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審計師《審計理論與實務》復習:審計標準
【考情分析】本章屬于審計的基礎知識,與前后章節聯系緊密。標準、證據的分類需要靈活掌握。考試中多以單選、多選題出現。
第一節 審計標準
一、審計標準的含義
審計標準是進行審計時判斷審計事項是非、優劣的準繩,是作出審計決定的依據。(與審計準則區別)
二、審計標準的分類
(一)按審計標準的來源分類
1.內部制定的審計標準。被審計單位制定的標準。
2.外部制定的審計標準。
如國家制定的法律、法規、政策和地方政府、上級主管部門頒發的規章制度。
(二)按審計標準的性質和內容分類
1.法律、法規。
2.規章制度。
3.預算、計劃、合同。
4.業務規范、技術經濟標準。
三、審計標準的特點:層次性、時效性、地域性
1.層次性
因管轄范圍和權威性大小不同而有不同的層次。最高層次為國家立法機關制定的法律;其次為國務院頒布的行政法規;再次是地方立法機關和行政機構制定的地方性法律、法規;然后是被審計單位主管部門制定的規章制度及下達的計劃指標等;最后是被審計單位內部制定的各種規章制度。
2.時效性
在判斷審計事項是非、優劣時應以審計事項發生時適用的法規、制度等作為衡量標準,而不能以審計時現行的法規、制度等作為衡量標準。
3.地域性
審計標準往往受地域的限制,即有的審計標準只在一定地區內有效。
四、審計標準的選用
應當考慮以下四個方面:
1.審計標準的客觀性
是指審計人員以法律、法規、規章制度等作為審計標準時,應以正式文件為準,而不得以報紙、雜志等消息為依據。
2.審計標準的適用性
需要考慮審計標準具有時效性和地域性。
3.審計標準的相關性
審計標準的相關性是指用作審計標準的文件、資料應與審計事項密切相關,必須是可以用來作為衡量審計事項是否真實、合法、有效的標準。
4.審計標準的公認性
標準不一致時,采用權威的和公認程度高的標準。
【例題?多選題】(2011年)審計人員在審計過程中,可以選擇作為對審計事項進行判斷的依據有:
A.實際工作計劃
B.審計工作方案
C.國家有關方針和政策
D.被審計單位的管理制度
E.專業機構或老師的意見
『正確答案』CDE
【合格標準】【成績查詢】【考后交流】 審計師考試保過套餐雙節特惠
2013年審計師考試招生簡章
2013年審計師考試報名時間預估
2013年審計師考試時間10月13日 2012年審計師考試成績查詢方式匯總
最新資訊
- 2020年初中級審計師考試大綱匯總(4月30日更新)2020-04-30
- 2019年審計師教材變化匯總(6.27更新完畢)2019-06-27
- 審計師行業動態:邢臺市審計局按需施教加強審計干部培訓2019-04-24
- 2019年審計師考試四個階段通關攻略2019-02-28
- 2018年審計師《企業財務管理》精選筆記財管目標和職能2018-01-24
- 2018年審計師《企業財務管理》精選筆記財管含義和內容2018-01-24
- 2018年審計師《企業財務管理》精選筆記利潤管理2018-01-24
- 2018年審計師《企業財務管理》精選筆記非股份制企業利潤分配2018-01-24
- 2018年審計師《企業財務管理》精選筆記股份制企業利潤分配2018-01-24
- 2018年審計師《企業財務管理》精選筆記利潤及其分配管理2018-01-24

