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外科主治醫師輔導:腸外營養輸注途徑
更新時間:2012-02-24 10:25:46
來源:|0
瀏覽
收藏


主治醫師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選擇合適的腸外營養輸注途徑取決于病人的血管穿刺史、靜脈解剖條件、凝血狀態、預期使用腸外營養的時間、護理的環境(住院與否)以及原發疾病的性質等因素。住院病人最常選擇短暫的外周靜脈或中心靜脈穿刺插管;非住院環境的長期治療病人,以經外周靜脈或中心靜脈置管,或植入皮下的輸液盒最為常用。
1.經外周靜脈的腸外營養途徑
適應證:①短期腸外營養(<2周)、營養液滲透壓低于1200mOsm/LH2O者;②中心靜脈置管禁忌或不可行者;③導管感染或有膿毒癥者。
優缺點:該方法簡便易行,可避免中心靜脈置管相關并發癥(機械、感染),且容易早期發現靜脈炎的發生。缺點是輸液滲透壓不能過高,需反復穿刺,易發生靜脈炎。故不宜長期使用。
2.經中心靜脈的腸外營養途徑
(1)適應證:腸外營養超過2周、營養液滲透壓高于1200mOsm/LH2O者。
(2)置管途徑:經頸內靜脈、鎖骨下靜脈或上肢的外周靜脈達上腔靜脈。
優缺點:經鎖骨下靜脈置管易于活動和護理,主要并發癥是氣胸。經頸內靜脈置管使轉頸活動和貼敷料稍受限,局部血腫、動脈損傷及置管感染并發癥稍多。經外周靜脈至中心靜脈置管(PICC):貴要靜脈較頭靜脈寬、易置入,可避免氣胸等嚴重并發癥,但增加了血栓性靜脈炎和插管錯位發生率及操作難度。不宜采用的腸外營養途徑為頸外靜脈及股靜脈,前者的置管錯位率高,后者的感染性并發癥高。
3.經中心靜脈置管皮下埋置導管輸液(Catherter-Port)。
最新資訊
- 2020年主治醫師考試知識點:子宮肌瘤需要切除的情況2020-02-25
- 2020年主治醫師考試知識點:婦產科手術輸卵管腹腔鏡手術不適宜人群2020-02-25
- 2019年外科主治醫師考試高頻考點:外科手術學常見考點2018-11-21
- 皮片移植術適應證-2019年外科主治醫師考試考點解析2018-06-13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常考點復習資料:麥膠性腸病檢查2018-05-12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重要考點復習:皮質醇增多癥2018-03-23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重要考點復習:晶體性關節炎的診治2018-03-23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重要考點復習:洋地黃中毒的表現2018-03-23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重要考點復習:血清病2018-03-20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重要考點復習:肺曲霉病用藥原則2018-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