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空氣質量監測規范(4)


第六章附則$lesson$
第二十二條 本規范下列用語的含義:
(一)環境空氣質量手工監測:在監測點位用采樣裝置采集一定時段的環境空氣樣品,將采集的樣品在實驗室用分析儀器分析、處理的過程。
(二)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在監測點位采用連續自動監測儀器對環境空氣質量進行連續的樣品采集、處理、分析的過程。
(三)點式監測儀器 :在固定點上通過采樣系統將環境空氣采入并測定空氣污染物濃度的監測分析儀器。
(四)開放光程監測儀器:采用從發射端發射光束經開放環境到接收端的方法測定該光束光程上平均空氣污染物濃度的儀器。
(五)污染監控點:為監測地區空氣污染物的最高濃度,或主要污染源對當地環境空氣質量的影響而設置的監測點。為監測固定工業污染源對環境空氣質量影響而設置的污染監控點,其代表范圍一般為半徑 100~500米的區域,有時也可擴大到半徑500米~4千米(如考慮較高的點源對地面濃度的影響時)的區域;為監測道路交通污染源對環境空氣質量影響而設置的污染監控點,其代表范圍為人們日常生活和活動場所中受道路交通污染源排放影響的道路兩旁及其附近區域。
(六)空氣質量評價點:以監測地區的空氣質量趨勢或各環境質量功能區的代表性濃度為目的而設置的監測點。其代表范圍一般為半徑500米至4千米的區域,有時也可擴大到半徑4千米至幾十千米(如對于空氣污染物濃度較低,其空間變化較小的地區)的區域。
(七)空氣質量對照點:以監測不受當地城市污染影響的城市地區空氣質量狀況為目的而設置的監測點。其代表范圍一般為半徑幾十千米的區域。
(八)空氣質量背景點:以監測國家或大區域范圍的空氣質量背景水平為目的而設置的監測點。其代表性范圍一般為半徑100千米以上的區域。
(九)加密網格點:將城市的建成區劃為規則的正方型網格狀,單個網格應不大于2千米×2千米,加密網格點設在網格線的交點上。
第二十三條 本規范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一:國家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網監測項目
二:國家環境空氣質量評價點設置數量要求
三:監測點位周圍環境與采樣口設置的具體要求
四:監測點位調整的具體要求
五:數據處理方法
一:國家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網監測項目
二:國家環境空氣質量評價點設置數量要求
權威老師主講2012年度環評師課程 環評師考試論壇學員交流熱烈討論
最新資訊
- 環評工程師備考經驗:2026年環評工程師考試全年學習計劃來襲!2025-08-21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考試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法規+導則+技法)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評師考試真題考情分析(4科目)2025-07-04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2025-06-11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內含7個章節)2025-06-11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2025-06-10
- 考前資料: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環境影響評價師速記口訣2025-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