險、陸運一切險)
3、航空貨物運輸保險;航空運輸險、航空運輸一切險
4、郵包保險;郵包險、郵包一切險(有關陸、空運貨物保險責任起止的規定適用“倉至倉”條款,但最長責任期間陸運是到達最后卸載車站60天為止,空運是到達卸載地卸離飛機后滿30天終止)
5、英國倫敦保險業協會的《協會貨物條款》幾個錯誤理解:一切險對任何風險造成的損失均可負責、水漬險對淡水雨淋造成的水漬損失也可負責、平安險對任何情況下發生的單獨海損都不付賠償責任。
三.國際多式聯運的特征和作業要求國際多式聯運是指:按照多式聯運合同,以至少兩種不同的運輸方式,由多式聯運經營人將貨物從一國境內承運貨物的地點,運送至另一國境內指定交付貨物的地點。
特征:
1、必須要有一個多式聯運合同,明確多式聯運經營人與托運人之間的合同關系;
2、使用一份全程多式聯運單據;
3、必須是至少兩種以上不同運輸方式的連貫運輸;
4、必須是國際間的貨物運輸;
5、多式聯運經營人全程單一負責制;
6、實行全程單一的運費費率。多式聯運經營人負責貨物全部運輸責任并收取全程單一運費是多式聯運合同的兩個主要標志
作業要求:快捷、安全、方便、經濟
四.通關制度,轉關運輸的規定,出入境檢驗檢疫制度通關制度是主權國家維護本國政治、經濟、文化利益,對進出口貨物和物品在進出境口岸進行監督管理的基本制度。貨物通關是指進出境貨物的收發貨人及其代理人向海關申請辦理進出口貨物的進出口手續,海關對其呈交的單證和申請進出口的貨物依法進行審核、查驗、征繳稅費,批準進口或出口的全過程。
我國目前有三類報關企業:專業報關企業、代理報關企業、自理報關企業。
轉關運輸是指海關為加速口岸進出貨物的疏運,方便收發貨人辦理海關手續,依照有關法規規定,允許海關監管貨物由關境內一設關點地點轉運到另一設關地點辦理進出口海關手續的行為。
轉關運輸貨物屬海關監管貨物,是指:
1、由進境地入境后,運往另一設關地點辦理進口海關手續的貨物;
2、在啟運地已辦理出口海關手續運往出境地,由出境地海關監管放行的貨物;
3、由關內一設關地點轉運到另一設關地點應受海關監管的貨物。進出口貨物經收發貨人或其代理人向進境地海關提出申請,并具備以下條件,經海關核準可辦理轉關運輸:
1、指運地和啟運地設有海關機構;
2、運載轉關運輸貨物的運輸工具和裝備,具備密封裝置和加封條件;
3、承運轉關運輸的企業是經海關核準的運輸企業。
檢疫程序是指:出入境貨物、運輸工具、集裝箱、人員及其攜帶物,從報檢/申報、采樣抽樣、檢驗檢疫、衛生除害處理、計收費到簽證放行的全過程。
五.國際貨運代理人的基本概念,國際物流進出口流程是指接受進出口貨物收貨人,發貨人的委托,以委托人的名義或者以自己的名義,為委托人辦理國際貨物運輸及相關業務并收取服務報酬的人。
國際物流出口流程:
1、訂立合同;
2、訂艙(各種運輸方式下的貨運);
3、倉儲與集運;
4、辦理各項出口手續;
5、安排貨物交接;
6、運輸;
7、其他事項與信息處理。
進口流程:
1、訂立合同;
2、安排貨物接運工作;
3、辦理各項進口手續;
4、貨物交接;
5、倉儲與分撥;
6、運輸與配送;
7、其他事項與信息處理。
六.國際物流管理的制度環境推動和影響國際物流發展的五大要素:經濟發展水平、全球供應鏈的形成、制度環境、技術條件(包括信息技術和物流裝備條件)、區域經濟的發展。
1、世界貿易組織與國際物流(有以下幾種阻礙因素:A、在營銷和競爭方面的阻礙因素,主要包括市場進入條件限制,信息獲取方面的障礙、定價限制以及不公平的競爭環境等;B、金融方面的阻礙因素,主要包括較低的外匯政策透明度、較高的外匯管制水平,以及在金融機構設置條件方面的不透明或對外資金融機構進入一國的種種限制等;C、配送渠道方面的阻礙因素,主要包括基礎設施標準、貿易限制等;
2、 對外貿易制度與國際物流(一國政府影響物流的主要方式有:A、運用經濟或行政手段干預國際貿易,通過影響國際貿易總量,間接影響國際物流的規模或效益;B、根據本國經濟發展的需要和對外經濟政策,對相關的國際物流基礎設施的建設和投資進行規劃,或鼓勵或限制國際物流的開展;C、通過政策法規,對國際物流經營的主體、企業結構、商業存在形式、服務規范、經營環境等進行協調管理;D、制定相關法律、法規對國際物流的客體,即貨物的類型、質量、數量等進行引導;E、通過嚴格海關、商檢制度,對有形物品的出入境進行管理;F、組織制定物流標準體系,逐步減少因物流技術。裝備不一造成的國際物流發展障礙。
3、區域經濟一體化與國際物流(按一體化水平,區域經濟一體化可分為:自由貿易區、關稅同盟、共同市場、經濟同盟)。WTO的基本原則:最惠國待遇原則、國民待遇原則、透明度原則、自由貿易原則、公平競爭原則。
七.國際物流相關法律的內容
1、1980年的《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公約只適用于在不同國家的當事人之間訂立的貨物買賣合同,即確定某項貨物買賣合同是否具有國際性的標準是合同當事人的營業地是否處于不同的國家,而不是其不同的國籍。
我國核準參加該公約時提出的保留:
