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審計專業相關知識 輔導:三部分一章重點(4)
第二節 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
一、會計主體
1、定義:又稱為會計實體,是指會計信息所反映的特定單位或組織,它規范了會計工作的空間范圍。
2、會計主體不同于法律主體。一般來說,法律主體往往是一個會計主體,但會計主體不一定是法律主體。
從范圍上講
(1)法律主體等于會計主體(一般企業)
(2)法律主體大于會計主體(內部承包)
(3)法律主體小于會計主體(合并報表)
【補充例題?單選題】(2010年)
下列有關會計核算基本前提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
A.會計主體必然是法律主體
B.會計分期確立了會計核算的空間范圍
C.貨幣計量以幣值相對穩定為條件
D.持續經營假設企業永遠不會停業
【正確答案】C
二、持續經營
持續經營:
定義:是指在可以預見的將來,企業將會按當前的規模和狀態繼續經營下去,不會停業,也不會大規模消減業務。
三、會計分期
定義:在會計主體持續經營的基礎上,將生產活動劃分為若干連續的、長短相同的期間,以便分期結算賬目和編制會計報告。
通常,會計期間分為年度和中期。會計期間通常是一年,稱為會計年度。中期包括半年度、月度、季度三種。(短于一個會計年度)
會計分期假設目的在于分段提供會計信息,以達到實時反映和監督企業資金運動的目的。
四、貨幣計量
定義:是指會計主體在進行財務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時以貨幣計量,反映會計主體的生產經營活動。
我國是以人民幣作為記賬本位幣。業務收支以外幣為主的企業,可以選擇外幣做記賬本位幣,但編報財務報表要折算為人民幣。
貨幣計量單位假設的目的
在諸多的計量手段中,只有貨幣標準是具有最大限度的無差別性和統一性的,貨幣計量單位假設為會計活動的開展選定了主要核算手段。
當發生嚴重的通貨膨脹時,該假設不成立,應改用物價變動會計或通貨膨脹會計。
五、權責發生制(確定收入和費用的入賬時間)
凡是當期已經實現的收入和已經發生或應當負擔的費用,無論款項是否收付,都應當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計入利潤表;凡是不屬于當期的收入和費用,即使款項已在當期收付,也不應當作為當期收入和費用。通俗來說,權責發生制要求所有的收入和費用都以歸屬期來劃分。
2012年審計師網絡輔導招生簡章 2011年全國審計師考驗交流中心
最新資訊
- 2020年初中級審計師考試大綱匯總(4月30日更新)2020-04-30
- 2019年審計師教材變化匯總(6.27更新完畢)2019-06-27
- 審計師行業動態:邢臺市審計局按需施教加強審計干部培訓2019-04-24
- 2019年審計師考試四個階段通關攻略2019-02-28
- 2018年審計師《企業財務管理》精選筆記財管目標和職能2018-01-24
- 2018年審計師《企業財務管理》精選筆記財管含義和內容2018-01-24
- 2018年審計師《企業財務管理》精選筆記利潤管理2018-01-24
- 2018年審計師《企業財務管理》精選筆記非股份制企業利潤分配2018-01-24
- 2018年審計師《企業財務管理》精選筆記股份制企業利潤分配2018-01-24
- 2018年審計師《企業財務管理》精選筆記利潤及其分配管理2018-0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