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外科主治醫師輔導:骨表面的標志
更新時間:2012-05-10 10:04:41
來源:|0
瀏覽
收藏


主治醫師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骨的表面由于肌腱、肌肉、韌帶的附著和牽拉,血管、神經通過等因素的影響,形成了各種形態的標志,有些標志可以從體表清楚的看到或摸到,成為臨床診斷和治療中判斷人體結構位置的重要根據。
(一)骨面的突起:由于肌腱或韌帶的牽拉,骨的表面生有程度不同的隆起,其中明顯突出于骨面的叫突;末端尖的叫棘;基底部較廣逐漸凸隆的叫隆起,其表面粗糙不平的叫粗隆或結節,有方向扭轉的粗隆叫轉子;長線形的高隆起叫嵴;低而粗澀的叫線。
(二)骨面的凹陷:由于與鄰位器官、結構相接觸或肌肉附著的影響而形成。大而淺的光滑凹面叫窩,略小的凹叫小窩或小凹;長的叫溝;淺的如手指的壓痕叫壓跡。
(三)骨的腔洞:由于容納某些結構或空氣,或由于某些結構穿行所形成。一般將較大的空間稱為腔、竇、房,小者叫小房;長的骨性通道叫管;腔或管的開口叫口或孔,邊緣不完整的孔叫裂孔。
(四)骨端的標志:骨端圓形的膨大叫頭或小頭,多為被覆著軟骨的關節面,頭下方較狹細處叫頸;橢圓形的膨大叫髁;髁的最突出部分叫上髁。
此外,較平滑的骨面叫面,是肌肉的附著處;骨的邊緣稱緣,緣的缺口或凹入都叫切跡,是血管、神經或肌腱的通過處。
最新資訊
- 2020年主治醫師考試知識點:子宮肌瘤需要切除的情況2020-02-25
- 2020年主治醫師考試知識點:婦產科手術輸卵管腹腔鏡手術不適宜人群2020-02-25
- 2019年外科主治醫師考試高頻考點:外科手術學常見考點2018-11-21
- 皮片移植術適應證-2019年外科主治醫師考試考點解析2018-06-13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常考點復習資料:麥膠性腸病檢查2018-05-12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重要考點復習:皮質醇增多癥2018-03-23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重要考點復習:晶體性關節炎的診治2018-03-23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重要考點復習:洋地黃中毒的表現2018-03-23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重要考點復習:血清病2018-03-20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重要考點復習:肺曲霉病用藥原則2018-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