1、關于書面形式的保留;公約第11條,中國堅持認為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必須采用書面的方式;
2、關于擴大公約適用范圍的保留,對依據國際私法規則導致公約的適用的保留。
2、國際貨物運輸法規;調整國際貨物運輸合同的主要法律形式有國際條約、國際慣例和有關國家的國內立法。海上貨物運輸合同的種類:班輪運輸合同(又稱提單運輸)、航次租船合同
租船合同:航次租船合同、定期租船合同、光船租船合同
有關提單運輸的國際公約:海牙規則、維斯比規則、漢堡公約
3、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保險合同的形式,保險單、保險批單、保險憑證。國際海上貨物保險的索賠時效為2年。委付與代位求償的相同之處是:都涉及權利的轉移;不同之處,委付為物權的代位權,代位求償為債權的代位權。
4、我國的對外貿易法與進出口行政法規。A、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B、進出口許可證管理制度;C、出口配額管理;D、關稅管理;E、進出口商品檢驗管理。
了解
一.國際物流各種運輸方式的線路
1、國際遠洋航線及海上通道;
2、鐵路網線;
3、公路網線;
4、航空網線海洋通道:大西洋海運量居首位
運河通道,蘇伊士運河,埃及,居歐亞非三洲交通要沖,溝通地中海和紅海,連接大西洋和印度洋。巴拿馬運河,溝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海峽通道:馬六甲海峽,溝通太平洋和印度洋。霍爾木茲海峽,西接波斯灣,東聯阿曼灣。
鐵路網線:南北干線有京廣線、京九線、津滬線
東西干線有濱州―濱綏線、京沈―京包―包蘭線、京秦―豐沙大線通往鄰國鐵路干線有濱州線、濱綏線、集二線
二.國際貨物運輸中存在的風險海洋貨物保險的風險:
1、海上風險(又稱海難,包括自然災害、意外事故);
2、外來風險(一般、特殊)損失可以分為全部損失和部分損失,不是從實物形態來劃分,而是就其經濟價值而言。
全損不是指一艘船上運載的全部貨物的完全損失
按損失的程度劃分:實際全損、推定全損(也稱商業全損,進行修復等所需費用超過保險價值。不能自動的獲得全損的全額賠償,要先“委付”)部分損失可分為共同海損和單獨海損
不是船舶在航行中遇到的所有危險或為之付出的任何費用都計入共同海損之列。
單獨海損是一種特定利益方的損失,不涉及船方和其他貨主,僅指貨物自身的損失,不包括由此引起的費用損失。
三.國際多式聯運的運費結構
1、運輸費用,即運費;
2、裝運港包干費率;
3、中途港的中轉費用,包括目的地交貨前的費用;
(4)、特殊費用(多式聯運經營人的利潤)四.我國對進出口貨物付收匯的管理規定,出入境檢驗檢疫程序1、出口收匯核銷制度;援外項目物資、捐贈、暫時出口、樣品、廣告品等非貿易性的貨物出口,無須憑核銷單辦理報關手續。
2、進口付匯核銷制度中國出入境檢驗檢疫包括:進出口商品檢驗、進出境動植物檢疫以及國境衛生檢疫。
檢驗機構與海關建立了“先檢驗,后報關”的通關協調制度。出入境檢驗檢疫程序:
1、報檢;2、抽樣及制樣;3、檢驗檢疫;4、衛生除害處理;5、簽證與放行
更多信息請訪問:物流師頻道 物流師考試論壇 物流師考試模擬考場
最新資訊
- 2017年物流師三級物流技術的具體內容復習2017-05-03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系統的結構與功能復習2017-05-03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系統的界定復習2017-05-03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系統物流組織形式與機構復習2017-05-02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組織機構發展概況復習2017-05-02
- 2017年物流師三級我國商業企業存在的問題及出路復習2017-05-02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品流通環節復習2017-04-27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品流通渠道復習2017-04-27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信息系統的評價標準復習2017-04-27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企業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建立復習2017-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