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級物流師考試大綱:物料搬運系統基本概念


一、物料搬運的概念 ◆
是指在同一場所范圍內進行的、以改變物料的存放(支承)狀態(即狹義的裝卸)和空間位置(即狹義的搬運)為主要目的的活動,搬上、卸下、移動。
二、物料搬運的作用和特點 ◆
1、作用:在生產領域各個環節中起著相互聯結與轉換的作用,使生產能連續、正常地進行。物料搬運系統的合理與否,將直接影響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
2、特點:具有“伴生”(伴隨生產)和“起訖”性;具有“保障”和“服務”性;具有“閘門”和“咽喉”的作用;具有作業的均衡性與穩定性。
三、物料搬運的活性理論 ◆
裝卸與移動的次數比通常為2:1。
1、搬運的活性:把物料的存放狀態對搬運作業的方便(難易)程度,稱為搬運活性。裝卸次數少、工時少的貨物堆放方法稱為搬運活性高。
2、搬運活性指數:用于表示各種狀態下的物品的搬運活性。組成如下:
最基本的活性是水平最低的散放狀態的活性,指數為零;對此狀態每增加一次必要的操作,其搬運活性指數則加1,最高為4。
四、物料搬運的要素 ○
“硬”要素:勞動力、裝卸搬運設備及設施、貨場等;“軟”要素:工藝(作業方法)、信息、管理等。
五、決定物料搬運方法的條件 ○
由輸送、保管、裝卸三者相互關系決定的外部條件和由裝卸本身決定的內部條件兩種。
1、外部條件:貨物裝卸單位的形狀、重量、尺寸;裝卸作業種類;作業處理數量;搬運設備的特性和能力。
2、內在條件:貨物狀態;作業動作;裝卸機械;工作人員。
六、物料搬運的單元化、標準化 ○
1、單元化:是將不同狀態和大小的物品,集裝成一個搬運單元,以便于搬運作業(縮短搬運時間,保持搬運的靈活性和作業的連貫性),也叫集裝單元化。有托盤、箱、袋、筒等。
2、標準化:是指物品包裝與集裝單元的尺寸要符合一定的標準模數,以利于物流系統各個環節的協調配合,提高通用性。標準模數分物流基礎模數和物流模數。
物流基礎模數:是標準化的基礎,ISO認定600mm*400mm為基礎模數尺寸。
物流模數:以1200mm*1000mm為主,也有1200mm*800mm和1100mm*1100mm。
七、物料搬運合理化原則 ◆
不要做多余的作業;提高搬運活性;利用重力;機械化;務使流程不受阻滯;單元貨載;系統化。
更多信息請訪問:物流師頻道 物流師考試論壇 物流師考試模擬考場
最新資訊
- 2017年物流師三級物流技術的具體內容復習2017-05-03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系統的結構與功能復習2017-05-03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系統的界定復習2017-05-03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系統物流組織形式與機構復習2017-05-02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組織機構發展概況復習2017-05-02
- 2017年物流師三級我國商業企業存在的問題及出路復習2017-05-02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品流通環節復習2017-04-27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品流通渠道復習2017-04-27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信息系統的評價標準復習2017-04-27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企業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建立復習2017-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